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官方网站
分享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ISSN 1003-3033 CN 11-2865/X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栏目介绍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规范
期刊征订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13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03-12-20
上一期
下一期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研究动态及展望
漆旺生,凌标灿,蔡嗣经
2003, 13(12): 1.
摘要
(
1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笔者总结了以突出敏感性指标预测为基础的接触式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技术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瓦斯地质理论研究进展情况;对统计学方法、计算机模拟、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神经网络技术、专家系统、分形理论、流变与突变理论等数学物理理论在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作了系统的描述;对GIS技术、无线电波透视探测技术及以地震波为主的弹性波技术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必要的分析.
安全管理学
国家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分级响应和救援程序探讨
刘铁民,刘功智,陈胜
2003, 13(12): 5.
摘要
(
2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急救援的响应机制是国家生产安全应急体系运行的重要基础,是保证应急救援活动快速、有效的技术关键.应依据生产安全事故的预期后果、影响范围、事态控制和事件的性质,实行预备(Ⅰ级)、专业启动(Ⅱ级)和国家启动(Ⅲ级)三级响应机制.在各级应急组织制定和实施通用的应急响应程序,使应急反应的接警、启动、救援实施、事态控制、应急恢复,直到应急结束的全过程实现程序化和标准化.同时还应建立应急救援演练与评审改进机制,以评价应急体系的能力,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效性,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以提高整体应急水平.
安全科技信息
《道路交通安全法》即将实施
2003, 13(12): 8.
摘要
(
1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安全管理学
从安全检测评价实践看当前安全生产的若干薄弱环节
林述书
2003, 13(12): 9.
摘要
(
1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笔者根据安全检测评价实践,对安全评价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纳、分析,认为当前安全生产的主要薄弱环节是:许多行业的设施、设备在本质安全化方面不到位;多数生产、经营活动者,在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轻安全重效益;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笔者结合检测评价工作,针对薄弱环节提出了整改建议:高风险行业在进行基础设施和系统装置的建设时,应注重安全投入,切实做好项目的安全评价工作;对现有本质安全不到位的设施、装置,要结合项目技改工作逐步整改;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摆正安全与效益关系,创建企业安全文化,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思考
田元福,李慧民
2003, 13(12): 13.
摘要
(
2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筑业企业由于行业自身的特点,安全事故比较突出.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决定影响.笔者通过我国的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安全管理水平相比较,认为我国建筑安全现状在管理制度、安全评估方法手段、市场主动调节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适应于我国国情的建筑安全管理的改革思路.笔者认为:要提高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水平,应从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监督机制;完善建筑安全事故的记录、检查、申报制度;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杠杆对安全的巨大调节作用;认真推广和积极应用安全科学技术等方面深化改革,实践创新,走出新路.
安全科技信息
2004年《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征订启事
2003, 13(12): 16.
摘要
(
1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安全管理学
从事故特性谈人的安全意识的培养
寇丽平
2003, 13(12): 17.
摘要
(
1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缺乏安全意识是目前我国重特大伤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必然性和可预防性等特性,充分认识事故的这些特性对提高安全意识水平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事故具有的一些基本特性及其与安全意识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安全意识的含义、特点及其表现形式,提出应结合事故的有关特性,通过文化、法制、经济等途径培养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安全科技文化素质和自护技能水平.
安全科技信息
危化品和烟花爆竹监管被纳入近期发展规划,并将构建"四体系一系统"
2003, 13(12): 21.
摘要
(
1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安全管理学
HSE管理体系的实践、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学贤,陈军
2003, 13(12): 22.
摘要
(
1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HSE管理体系的概念和内涵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实施HSE管理体系的概况.分析了目前CNPC实施HSE管理体系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其中包括观念问题、组织问题和技术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措施,其中包括:管理层观念的确立,对职工持续的教育,对技术的重视以及对现有组织制度有碍于HSE实施的部分进行改革.
交通安全
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现代化进程的研究
姜华平,刘希柏
2003, 13(12): 26.
