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官方网站
分享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ISSN 1003-3033 CN 11-2865/X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栏目介绍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规范
期刊征订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1999年 第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9-03-20
上一期
下一期
安全人机工程
出舱活动过程中航天员的热舒适性分析
吴志强,袁修干,沈力平
1999, 9(3): 1.
摘要
(
2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出舱活动中航天员-服装系统的热平衡,阐述了影响航天员热舒适性的因素及热舒适性的评价标准,并对美国航天员舱外活动的冷应激的人体工程学问题进行了讨论.还指出了提高航天员热舒适性有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井下运输人-机-环境系统安全性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
景国勋,冯长根,杜文
1999, 9(3): 6.
摘要
(
2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分析与评价井下运输系统的安全状况,笔者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确定了井下运输系统安全状况综合评判的指标体系,建立了灰色多层次安全综合评判模型.通过对影响井下运输系统安全的人、机、环境的11种因素进行的实际分析与计算,指出了井下不同运输子系统的安全状况及其薄弱环节.该方法使评判结果更具科学性、可比性和实用性,而且为进一步搞好安全评价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
红外光谱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综述
郑连娣,姚红
1999, 9(3): 10.
摘要
(
1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面地回顾了国内外红外光谱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研究成果.系统而重点地介绍了溴化钾压片法、粉尘滤膜样品重沉积和采样滤膜直接测定技术,分析了样品粒度、标准石英物质和矿物干扰物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及干扰消除方法;还介绍了国外对红外光谱法与X-射线衍射法进行比较性研究的结果和动态,并得出结论.文章所列参考文献对本领域研究人员和基层检测人员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轿车车速表指示误差研究
徐安
1999, 9(3): 19.
摘要
(
1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汽车驾驶者准确掌握真实车速,对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及其危害程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对驾驶者借以了解汽车行驶速度的车速表,其指示值是否准确及指示误差的大小必须加以研究.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工具及样本实测数据,选取上海桑塔纳LX轿车车速表检验值进行统计规律研究,给出其分布参数,建立相应数学模型,指明其误差情况,对于深入了解轿车车速表指示误差统计规律,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性,改进车速表设计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样本感度试验方法
殷刚,傅惠民
1999, 9(3): 24.
摘要
(
1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用于炸药及火工品感度试验的小样本方法.此方法较之传统的Bruceton升降法(估计方差一般需要30个以上的试件,而且估计出的方差往往偏小),可以在少于30个试件的小样本的条件下,对方差进行估计,而且估计精度高.建立了高置信度、高可靠度的P发火刺激量置信限公式,该公式可以综合利用当前试验数据和以往经验数据,从而仅需少量当前试验,便可达到Bruceton升降法采用30个以上试件方能达到的精度,大大节省了试验的费用及时间.大量的Monte Carlo模拟试验及实例分析都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论.
安全信息工程
海船避碰专家系统领域知识的来源和决策流程初探
谭箭
1999, 9(3): 29.
摘要
(
1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了海船避碰专家系统知识库领域知识的来源;对反映船舶碰撞危险程度的特征值进行了分析,认为取两船距离作为判别值是简明可行的,经比较,提出以王逢辰划分的船舶行动阶段与具体赋值后的动界和船舶领域模型相结合,是知识库判断碰撞危险和避让时机的基础;在考虑了能见度、船舶种类、相对方位和动态的基础上,提出了专家系统避让决策的初步流程.
基于神经网络的煤矿安全性预测模型及应用
施式亮,刘宝琛
1999, 9(3): 34.
摘要
(
2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指出矿井安全性及其预测对煤矿生产的重要性以及传统的预测方法存在的缺陷.应用神经网络建立了时间序列的矿井安全性预测模型,克服了传统预测方法必须事先构造函数的不足之处,提高了安全预测的精度.实例分析表明,该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具有较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安全模拟与安全仿真学
湿煤堆自热过程的非稳态数学模拟
董希琳,田丽
1999, 9(3): 38.
