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官方网站
分享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ISSN 1003-3033 CN 11-2865/X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栏目介绍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规范
期刊征订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1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6-02-20
上一期
下一期
安全科学技术人才交流园地本期论文作者简介
2006, 16(2): .
摘要
(
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灾害学
煤田采空区对地面地震动的影响
田家勇,张国宏,王恩福
2006, 16(2): 5.
摘要
(
1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煤田采空区对地面地震动的影响以及采空巷道的动应力分布.采空巷道用地表下圆孔来近似模拟,入射波场为造成较大震害的SH波.该问题采用镜像法求解,利用波函数展开和内域型Graf加法公式将解答归结为一组无穷代数方程组的求解,截断该无穷代数方程组可求得该问题的数值结果.最后,通过算例考虑了圆孔的动应力集中和地表动位移.结果表明,圆孔的动应力集中和地表的位移取决于入射波频率、角度和圆孔半径、埋深.该研究结果为煤田采空区的地震安全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岩土工程安全问题
杨振茂
2006, 16(2): 12.
摘要
(
1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受到岩土工程条件的制约,地下工程实施的可能性和安全性对岩土工程条件有高度的依赖性.以郑州地区遇到的情况为例,讨论了区域稳定性、岩土体稳定性、地下水、地震地质作用、土的工程性质等方面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安全性的影响,对城市地下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问题进行了论述.笔者的研究,对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中地质灾害的减轻和预防有一定指导意义.
安全科技信息
教育部部署2006年中小学安全工作
2006, 16(2): 16.
摘要
(
1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安全系统学
灰色关联分析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应用
王福建,俞传正,王海航
2006, 16(2): 17.
摘要
(
1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国或某一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可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方便地确定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相关因素.由灰色关联度导出灰色关联序,以进行优势分析,从而得到交通事故的最(准)优因素及最(准)优特征.根据1990-2000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以及全国人口、机动车、公路里程和客货运输量等主要相关因素统计资料可知,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和客运量是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相关因素,死、伤人数是交通事故的主要特征和指标.由哈尔滨市2000年道路路段交通事故与交通组成统计资料可知,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各类货车、摩托车和大型车.因此,加强货车和货运管理对提高我国交通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模拟与安全仿真学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瓦斯涌出量预测研究
薛鹏骞,吴立锋,李海军
2006, 16(2): 22.
摘要
(
1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准确地预测瓦斯涌出量对于指导矿井设计和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而瓦斯涌出量是一个与自然因素及开采技术等多因素有关的非线性建模问题.鉴于传统神经网络方法解决非线性问题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陷,笔者提出一种既充分利用小波变换的时频局部化性质,又能结合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的小波神经网络预测瓦斯涌出量的方法,并建立了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Delphi语言,设计了小波/BP神经网络仿真器.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较传统神经网络收敛迅速,预测精度高.
建筑物火灾中人的疏散方式研究
肖国清,廖光煊
2006, 16(2): 26.
摘要
(
1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高层建筑物火灾危害性和高层建筑物火灾疏散的特点,提出疏散方式的类型--疏散至建筑物外安全地和就地避难的疏散方式,并讨论疏散方式确定的方法;针对我国火灾研究的现状,确定模型模拟法为可行之法;讨论模型模拟法确定疏散方式的原理,在模型模拟法中,就危险状态发生时间、疏散开始时间和疏散时间的确定进行了讨论;把疏散方式确定的原理应用于一座20层的宾馆火灾,得出其疏散方式为应在第12层设置避难层.
人群流动的波动性分析
卢春霞
2006, 16(2): 30.
摘要
(
2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场所拥挤人群现象常常发生,人们对拥挤人群的机理研究较少,在公共场所因对拥挤人群的疏导或管理不当频频发生而伤亡事故.针对公共场所拥挤人群的安全管理需求,根据波动理论,特别是激波理论,来研究拥挤人群的基本特性,如密度、速度与激波的关系等.在人群拥挤时,可将其视为一连续介质,人群中产生的任何扰动(直接表现为密度的变化)都将以波的形式在人群中传播,同时由于人群中个体间的差异,导致波发生非线性畸变,最后可能导致激波的产生,即拥挤事故.通过特征值解法及Matlab软件,求解了对于不同的初始密度分布曲线、不同的速度,预测激波将在何时何处发生,即揭示激波产生的规律,总结了消除激波的一些措施,如改变边界条件、控制初始密度、设置畸点等,以避免拥挤事故的出现.
