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韧性管理综述
    毕玮, 汤育春, 冒婷婷, 孙新红, 李启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 (6): 14-28.   DOI: 10.16265/j.cnki.issn 1003-3033.2021.06.003
    摘要853)      PDF(pc) (2683KB)(4597)    收藏
    为从韧性视角探索基础设施系统对城市防灾减灾的作用,综述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韧性管理相关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筛选出576篇相关文献,从期刊来源、发表年份、国家、基础设施类型和扰动事件类型等方面,全方位分析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韧性管理的研究现状,界定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韧性及其与可靠性、脆弱性、可持续性等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归纳基础设施系统韧性管理中的关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10年,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韧性管理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和自然扰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基础设施系统韧性管理研究已在韧性识别、度量、提升和仿真4个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需加强理论支撑,探索度量方法,关注耦合扰动和基础设施系统内部关联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隔离-失能竞争失效机制下安全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
    赵建强, 熊彦铭, 张佑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 (6): 1-7.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6.001
    摘要2066)      PDF(pc) (1740KB)(3371)    收藏
    为避免仅考虑单个性能指标造成的设计缺陷,提出一种基于隔离-失能竞争失效机制的安全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隔离部件和失能部件失效阈值的设定问题,针对该问题,利用确信安全失效率(PLOAS)、可靠性损耗、质量开销3个指标,分别表征失效阈值设定对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质量这3个主要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多目标优化函数,并采用线性加权法,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适用于求解基于隔离-失能竞争失效机制的安全系统多目标优化问题,可获得三目标优化问题或强安全约束条件下双目标优化问题的多组Pareto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航线飞行员风险画像指标体系构建
    汪磊 副, 蒋引, 谭维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 (11): 13-21.   DOI: 10.16265/j.cnki.issn 1003-3033.2020.11.003
    摘要501)      PDF(pc) (1837KB)(3157)    收藏
    为量化航线飞行员的风险行为及影响因素,通过综合文献与专家法确定航线飞行员风险画像的维度界定,编制航线飞行员风险画像指标体系问卷;在航空公司面向资深飞行员开展问卷调研,获取有效样本116份;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EFA)检验问卷信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检验风险画像指标体系的有效性,结合有效指标组合赋权法确定风险画像指标重要度。结果表明:飞行员风险画像作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理论的风险评估方法,能够有效量化飞行员的个人风险;飞行员风险画像指标体系包括能力、技能、作风、社会风险、人格、身心状态6个维度及20项指标,其中风险知觉及空间认知能力是影响飞行员风险画像评估的最重要的2项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安全管理、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的关系探讨:基于大安全理念视角*
    佟瑞鹏, 王露露, 李虹玮, 高宁, 安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 (5): 36-44.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5.006
    摘要1882)      PDF(pc) (2956KB)(2479)    收藏
    为突破安全管理、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关系分析的局限性,在大安全理念视角下充分发挥三者的管理效能,运用文献综述法、思辨法以及对比分析法梳理三者的管理内涵及发展历程;从研究领域、理论范式、责任主体、管理阶段及体系发展沿革5个方面对比分析三者的内在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管理、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研究领域交集,主要侧重于事故、风险以及突发事件;理论范式交融,管理依据在三者之间存在互通性;三者责任主体相同,都强调全员共同参与,管理阶段存在差异且重点不同,管理体系发展历程各不相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天然气管道施工事故行为原因研究
    孙世梅, 高小迪, 孙赫, 傅贵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 (6): 8-13.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6.002
    摘要1689)      PDF(pc) (1456KB)(2469)    收藏