摘要
(
1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简化的自热过程一维数学模型,分析煤堆内水分变化及迁移对煤堆自热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煤堆内水蒸气达到饱和时,预计的煤堆最高温度将低于90℃;而当煤堆中气流的相对湿度减小时,预计的煤堆最高温度将会超过100℃.结果还表明,把气流相对湿度与煤堆含水量之间的平衡关系引入自热过程的非稳态数学模型,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能够更客观地描述实际煤堆的自热过程.
薄隔水层井筒底板突水的突变模型
周辉,翟德元,王泳嘉
1999, 9(3): 44.
摘要
(
1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薄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立井井筒底板突水的突变模型.运用突变理论的分析方法,求得了井筒底板隔水层的最小理论安全厚度,这与典型案例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论文根据在大涨落存在的前提下突变发生所遵循的Maxwell规则,对理论值和实际值的偏差作了合理的解释,还提出了解决该偏差的一种近似计算方法.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为井筒突水的预测及确定隔水层的安全厚度,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方法和途径.
气瓶水压试验合格标准实验研究
孟燕华,段燕宜
1999, 9(3): 49.
摘要
(
2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压试验是气瓶检验的主要项目,将容积残余变形率超过10%作为气瓶报废的标准沿用至今.笔者通过实验,分析了气瓶水压试验现行评定标准存在的问题,并对采用容积弹性变形作为评定指标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制订更合理的水压试验标准提供有益的启示.
安全爆炸工程
非均质炸药冲击起爆临界判据中起爆参数的研究
袁凤英,刘瑛,胡双启
1999, 9(3): 54.
摘要
(
1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引信传爆序列中传爆管--主装药界面间的爆轰传递为例,研究了非均值炸药的冲击起爆理论,推导了飞片起爆和透射冲击起爆过程中爆轰界面的关键参数p和τ的计算关系式,对临界起爆能量的计算以及传爆序列的安全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职业卫生工程
旋风除尘器静动态强度分析
李刚,陈长宏,张玉生,杨新民,王炜
1999, 9(3): 59.
摘要
(
1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旋风除尘器在静态载荷下的强度进行了分析,发现头部顶板是较薄弱部件.通过动态载荷系数(DLF)方法,研究了旋风除尘器承受动态粉尘爆炸压力载荷时提高使用强度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由于载荷的动态特性导致设备强度的变化可以忽略.
公路隧道空气净化的实验研究
李晓红,雷玉勇,卢义玉,郑道访,王永忠,郑金龙
1999, 9(3): 65.
摘要
(
2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隧道,特别是长大隧道,在整个线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隧道是个相对闭塞的空间,污染空气不易扩散,致使隧道空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通风换气法来稀释、控制隧道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使其达到环保要求.对长大隧道,有时不得不增大隧道断面或设置通风竖井,以满足通风要求.这必然导致增大初期投资和运行费用.因此,国际上正在探索新的技术途径来治理公路长隧道空气污染问题.笔者用脉冲电晕放电技术对公路隧道中的污染空气进行了净化实验研究.实验取得满意效果,除尘效率达90%以上,CO氧化脱除率可达70%.该技术为解决公路长隧道污染空气的就地净化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风险评价与失效分析
航空公司安全评估理论与实践
孙瑞山,刘汉辉
1999, 9(3): 69.
摘要
(
2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民航安全的特性;基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研究了民航安全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国民航实际,发展了重视人的因素和管理因素的航空公司安全评估系统,该评估系统具有客观评估安全形势、发现薄弱环节和引导航空公司安全行为的功能;最后给出了航空公司安全评估实例.
水电施工现场生产用电安全评价
汪朝东
1999, 9(3): 74.
摘要
(
2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概述了我国水电工程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情况和发展形势,分析了施工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性,提出了水电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评价方法及安全分级标准.采用的评价表法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和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