矿井火灾时期通风系统可靠性理论
贾进章,刘剑
2006, 16(2): 35.
摘要
(
1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分析矿井火灾时期风流特点,即矿井火灾时期将产生大量的高温烟雾,指出在矿井火灾时期,如果仅仅某条风路的风量在规定范围内,并不能说明该条风路就是可靠的,还应强调该风路的粉尘浓度、温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指标在规定范围内.提出了矿井火灾时期风路可靠度的理论计算式,分析了矿井火灾时期风路失效模式,提出了适合计算大型通风系统在火灾时期可靠度的"基于截断误差理论和网络简化技术的不交化最小路集算法".
钢网壳抗火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姜兰潮,杨乃勰
2006, 16(2): 39.
摘要
(
1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两种方式研究钢网壳的抗火性能,其一是对火的分析及单个构件的抗火力学性能分析;其二是对钢网壳结构进行抗火分析,以结构具有一定的抗火时间为标准,通过模拟预测实际火灾特性和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求得直到倒塌时的结构抗火全过程响应,从而确定结构的抗火性能及临界温度.并通过一个实际的算例进行了结构的倒塌分析,得到了一些结论,从而对其实际抗火能力有一个理性的了解和认识,为经济、科学的结构综合防火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大型游艺机--过山车的安全性分析
汪惠群,郑建荣
2006, 16(2): 43.
摘要
(
1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过山车的安全性问题,旨在解决传统设计的弊端,有效降低设计成本,提高过山车的安全性能.在ADAMS软件中建立过山车的虚拟样机模型.研究轨道圆环直径、车厢重量、制动力对过山车安全性能的影响,获得以上各参数的合理范围,使车厢连接副受力状况与加速度得到改善,制动力精确性得到提高.为探索运动类特种设备--过山车的安全保障技术提供了新途径.
安全人机学
基于模拟飞行任务下的眼动指标分析
柳忠起,袁修干,刘伟,康卫勇,韩彦东,马锐
2006, 16(2): 47.
摘要
(
2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眼动指标在定量测量飞机驾驶员的注意力分配规律和工作负荷变化中的作用.让4个被试者在飞行模拟器上完成了3个不同阶段的模拟飞行任务,同时用眼动仪器记录了注视、扫视、瞳孔尺寸方面的眼动指标,划分为座舱外景和内部仪表两个兴趣区域对数据进行了对比和认知分析.被试者在外景有更多的注视点、更多和更长的注视时间,在仪表上的平均瞳孔尺寸比外部视景要大,平均扫视幅度随任务难度增大而减小.眼动指标可以客观地反映驾驶员的注意力分配规律和工作负荷变化;视觉飞行规则下,飞行员主要从外景获取视觉信息,他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外景.
安全经济学
企业跨国经营中的东道国政治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赵银德
2006, 16(2): 52.
摘要
(
2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东道国政治风险是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所面临的最大环境风险.随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程度的不断提升,强化跨国经营的东道国政治风险防范显得越来越迫切.笔者从国家主权、政府政策的稳定性及经济民族主义3方面,考察企业跨国经营中东道国政治风险的生成基础;从政府行动角度分析东道国政治风险的诸多形式,进而对如何评估跨国经营中东道国政治风险问题做了思考并构建了进行东道国政治风险评估的内容体系;提出控制东道国政治风险的策略,即最小化东道国的敌对情绪、组织好在东道国的经营业务、实施有计划的本土化行动策略、购买政治风险保险以及制定灾难恢复计划等.
安全科技信息
安全专业新增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
2006, 16(2): 58.
摘要
(
1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安全管理学
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统一监控平台的探讨和设想
刘强,高晖
2006, 16(2): 59.
