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官方网站
分享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ISSN 1003-3033 CN 11-2865/X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第四届编委会
第三届青年编委会
编辑部
栏目介绍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规范
期刊征订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19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09-12-20
上一期
下一期
安全科学技术人才交流园地
2009, 19(12): .
摘要
(
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中国安全科学一定会兴旺昌盛起来
徐德蜀,周江涛
2009, 19(12): 5.
摘要
(
1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回顾我国安全科学学科建设的进程,即经历4个阶段;提出学科建设与完善必须以大安全观为基础;需要深入研讨安全哲学即安全的认识论及方法论;应该确立安全科学的"安全第一" 为科学公理的共识;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的生命为本的安全发展新观念;探索"安全-风险-文化"新理论,推动和发展安全科学学科理论建设;重点对2009年5月公布的新<学科分类与代码>,即GB/T13745-2009新体系中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与GB/T13745-1992的安全科学技术进行了比较研讨;高度评价GB/T13745-2009中安全科学技术新体系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认为安全科学技术学科建设开始进入系统发展新时期,需要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发展和创新,坚信中国的安全科学一定会兴旺昌盛起来.
灾害生命价值评估理论研究
于汐,唐彦东,刘春平,刘毅军
2009, 19(12): 17.
摘要
(
2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生命价值定义为基础,给出了人力资本法的计算方法及其优缺点;认为支付意愿方法为生命价值评估的主流方法.基于单期的选择理论,以状态依赖的期望效用函数为基础,论述不存在遗赠意愿、存在遗赠意愿条件下降低死亡概率的边际支付意愿,揭示了改变死亡概率的边际支付意愿取决于初始的生存状态,即初始财富和初始死亡概率.个人可以通过交易重新安排消费和生存状态,达到效用最大化的目的,其条件是边际支付意愿等于提高生存概率的价格.影响生命的风险有多种,当外生风险、工作风险和消费影响死亡风险商品等风险共存条件下,风险水平高低是决定边际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风险越大,边际支付意愿越大.
事故预测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实践
顾晓叶,于殿宝,朱玉生
2009, 19(12): 23.
摘要
(
1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依据收集统计的、真实可靠的事故数据,运用数学方法及建立的多种事故预测模型,在工作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并建立了事故预测数学模型,给出具体方法与步骤,以及应用中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律,从而做到对将来发生的事故未卜先知,用以指导安全生产活动,预防事故发生.同时,根据我国近18年来各类事故死亡人员的数据建立事故预测数学模型,并运用确立的最佳事故预测数学模型而预测出的事故数据,探讨我国伤亡事故发生的趋势.
安全社会科学
条件价值法评估生命价值的应用探讨
梅强,杨宗康,刘素霞,陆玉梅
2009, 19(12): 28.
摘要
(
2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别对条件价值法评估生命价值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分析条件价值法应用于生命价值评估可能会产生的偏差有假想偏差、策略偏差和信息偏差,并探讨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诱导技术、风险变化率对其结果有效性的影响.根据文献分析结果,结合前期应用条件价值法评估生命价值实证研究的成果,就如何提高条件价值法评估生命价值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给出实证研究设计方案,通过总体设计框架、工作环境风险认知调查、工作风险支付意愿的设计、社会经济信息变量的设置、调查准备与预调查、样本容量及抽样设计、数据统计分析等多个方面的优化设计可以保障评估生命价值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邵辉,张东,葛秀坤,赵庆贤,李伟明,王凯全
2009, 19(12): 34.
摘要
(
1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并提出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一个理念、两个知识结构、3个学会、4个一致、5个能力、6个意识";探讨该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工程技能训练、安全实践等环节,形成了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模式以"人文教育与自我修养、系统安全思想与工程方法的形成、化工安全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与开放实践"为4个立足点,清晰地反映了人才培养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去做、落脚点在哪里.在江苏工业学院安全工程专业2004-2009届6届学生的培养中付诸实践,其效果表明:学生的知识基础、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形成了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综合安全能力.
建筑学专业建筑安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郭俊明,吴越,杨紫嘉
2009, 19(12): 40.