摘要
(
1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道路交通安全是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笔者从交通安全角度将道路交通现代化进程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根据人一车一路三者关系协调程度的变化,又可将第一次交通现代化阶段分为起步期、发展前期、发展后期、成熟期和过渡期等5个时期.各个时期的交替可根据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变化趋势来划分.笔者通过对日本40多年来和我国10多年来交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我国道路交通现在处于第一次交通现代化阶段的发展前期,今后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有可能进一步大幅度上升.为此,应该加大对传统交通手段的改造和交通现代化的投入,以防出现道路交通事故极其严重的局面.
安全科技信息
中石油成立安全专业标准化委员会
2003, 13(12): 30.
摘要
(
1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交通安全
乘子法在求解拥挤交通问题中的应用
任华玲,高自友
2003, 13(12): 31.
摘要
(
1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笔者讨论了具有能力约束,带拥挤排队现象的城市交通配流问题.包括静态的UE配流模型和动态的用户最优配流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规划模型来进行描述,说明了模型的解与用户平衡条件之间的等价性,在给出了乘子法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基于乘子法的求解带有路段能力限制的静态UE和动态用户最优模型的算法,并给出了算法的具体步骤.
生态安全学
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筑
韩英,唐永忠,刘永军
2003, 13(12): 36.
摘要
(
1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围绕建筑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关系,阐述了建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巨大负面影响,已经威胁到全球的生态安全;指明生态建筑是建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实现全球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并对生态建筑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
个体防护
水上个体救生具的概念、种类和结构分析
肖红,施楣梧
2003, 13(12): 39.
摘要
(
1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上个体救生具是指随身携带、供个体使用的一种在紧急状况下可以提供浮力以使落水者漂浮在水面上的水上救生工具,具有安全漂浮、营救、适体和保暖等基本性能.水上个体救生具根据用途、结构和浮力材料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同时材料性能优化、结构适体和属具集成是其发展趋向.
安全科技信息
重要启事:学会更名
2003, 13(12): 43.
摘要
(
1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安全人机学
人的可靠性分析:历史、需求和进展
高佳,沈祖培,黄祥瑞
2003, 13(12): 44.
摘要
(
1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的可靠性分析(HRA)是人机工程、安全科学极为关注的问题.近年来,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发展很快,尤其将认知科学与人的失误的研究相结合,从失误模型到计算方法都更加与现实情景相吻合.笔者介绍了HRA的发展历史和相关的第一代HRA计算方法及其特点,并且就HRA在我国核电领域中的应用状况和前景进行了探讨,重点介绍了国际原子能机构赞助的中国核电厂操纵员可靠性研究项目,其成果对于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和提高我国核电厂人员可靠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借鉴经验.
安全科技信息
全总劳动保护顾问组成立
2003, 13(12): 47.
摘要
(
1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安全模拟与安全仿真
近场地震速度脉冲效应及模拟模型的研究
李新乐,朱晞
2003, 13(12): 48.
摘要
(
1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近场地震速度脉冲的形成机理分析入手,对近场地震动的时程曲线和反应谱进行探讨,说明了具有前方向性速度脉冲效应的幅值要大的多,对反应谱的长周期段影响显著,使反应谱变胖,引起谱峰值向长周期处漂移,蕴含了巨大的地震能量,因此,对结构抗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典型的简化脉冲模拟模型参数进行讨论,提出了更为合理的参数取值,最后,从时程曲线、反应谱和结构地震反应3个方面,对模拟脉冲和实际记录的差异进行对比,验证了推荐参数的合理性.
安全科技信息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成立
2003, 13(12): 52.
摘要
(
1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产噪声与振动控制
我国职业噪声危害成因分析及总体控制对策
刘志硕,申金升,卫振林
2003, 13(12): 53.