    为预防天然气管道施工事故的发生,利用行为安全“2-4”模型原因因素编码系统,分析32起天然气管道施工事故的原因。按照4个层级29个原因因素,统计得到事故涉及的原因因素16项, 并对其中发生频率最高的5项作详细的原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天然气管道施工事故中,违章的不安全操作中的人员错误操作、不安全物态中的施工前外部条件不符合要求、安全知识中的对设备和材料特性掌握不够、安全意识中的未意识到按程序施工的重要性、安全管理组织结构缺陷中的现场安全监督人员配置不合理和自然因素中的连续下雨是导致事故最主要的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安全系统涌现性模型构建及核心问题研究
    廖秀萍, 吴超, 王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 (2): 1-8.   DOI: 10.16265/j.cnki.issn 1003-3033.2021.02.001
    摘要1403)      PDF(pc) (1977KB)(2146)    收藏
    为促进安全科学基础理论发展,基于安全问题中蕴含的系统涌现思想,开展安全系统涌现性研究。首先,经辩证分析提取安全科学理论中蕴含的涌现思想,定义安全系统涌现性并建立概念模型;其次,降维分析安全系统复杂性,从多视角剖析涌现性概念;然后,提出安全系统涌现性研究的核心问题与研究方向,并总结其对安全科学研究的意义;最后,从涌现性角度解释应用于新冠疫情社会安全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涌现性是复杂安全系统的重要特征,是以安全系统相关概念为基础的系统内部复杂关联的结果;安全系统涌现性是安全科学研究的新视角,在解决复杂系统安全问题领域具有发展前景,亟需展开全面且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安全风险与隐患管理对铁路安全影响研究*
    李硕, 袁颖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9, 29 (S2): 99-103.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S2.017
    摘要836)      PDF(pc) (1455KB)(2070)    收藏
    为消除铁路安全风险与隐患,实现铁路运输安全。首先分析国内外各行业的安全风险与隐患管理情况,阐述国家对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然后详细介绍一些地方政府的先进经验,并对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管理现状进行说明;最后指出铁路企业存在混淆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概念、安全风险管理扩大化、没有建立安全隐患治理体系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铁路企业可采取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推行双重预防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手段推行铁路安全运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大数据环境下的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区块链技术赋能
    石娟, 郑鹏, 常丁懿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 (2): 24-32.   DOI: 10.16265/j.cnki.issn 1003-3033.2021.02.004
    摘要878)      PDF(pc) (1675KB)(1998)    收藏
    为弥补传统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体系的不足,解决治理过程中数据孤岛、数据安全、信任缺失、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从大数据和区块链相结合的视角出发,在分析区块链概念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区块链与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在主体、理念、技术、目标上的契合性,进而提出基于区块链的城市公共安全数据治理流程,设计出相应的数据治理技术框架和体系框架。研究表明:区块链与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有着较高的契合性,大数据与区块链的结合能够促进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创新,提升公共治理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公交暴露风险辨识方法:以深圳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例
    戢晓峰, 吴亚欣, 毛润彩, 张琪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 (2): 89-98.   DOI: 10.16265/j.cnki.issn 1003-3033.2021.02.013
    摘要520)      PDF(pc) (4106KB)(1997)    收藏
    为定量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公交暴露风险,基于公交线网、交通分析区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信息等多源数据,考虑公交站点、交通分析区及疫情场所3种研究尺度,集成公交网络结构拓扑模型、公交网络中心性模型及核密度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提出公交暴露风险的多尺度辨识方法,并以深圳市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公交站点暴露风险在空间上呈现多中心—圈层结构,较高及高暴露风险站点多为交通枢纽、商场等,占比达26.40%;较高及高暴露风险交通分析区主要分布在工业、商业聚集区及居民点密集区,占比达32.84%;较高及高暴露风险疫情场所主要集中在城市核心区域,占比为28.9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事故的直接原因及危险源与隐患关系解析
    傅贵, 章仕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8, 28 (5): 1-5.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05.001
    摘要1507)      PDF(pc) (1439KB)(1968)    收藏
    为正确理解什么是事故的直接原因,便于企业建立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举一个事故案例,明确事故的定义;将该事故分解为若干事件,解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根据国内外现行法规与标准,并结合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危险源和隐患的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事故的直接原因既是人的不安全动作、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能量及能量转换;事故、事故原因、事故后果分别为相应的事件;危险源和隐患均为事故的原因或可能原因。危险源和隐患之间的关系,目前主要有等同、包含、并列3种观点,其优缺点、合规性各有不同,其中把危险源等同于隐患的观点,与现行法规、标准要求相吻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海因里希安全理论的学术影响分析