摘要
(
1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建筑学专业建筑安全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安全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应改变传统的建筑学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建筑师对建筑安全所负有的法律和道义上的责任,提高学生的建筑安全设计意识;熟悉建筑防火、防雷、防洪、抗震、安全疏散等知识;了解应急逃生、减灾防灾及适应经济建设、人居安全等原则;通过对建筑安全知识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实践训练,提高建筑设计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安全物质学
一种简单可行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魏利军,吴宗之
2009, 19(12): 45.
摘要
(
2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3种常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提出采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的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值R作为分级指标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给出R的计算方法、相关校正系数的选取标准,以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分级标准.通过笔者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的实际应用,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较好的可操作性,能满足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的需要.
重大事故危害阈值的探讨
师立晨,多英全
2009, 19(12): 51.
摘要
(
2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给出重大事故危害阈值的定义和主要类型.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确定出火灾、爆炸伤害准则,并对各种常见毒物紧急暴露阈值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给出各种事故场景下不同人员伤害程度下的伤害阈值.该伤害阈值标准按对人员伤害程度的不同,分为高致死、致死出现、不可逆效应和可逆效应4种.给出的伤害阈值可应用于重大危险源或工业园区的安全评价、安全规划以及应急规划等工作.
安全人体学
认知过程中交通标志视认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戴权,王芳,倪安宁
2009, 19(12): 57.
摘要
(
2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及方法,对驾驶员感知交通标志的心理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将驾驶员的直觉、分析和推理三者相结合的驾驶员信息处理模型.从标志和驾驶员特征出发对影响标志视认性的因素给出基于心理感知的理论分析.该分析结果为驾驶员认知过程研究、标志视认有效性的评价指标选取和相关系统开发设计提供了依据.
安全系统学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深井底板突水判别研究
张文泉,孙明,安伟,马衍飞
2009, 19(12): 61.
摘要
(
2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分析深井底板突水因素的影响作用,建立各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并进行排序,进而选出深井底板突水的主控因素.在该基础上,建立隶属度和隶属函数实现各因素的归一,构建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深井底板突水判别模型,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参数以改善神经网络的缺点,并选取样本训练网络,以现场实例为验证样本,以突水等级作为输出结果,该判别表明基本符合工程实践.
复杂山区地形高含硫气井安全防护距离研究
席学军,董文彤,郭再富
2009, 19(12): 66.
摘要
(
1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国内某重大高含硫井喷事故进行调查,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3口井井喷气体扩散进行模拟,计算不同风速风向在事故中造成的灾难后果,得出地形因素对于灾难的影响.通过计算不同浓度下的扩散距离,提出分析及计算安全防护距离的方法.根据计算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到,其浓度扩散的最远距离位于带状分布以内.
战时火力发电厂防护措施优选方法研究
宋立平,崔乐文,朱万红,吕道成,万蔚
2009, 19(12): 74.
摘要
(
2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火力发电厂的核心部位薄弱环节现状,从现代战争攻击的目标看,发电厂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结合火力发电厂的防护措施,根据其防护性能,建立指标体系,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建立模型.通过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达到对防护措施进行优选的目的.该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基于灰色理论评估模型的建立,对于火力发电厂防护措施的优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于大坝、核电站、机场等重要目标防护措施的优选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安全工程技术科学
煤尘爆炸性鉴定中瞬间火焰长度检测技术的研究
王杰,黄卫,汪春梅
2009, 19(12): 79.
摘要
(
3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确定煤尘爆炸性质需要检测其燃烧瞬间的火焰长度,现有的大管状煤尘爆炸性鉴定系统以肉眼观察作为主要检测手段,存在测量精度差、重复性误差大以及人为干扰因素多等问题,提出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引入到煤尘爆炸性鉴定系统的方法即通过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煤尘火焰图像进行预处理及图像分割与边缘检测后,得到最大火焰长度特征参数,并推导出煤尘爆炸的判断依据.
中小锅炉爆炸事故规律分析与研究
盛水平,冯维君,许林滔,程正米,赵辉,陈海云,罗莎,邱征宇,孙志敏
2009, 19(12): 85.