摘要
(
1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分析目前各级职能管理部门和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应用需求,以及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监控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我国国情实际出发,进行科技创新,提出构建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统一监控框架及其平台,并给出平台的层次结构和系统组成.政府部门通过该框架及平台发布信息,对危化品运输企业运输车辆进行跨地区有效监控,并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信息共享.危化品运输企业通过该框架及平台获得相关信息,对企业运输车辆进行监控.该框架及平台的利用,有利于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交流,有效提高政府部门对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监管效能,规范危化品运输市场的发展,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提高危化品运输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进近管制员工作进程分类及工作负荷研究
陈亚青,孙宏
2006, 16(2): 65.
摘要
(
1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空中交通管制员是管制工作的核心,其工作负荷直接决定该管制空域的飞行容量,而管制员的工作负荷包括可观察的客观负荷和认知理解的主观负荷两类.借鉴国外的MBB,DORA原理,将雷达管制的实施细分为18个工作进程,并通过调查、统计,确定每一工作进程的难度系数;通过多角度摄像方式对成都进近管制室雷达管制席位的工作进行长时间的拍摄,参照划分的工作进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采用MMBB方法计算出指挥单架飞机的操作时间和思考时间;确定得出管制单架飞机的工作负荷,以及该空域的容量.
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Kappa分析
郑双忠,邓云峰,江田汉
2006, 16(2): 69.
摘要
(
2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建立城市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利用Kappa方法统计对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的设置进行分析.Kappa统计量是比较两个或多个观测者对同一事物,或观测者对同一事物的两次或多次观测结果是否一致,以由于机遇造成的一致性和实际观测的一致性之间的差别大小作为评价基础的统计指标.Kappa统计量和加权Kappa统计量不仅可以用于无序和有序分类变量资料的一致性、重现性检验,而且能给出一个反映一致性大小的"量"值.结合专家对南方A市的城市应急能力评估,利用Kappa统计方法对指标设置的合理性以及专家评分的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专家的打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安全科技信息
我国将构筑公共安全科技体系
2006, 16(2): 72.
摘要
(
1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安全管理学
一体化动态安全管理
黄浩,王晶禹,张景林,易新建,郭艳丽
2006, 16(2): 73.
摘要
(
1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管理(质量、安全、健康、环境)一体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随其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安全管理正朝着一体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安全管理的一体化不仅能解决安全管理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能,而且能深化企业管理的一体化,一体化动态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构建了一体化动态安全管理体系,一体化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以人为本,以法律、制度以及规范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控制动态体系".在安全管理一体化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微观一体化--对象一体化和过程一体化,还实现了宏观一体化;阐述了一体化安全管理的几个基本原则;分析了一体化安全管理体系的特点.一体化动态安全管理的实施将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以人为本,实现安全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
张新梅,陈国华,张晖,陈清光,颜伟文
2006, 16(2): 79.
摘要
(
1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急管理体制是否健全对于减少事故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应急管理体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机构设置、工作程序、参与主体、组织指挥模式、应急计划、技术支撑系统等几个方面对美国、日本和我国目前应急管理体制进行分析,揭示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结合应急管理发展专业化的趋势及我国目前的国情,以统一指挥、科学决策、快速反应和联合行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为目标,从组织机构、运作机制、法制建设、预案体系建设和技术支撑体系5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发展对策,并对该应急体制下的应急运作机制做了相应研究.有关研究成果将对我国目前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意义.
消防工程
含添加剂细水雾灭火性能评价方法探讨
余明高,李志峰,李定启,柴玉才
2006, 16(2): 85.
摘要
(
1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设计了含添加剂细水雾灭火有效性实验,大大减少了实验工作量;同时通过灭火时间、温度变化、烟气成分变化、火焰形状变化4个灭火有效性评价参数和添加剂的灭火效率、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价格、稳定性、对系统的腐蚀性5个主要性能参数,建立了含添加剂细水雾灭火剂性能的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具体实验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含添加剂细水雾灭火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其中的最优添加剂.提出的含添加剂细水雾灭火性能的综合评价方法,对研究细水雾灭火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安全科技信息
国务院安委办督查组奔赴7省区开展煤矿安全督查
2006, 16(2): 89.
摘要
(
1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产噪声与振动控制
铁路次生噪声的区域分布规律与防治对策研究
白明洲,陈建东,许兆义,王勐,李冰
2006, 16(2): 90.