    李杰, 陈伟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7, 27 (9): 1-7.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7.09.001
    摘要511)      PDF(pc) (2844KB)(1954)    收藏
    为深入了解海因里希《工业事故预防》的学术影响,用科学学中科学计量的理论及可视化的技术手段分析引用《事故》的文献。结果显示:《事故》自1931年出版第一版以来,被长期引用,引用者属于美国、中国以及英格兰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引用机构包括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等单位;引用的作者主要是 LI Qiming等和SWUSTE P等研究建筑事故和安全史的学者;引用领域涉及工程、公共、环境与健康等;引用主题涉及安全管理、安全绩效、建筑工程以及安全文化等;《事故》对安全科学研究有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
    12. 基于煤粉堆积角的EDEM颗粒接触参数标定
    问小江, 方飞飞, 刘应科, 李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 (7): 114-119.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7.017
    摘要445)      PDF(pc) (1900KB)(1924)    收藏
    为了使EDEM软件中数值模拟结果能够准确地反映煤粉颗粒的流动特性,设计颗粒-颗粒接触参数标定的正交试验,提出基于煤粉颗粒堆积角的颗粒-颗粒接触参数标定方法。采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分析颗粒-颗粒接触参数的最优因素水平和接触参数对堆积角的影响显著性。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的550~600 μm煤粉颗粒堆积角真值为30.33°;颗粒-颗粒的滚动摩擦系数对堆积角计算结果的影响最为显著,静摩擦系数次之,恢复系数最小;当EDEM中颗粒-颗粒的滚动摩擦系数、静摩擦系数、恢复系数依次为0.3、0.5和0.1时,颗粒堆积角结果为30.13°,相对误差仅为0.66%,为最佳的接触参数组合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基于HFACS模型的化工事故致因分析
    王晶, 樊运晓, 高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8, 28 (9): 81-86.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09.014
    摘要673)      PDF(pc) (1818KB)(1844)    收藏
    为探究我国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应重点防范的问题,首先,基于化工事故特点,识别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中各致因类别在化工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然后,完善HFACS模型,并以某化工企业2012—2016年的102起事故为样本,应用该模型分析事故致因,针对具体致因提出相应的控制与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习惯性违规和技能型失误,其主要形式为未对设备/工艺进行风险评估;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主要源于操作者注意力不集中、警惕性不强以及作业时未穿戴个人保护设备(PPE);不安全监管的主要形式为未进行监督和风险评估;组织影响主要形式为安全氛围未形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仪表转场飞行训练风险评估
    陈华群, 刘俊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 (6): 64-70.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6.010
    摘要710)      PDF(pc) (1918KB)(1736)    收藏
    为提升飞行学员的仪表转场飞行训练安全水平,根据仪表飞行规则要求和航空运行控制理论,制定仪表转场飞行训练的程序和风险评估方法;建立仪表转场飞行训练的空域碰撞风险和线路安全超障模型和算法;构建完整的仪表转场飞行放行评估流程,确定飞行程序实施风险评估流程和评价指标体系,将仪表转场飞行训练内容按照航线运输飞行模式展开;以加拿大红鹿基地经典仪表转场飞行训练考试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建立空域碰撞和飞行路线安全超障的模型算法,系统分析各航行要素,可实现对仪表转场飞行训练内容和环节的安全风险定量评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海娟, 陈菊, 赫子铭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 (5): 168-173.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5.025
    摘要1889)      PDF(pc) (1264KB)(1701)    收藏
    为做好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研究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症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6 157 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结果表明: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压力、焦虑和抑郁症状;家庭经济状况贫困和家庭经济状况受COVID-19疫情影响的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患有严重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学生的压力、焦虑和抑郁症状最为严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雨洪灾害情境下城市韧性评估模型