摘要
(
2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中小型锅炉爆炸事故的规律,对中小型锅炉爆炸案例进行调查和分析,并进行了缺水再进水试验和炉胆失稳模拟试验.研究认为,爆炸主要原因是缺水和超压,缺水造成材料性能下降明显,进水汽化造成锅内压力骤升,并给出了立式锅炉爆炸机理.从锅炉结构、水容积、安全附件等方面的爆炸事故因素考虑,对3种中小型锅炉进行安全性分析,并提出了事故预防措施.
核电站电缆安全使用寿命评定方法
田丰,金小燕
2009, 19(12): 92.
摘要
(
2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核电站电缆寿命评定试验的若干要素,结合该类电缆常用的两种高分子绝缘材料即交联聚乙烯和低烟无卤交联聚乙烯的特点,设计了完善其安全寿命评定试验的方案,并按相关要求进行长达5 000 h的试验,该方案运用数理统计中准确性较高的最小二乘法原理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克服了以电性能加速老化手段评估电缆安全寿命时准确性较差的缺陷.最终结果验证了该类电缆能够满足其使用60年的要求,对核电站电缆的设计及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危险化学品港口装卸作业危险性分析与对策
孙莉,李振明,王孟天,张忆文
2009, 19(12): 102.
摘要
(
2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危险化学品港口装卸安全的事件统计分析为基础,根据危险化学品港口生产的特点,系统地研究货物的物性对港口生产的危险性的影响规律,危险化学品装卸设备要求、装卸工艺的安全性能及其对策,为防止装卸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危险,从本质安全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建立危险货物的标准化装卸体系是解决港口危险化学品装卸安全的最佳策略,并提出危险化学品港口装卸作业装卸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框架.
基于隐私保护的超高频移动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安全性研究
唐志军,何怡刚
2009, 19(12): 108.
摘要
(
2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移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的日益重要性及其服务的安全性现状,基于RFID和移动通信技术相关理论,从安全和隐私的角度阐述移动RFID技术及其应用服务,分析移动RFID服务所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和安全性要求;建立一种适用于超高频移动RFID系统的安全增强型服务架构,并提出一种基于原始标签身份隐藏的隐私保护方案,以期为解决移动RFID服务各种安全问题提供帮助.分析表明,采用具有透明传输方式的安全增强型服务架构,并定期修改标签ID可以有效地保护移动RFID用户的隐私.
物流安全评估体系研究
叶晓晖,吴超,栗红玉,阳富强
2009, 19(12): 115.
摘要
(
2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角度,运用物流安全评估体系对物流系统进行评估,该体系概括了物流系统安全评估的步骤、阶段、涉及的知识范围以及环境影响.在Hall三维结构的基础上,构建物流安全评估体系的四维结构,并提出物流安全评估体系的整体结构模型.给出了物流安全评估体系的具体实施步骤,并将该评估体系应用于物流信息系统安全评估中,其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可行并给出该实例的安全对策.该体系提供了一种物流安全评估的新思路,为构建更实用的物流系统安全评估体系及评估方法提供了依据.
某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方式分析
段林娣,宋成辉,成国文
2009, 19(12): 122.
摘要
(
1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跟踪某隧道施工,进行地质素描和节理统计,通过赤平投影分析节理发育分布规律,建立岩体结构模型;根据隧道围岩结构模型,运用离散元分析方法计算围岩稳定性,并结合现场塌方分析围岩破坏模式.通过离散元分析及时支护和无支护情况下围岩稳定性,探讨钢格栅锚杆组合进行初次支护的力学机理;根据现场钢格栅承受压力和隧道收敛监测,分析某隧道施工中围岩和支护体系的稳定性,总结出隧道施工中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并给出合理的支护建议.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综采工作面隔尘空气幕出口角度对隔尘效果的影响
刘荣华,李夕兵,施式亮,王鹏飞,丘汉锋,王维建
2009, 19(12): 128.
摘要
(
1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采工作面隔尘空气幕的出口角度是影响其隔尘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利用Fluent计算流体力学软件,以河北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葛泉矿1528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空气幕不同出口角度下综采工作面气流流场及空气幕两侧呼吸性粉尘浓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空气幕出口角度对其隔尘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调整空气幕出口角度,使气幕射流倾斜于产尘区,有利于提高空气幕的隔尘效果;并获得了阻止采煤机滚筒割煤时所产生的粉尘向司机工作区扩散的最佳空气幕出口角度,即出口角度在5°~10°范围,隔尘空气幕的工作效率较高,采煤机司机处的粉尘浓度最低,并通过现场试验对数值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
安全社会工程
家具企业安全管理调查研究——运用行为抽样法调查分析不安全行为
孙淑英
2009, 19(12): 135.