摘要
(
2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职业噪声不仅属于职业卫生问题,也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环境公害之一.有效控制职业噪声不仅能够保护劳动者的听力不受损害,使其身心安全与健康得到保障,同时也是消除安全隐患,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笔者分析了我国职业噪声危害的现状,论述了我国职业噪声危害的严重性以及控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然后采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方法,分别从人的行为、物的状态以及工作环境等3个方面,分析职业噪声危害的成因,构造了基于宏观管理维、中观人机环境维以及微观技术维等三维结构的我国职业噪声危害控制总体框架,并从政府、企业以及劳动者等角度,对职业噪声危害控制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以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职业噪声危害问题,不断改善我国安全生产现状并进一步提高劳动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
安全科技信息
2004年将对所有建设工程有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2003, 13(12): 56.
摘要
(
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产噪声与振动控制
近断层强震速度脉冲效应及连续梁桥减隔震特性分析
江辉,朱晞
2003, 13(12): 57.
摘要
(
1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非线性时程分析的方法,对于减、隔震连续桥梁在近场地震作用下的有效性和响应特性,作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有代表性的脉冲型近场强震记录时程分析,提出了用速度脉冲峰值及其周期之积来表示速度脉冲能量的方法,计算表明近场地震速度脉冲波能近似表征地震动破坏能力的大小,它和桥梁结构承受的地震响应大体成正比例关系.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在近场地震作用下仍然适用,但对于个别脉冲型强震记录效果不够明显,支座参数有必要进行优化.
安全科技信息
矿山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
2003, 13(12): 62.
摘要
(
1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消防工程
劲柔索张拉穹顶抗火反应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吕晶,徐国彬,王月栋
2003, 13(12): 63.
摘要
(
1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劲柔索张拉穹顶结构抗火工程是以结构具有一定的抗火时间为标准,通过模拟预测实际火灾特性,采用有限元双重非线性方法进行结构的整体和局部抗火反应静力分析,求得直到倒塌时的结构抗火全过程响应,并确定结构的临界温度状态和整体结构的抗火时间极限,从而对其实际抗火能力有一个理性的了解和认识,为经济、科学的结构综合防火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油气火灾爆炸事故评价及防范措施
王磊,李志宪,卢克田,邬学礼
2003, 13(12): 68.
摘要
(
2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气火灾爆炸事故对人类自身和企业所造成的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含有油气的环境进行危险评价和科学管理.笔者应用可能性分布的事故树分析法,对引发油气火灾爆炸事故的可能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然后对油气火灾爆炸事故进行了评价,通过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安全科技信息
学会召开专业委员会、分会座谈会
2003, 13(12): 70.
摘要
(
1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风险评价与失效分析
灾害因子异常变化辨识新方法--异常度辨识法
王述洋
2003, 13(12): 71.
摘要
(
1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笔者根据应用概率统计原理和自然灾害研究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自然灾害及其环境因素异常变化辨识的方法,简称异常度辨识法.应用实践证明,若取关键事件n≥4分析,当异常度指数| Q|>1.50(2.0)时,其分析结果的信度可达93.1%(97.8%),且其分析方法极为简便.
钢筋混凝土桥墩纵筋屈曲解析方法
李永哲,阎贵平,崔华一
2003, 13(12): 74.
摘要
(
1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评估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极限水平位移,根据塑性铰区变形特性,合理的确定塑性铰区长度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基于有限元分析从理论,给出了桥墩根部纵筋屈曲时的长度,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通过纵筋屈曲分析结果,考虑到材料非线性屈曲程度,进一步提出了桥墩纵筋屈曲长度的简化表达式.
安全科技信息
中国科协召开学会改革工作座谈会
2003, 13(12): 77.
摘要
(
1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风险评价与失效分析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方法的修正及在吉林油田的应用
刘锦铭,孙凯峰
2003, 13(12): 78.
摘要
(
1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隐患的评价分级是治理的重要依据,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方法是常用的一种危险评价方法.笔者认为,这种方法中的L项过于强调生产系统自身的客观不利因素,对管理行为外界主观因素没有考虑,恰恰就是这些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减客观不利因素.因此,通过对L项的修正,客观地评价危险的等级,从而降低了安全投入,提高了治理措施的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