    陈长坤, 陈以琴, 施波, 徐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8, 28 (4): 1-6.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04.001
    摘要768)      PDF(pc) (1466KB)(1621)    收藏
    为定量评估城市应对雨洪灾害的能力,建立基于韧性理论并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评估模型。从城市韧性的抵抗力、恢复力和适应力3大属性出发,建立雨洪灾害情境下城市韧性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Kullback-Leibler公式改进后的TOPSIS法,构建城市韧性KL-TOPSIS综合评估计算模型;并以武汉市2009—2015年相关数据为例,利用该模型评估分析武汉市雨洪灾害情境下的城市韧性。结果表明:用该模型能够分析出某段时间内城市韧性水平、抵抗力、适应力和恢复力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对其加以比较分析,进而找出城市应对雨洪灾害时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强韧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基于文本信息的高速公路事故持续时间中介效应研究
    陈娇娜, 靳引利, 陶伟俊, 李道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3, 33 (4): 155-162.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3.04.0826
    摘要189)   HTML2)    PDF(pc) (2138KB)(1610)    收藏

    为探讨交通事故持续时间影响因素的内部耦合关系,揭示文本信息在链式传导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随机森林算法,提出一种基于词频-逆文本频率(TF-IDF)模型的关键词重要度分析方法。同时,建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持续时间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采用乘积系数的Bootstrap抽样法进行中介作用检验,分别检验文本特征在并行中介路径和两级链式中介路径中的显著性,并计算中介效应强度。以陕西省高速公路3 046起交通事故记录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对持续时间的影响路径中,事故类型与月份存在部分链式中介关系,中介效应占比为11.868%,事故类型与天气、位置、事故范围之间存在完全链式中介关系,中介效应占比均为100%。文本信息字符数、上报次数在特定路径中是显著的中介变量,上报次数在天气对持续时间的中介效应类型为完全中介,字符数在事故范围对持续时间的中介效应类型为完全中介,时段对持续时间的影响有7.075%是通过字符数发挥作用。特定关键词集的两级链式中介作用路径存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塔吊安全事故致因网络模型构建与分析
    张伟, 张潇, 薛楠楠, 赵挺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 (12): 1-7.   DOI: 10.16265/j.cnki.issn 1003-3033.2020.12.001
    摘要766)      PDF(pc) (2588KB)(1584)    收藏
    为识别导致建筑工程塔吊安全事故的关键致因和链路,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塔吊安全事故致因分析方法。首先,依据塔吊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结合文献研究成果和系统思维,将塔吊安全事故致因归纳为6个子系统和34项致因;在此基础上,以我国有关管理部门发布的194份塔吊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为实证数据,以致因为节点,以致因关联为边,构建塔吊安全事故致因网络模型;计算和分析网络模型的度、强度和最短路径等统计指标,确定导致塔吊安全事故的9项关键致因、 3组强关联致因和3条关键致因链路。这些关键致因和链路可以作为实践中塔吊安全管控的重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关于接触网设备限界安全的研究*
    王志刚, 马晋欣, 刘桂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9, 29 (S1): 74-80.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S1.015
    摘要470)      PDF(pc) (1646KB)(1549)    收藏
    为规范接触网(OHE)设备限界的管理,保障其安全,针对接触网侵限事故严重威胁到供电安全和铁路运输秩序的问题,分析接触网设备限界的含义、安全风险及近年接触网侵限事故,指出在接触网设备限界认识上的不足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结果表明:接触网设备限界问题在供电事故中占大多数,而异物侵入接触网设备限界是引发这类事故的主要原因;各种规章、标准对接触网设备限界没有定义,将接触网支柱侧面限界理解为接触网设备限界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将支柱侧面限界、接触线导线高度、拉出值、绝缘间隙等与限界相关的要素纳入接触网设备限界范畴,有利于统一管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驾驶人危险感知能力影响因素及干预方式综述
    乔洁, 徐鑫, 刘传攀, 赵俊玮, 刘永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2, 32 (2): 34-41.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2.006
    摘要1059)   HTML39)    PDF(pc) (1627KB)(1508)    收藏

    为探究外部干预对驾驶人危险感知能力的作用效果,梳理不同理论描述驾驶人危险感知过程,并总结驾驶人危险感知行为机制;然后,从危险感知行为要素出发,分析驾驶风格、驾驶经验、交通环境、驾驶状态对危险感知能力的影响;其次,介绍5种危险感知能力干预方式的研究成果,归纳各方式特点;最后,从干预效果持续性、评价指标、迁移效应等方面总结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及发展方向,并给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有必要搭建我国典型的交通危险场景数据库,并设计标准的危险感知能力测试体系,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提高驾驶人危险感知能力测试的影响力,提升我国驾驶人整体危险感知能力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