摘要
(
1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铁路交通大大促进了城市化,城市化的发展必将造成铁路站点周边区域的人口密度、交通流量和土地使用等因素的改变,铁路站点周边区域环境质量的变化,同时造成周边区域的环境污染加剧,特别是环境噪声的增强,形成次生环境影响.对铁路站点周边区域次生环境影响程度、范围、主要控制因素的分析评价是在铁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北京站和西客站等北京地区主要铁路站点周边区域噪声水平的监测和测试,得到了铁路站点周边区域噪声环境水平的现状值分布特征,比较分析不同规模的铁路站点周边区域噪声水平的不同分带特征,将车站周边区域噪声水平的监测值与城市背景噪声值进行对比,得到了对车站周边区域次生噪声环境影响特征,明确了次生噪声环境影响的成因和控制因素,提出了铁路次生噪声环境影响的防治对策.
个体防护
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产气性能研究
谭迎新,谭立新,尉存娟,胡双启,曹雄
2006, 16(2): 95.
摘要
(
1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了模拟汽车碰撞过程的实验系统;利用该系统模拟汽车碰撞时产生的撞击信号触发气体发生器开始工作,对模拟安全气囊的密闭、定容积的充气筒内产生的p-t曲线、气体发生器内部的p-t曲线、撞击时产生的a-t曲线进行测试并得到相关测试参数值;从而对气体发生器的产气性能进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温度对安全气囊的工作有一定影响.利用该测试系统测试得到的数据与美国BREED公司对同类产品的测试结果比较,有很好的相比性,测得的数据可作为气体发生器生产质量的检验依据.
安全信息工程
煤矿巷道支护动态信息设计法
鞠文君
2006, 16(2): 99.
摘要
(
1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地下工程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采用的静态信息设计方法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此,提出巷道支护动态信息设计法,其实施过程为:在地质调查和地质力学测试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和工程类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初始设计;将初始设计实施于井下,并进行地质资料的现场再收集和工程监测;用监测结果检验和修正初始设计,按修正后的设计进行施工,并进行工程监测,如此不断循环,直至完工.该方法在煤炭行业获得成功,在金属矿山、交通、水利等岩土工程中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研究
戴天虹
2006, 16(2): 103.
摘要
(
2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入侵检测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入侵检测作为一种动态的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对计算机网络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提出了采用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相结合入侵检测技术.遗传算法具有计算简单、优化效果好的特点.利用遗传算法来避免BP算法的局部极小点,从而达到均方根误差全局最小点,也解决了BP算法的收敛慢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单独利用GA往往不能在短时间内寻找到接近最优解的这一问题.通过计算机实验验证了入侵检测的效果,提高了识别率,使得误报率和漏报率降低.
安全科技信息
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6, 16(2): 108.
摘要
(
1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安全信息工程
电子商务安全的探讨
刘叶飞,赵德安,单正娅
2006, 16(2): 109.
摘要
(
1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电子商务的发展规模以及可能会遇到的安全问题,分析电子商务安全的基本技术加密算法.根据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安全特点进行组合,从而提出电子商务交易的一般安全控制结构图,针对各个环节的优缺点,提出有效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案,同时重点突出了各种相关新技术的特点;电子商务交易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上交易及其信息的安全性已经对人们的经济活动及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此,提出的电子商务安全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们的风险;进一步探讨和展望电子商务的前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交易的手段也更加多样化,安全问题也会变得重要和突出;同时,电子商务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安全还要依赖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
安全科技信息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研究课题在京启动
2006, 16(2): 113.
摘要
(
1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风险评价与失效分析
铁路危险品货场中人体静电放电隐患的测量与评估
刘明翔
2006, 16(2): 114.
摘要
(
1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人体静电的基本理论,人体的对地静电电位、电容和电阻是静电放电隐患的3个主要评估参数,也是建立静电危害模型的关键参数.笔者结合实际测量数据,对铁路危险品货场中人体静电放电的隐患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并探讨了其危害机理,提出了流动人体模型和人体-老虎车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的数值.基于实测数据和放电模型分析的评估结果表明:在铁路危险品货场中,源于人体静电放电的静电电击和静电引爆两个隐患不容忽视;与基于实测数据的直接评估结果相比,人体-老虎车模型得出的评估结论是静电放电隐患,更值得关注.
