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庆禄, 丁雪琴, 黄筱潇, 李君. 新型轨道消防救援车模块化系统设计[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3): 70-75. |
[2] |
姜雪, 杨欢, 张培红. 基于蚁群算法的商业步行街应急疏散决策优化*[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10): 144-151. |
[3] |
仲晨华,朱小俊,柳凯,杨志青. 空气喷射流之涡旋拟序性在隔烟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 23(5): 33-. |
[4] |
白华,吴越. 城市老城区消防站布局优化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20(8): 81-. |
[5] |
魏东,梁强. 消防水幕衰减火灾辐射热的理论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18(10): 75-. |
[6] |
葛晓霞,董希琳,郭其云,唐凯. 大型石油储罐消防设计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18(9): 79-. |
[7] |
李增华,吴梅,王德明,周世宁. 预防煤炭自燃的注砂技术实验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 15(8): 48-. |
[8] |
梅秀娟,兰彬,张泽江,朱华卫. 浅论建筑消防安全性能化评估技术[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 15(8): 51-. |
[9] |
李兆文,何嘉鹏,陈忠信,季俊贤,唐晓亮. 地铁站火灾烟气三维动态场模拟[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 15(7): 52-. |
[10] |
周长春,陈勇刚.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城市火灾事故的预测方法[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 15(5): 21-. |
[11] |
梁运涛,罗海珠,高成梁. 煤吸附氧的过程特性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 15(1): 71-. |
[12] |
傅智敏,黄金印,屈震. 消防工程教育与课程体系探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 14(12): 49-. |
[13] |
吴越. 城市传统居住街区的火灾事故致因与对策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 14(11): 73-. |
[14] |
张鹏,朱昌明. 高层建筑危急情况下的电梯疏散系统[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 14(8): 75-. |
[15] |
罗一新,谢卫君. 关于地下铁道火灾防治措施的思考[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 14(7):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