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荣泳, 韦炳宇, 朱文杰, 郑程元, 李浩男. 公共场所行人异常行为识别方法综述[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2): 83-93. |
[2] |
刘俊娥,杨晓帆,郭章林. 基于FIG-SVM的煤矿瓦斯浓度预测[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 23(2): 80-. |
[3] |
张善文,黄文准,张传雷. 基于监督局部映射的煤矿井下人员身份鉴别方法[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 22(11): 101-. |
[4] |
张海云,王阿川. 基于BP神经网络在森林防火专家系统不确定推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20(7): 38-. |
[5] |
何大治,张猛,谢步瀛. 基于几何方法的疏散仿真模型——GAEvac[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20(1): 43-. |
[6] |
张海龙,李雄飞,董立岩. 应急预案评估方法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 19(7): 142-. |
[7] |
王阿川,陈海涛.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鲁棒感知图像哈希技术[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 19(4): 91-. |
[8] |
田仲富. 公钥基础设施(PKI)安全性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 19(2): 116-. |
[9] |
李辉,景国勋,贾智伟,段振伟. 驾驶员注意力分配定量方法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 19(2): 148-. |
[10] |
张玉周,姚斌,叶军君. 矿难救生球系统在瓦斯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18(10): 92-. |
[11] |
秦文虎,查骏元,苏国辉,舒鑫. 人群疏散行为仿真技术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18(2): 22-. |
[12] |
张雪,王峰,高金吉. 计算机辅助HAZOP技术的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18(2): 171-. |
[13] |
郑小平,钟庭宽,张建文. 公共建筑内群体疏散方法的探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18(1): 27-. |
[14] |
刘军,艾力.斯木吐拉,马晓松. 基于J2EE的塔里木石油公路交通安全信息系统架构与实现[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7(12): 135-. |
[15] |
赵大伟,田小芳,谭永东. EN50129及其在铁路安全相关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7(10): 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