森林火灾扑救风险管理问题的探讨与研究
岳金柱,冯仲科
2006, 16(2): 120.
摘要
(
1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森林火灾不可避免,与之相应的森林灭火救灾行动及其风险也不容回避.笔者将风险和风险管理理论引入森林火灾扑救之中,提出林火扑救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概念和内涵;阐明了风险判识与分析、风险评估与预测、风险控制与处理的内容与方法;运用数学分析、模糊数学和现代高新技术等方法探讨林火扑救风险管理的有关问题;林火扑救属于高风险作业,提出的做好林火扑救风险管理,特别是风险控制的对策与措施,有较强的操作性、针对性和借鉴性,是防止和减少林火扑救中伤害事故的重要手段.
钢筋与混凝土界面的疲劳特性
庄军辉,石志飞
2006, 16(2): 126.
摘要
(
1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钢筋与混凝土界面的脱粘是钢筋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针对建立的几何剪切筒模型和选取的常用实验加载方式,对3种不同损伤模型推导出循环荷载作用下钢筋与混凝土界面脱粘应力解析模型;借助描述疲劳裂纹扩展的Paris公式,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了界面疲劳脱粘速率及界面疲劳裂纹扩展长度与循环加载次数的关系;同时分析了材料刚度衰减对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和扩展长度的影响.笔者对钢筋与混凝土界面的疲劳特性研究所建立的损伤模型和分析方法,为混凝土结构的安全设计及其寿命评估提供一个新思路.
工业灾害控制
油罐火灾沸溢发生时间预测模型
蔡丽辉,蒋军成
2006, 16(2): 131.
摘要
(
1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罐火灾发生沸溢具有很大的危险性,而沸溢时间的准确预测是目前的一个技术难题.笔者结合宽沸程油品油罐火灾沸溢实验,对油层内部传热过程进行详细分析,认为油罐火灾沸溢事故可近似地看作一无内热源、常物性的非稳态传热问题,其过程包含油水界面不参与换热和参与换热的两个阶段.建立了油罐火灾沸溢发生时间预测模型,对两个不同阶段,分别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方法进行求解,并同实验数据对比.结论可信,误差较小,为沸溢机理探讨研究和油罐沸溢火灾的扑救提供了参考依据.计算表明:燃烧速度和油罐底部水层厚度对沸溢时间的影响很大,而降低罐壁温度并不能有效地延迟沸溢的发生.
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腐蚀后的受力性能分析
朱尔玉,刘椿,何立,张洪伟,谢楠
2006, 16(2): 136.
摘要
(
1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合某铁路大桥预应力钢丝锈断后梁体的受力性能分析,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腐蚀后的耐久性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首先,用静载试验加载方法对腐蚀梁体进行了实桥试验,分别对每孔2片T型梁的跨中挠度、支座压缩量、跨中及L/4截面混凝土应力、内梁预应力钢丝锈断截面处的混凝土应力进行了测试;然后,对受腐蚀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介绍了正常梁体和腐蚀梁体的有限元模型、有限元网格剖分建立.在预应力梁体的耐久性分析中,应重点考虑预应力筋锈蚀的影响,并给出了预应力筋的简化分析模型.通过对梁体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试验值的比较,验证了计算模型基本上能准确地反映梁体的受力情况,说明可以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腐蚀后的耐久性进行评估.
大空间中热隐患的可视化监测
符泰然,程晓舫,钟茂华
2006, 16(2): 141.
摘要
(
1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无人值守的情形下,实现对大型建筑空间内发热物体、火灾等热隐患的智能监测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大空间热隐患监测中,高温目标的可视化甄别和温度场的可视化测量原理.利用CCD(电荷耦合器件)的近红外响应特性(800~1 200 nm)、短波段内单调发射率函数、非相关滤色片构造和归一化数据处理模式等关键技术,使得常见的CCD图像监控设备实现了高温热隐患的非接触、可视化智能监测(即包括高温目标的可视化甄别以及温度场的可视化测量),改进的设备有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