摘要
(
1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降低家具企业事故的发生概率,通过对家具企业机加工车间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观察,依据其主要表现,将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运用行为抽样法对生产现场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情况进行的抽查,并对其不安全行为进行现状评价;通过分析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地方煤矿安全生产政府监管的失效及对策
徐金燕
2009, 19(12): 141.
摘要
(
3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分析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基础上,探讨加强政府监管的必要性,指出政府监管的失效是矿难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基于公共选择的"经济人"假设理论,从地方煤矿监管中涉及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煤矿企业和煤矿工人等多方利益主体的博弈角度分析政府监管失效的根本原因;根据地方煤矿安全政府监管的实情,提出构建多方利益主体的政府监管体系、运行机制和具体路径选择.该研究成果对提高政府监管执行力,减少地方煤矿事故频发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价值.
民航企业安全投入的经济贡献率研究
曾亮
2009, 19(12): 148.
摘要
(
2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民航安全投入定义、特点及安全投入效益的分析,结合生产函数的有关概念及分析方法,建立了民航企业安全投入的经济贡献率分析模型.参考两家主要航空公司的有关安全投入的经济数据,采用该模型分析两公司的安全投入对企业利润和运输周转量的贡献率,以事实和数据证明安全投入是有产出的,对企业经济增长是有贡献的.从分析数据也可以看出,民航企业整体安全投入的经济贡献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原因在于民航行业的高科技特点以及近年来在安全方面的持续投入.通过安全经济贡献率模型,可以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安全投入状况作出合理的比较和评价.
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现状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刘惠君,闫旭骞,林大泽
2009, 19(12): 154.
摘要
(
1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详细提出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现状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建立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并利用熵技术对权重系数进行修正;然后计算评价指标隶属度,并采用3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最后,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最大隶属度法或分值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处理.该评价方法首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首次采用最大隶属度法或分值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处理,为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现状定量评价提供了基础.该方法仍需进一步结合矿区的实际情况,对评价指标、一些指标的权重等进一步完善,以期推广应用.
部门安全工程理论
不确定背景环境下车道检测技术的研究
刘志强,仲晶晶,汪澎,张玲增,宋世亮
2009, 19(12): 159.
摘要
(
2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不确定背景的交通环境,提出一种新的车道检测算法.确定道路路面的色彩范围,提取车道标线的色彩信息,消除光照强度变化对车道标线信息提取过程的影响;通过对比车辆与车道标线在大小、形状和运动模式3方面的差异排除车道中车辆对车道线检测的干扰;单帧图像的车道检测结果存储于车道一致性确认模块中,运用车道标志线一致性确认提高车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各种天气条件下车道区域以及解决车道遮挡问题.
供电企业面向作业危险辨识方法研究
樊运晓,余红梅,王晓红,葛长成
2009, 19(12): 165.
摘要
(
1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对供电企业生产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以作业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事故逆推法、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等多种方法确定供电企业危险检查表,共计19类118项;并建立了适用于一线员工使用的危险检查表与工作危害分析(JHA)危险场景描述相结合的危险辨识方法;该方法在太原供电分公司6大专业146个作业项目及1 084个工作场景进行应用,实用结果表明:通过员工层控制可达到危险消除或控制的效果.
建筑施工区域风险研究
成俊伟,王凯全
2009, 19(12): 171.
摘要
(
1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国内建筑施工过程现状和作业特点,以及国内外学者对建筑施工过程中风险的研究,考虑到建筑施工区域不但面临单体建筑施工的各种风险,还必须克服单体施工过程中时空上相互干扰而带来的风险,构建了单体建筑风险分析模型、确定单体建筑风险的影响梯度、提出建筑施工区域总风险计算方法.示例分析表明,该风险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可以全面系统地预测区域内风险的分布及其变动情况,有助于实施有针对性的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有益于提高建筑施工区域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科技信息
2009, 19(12): 127164.
摘要
(
1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