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2024, Vol. 34 ›› Issue (8): 1-10.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4.08.0226
• 安全科学理论与安全系统科学 • 下一篇
收稿日期:
2024-02-16
修回日期:
2024-05-20
出版日期:
2024-08-28
作者简介:
![]() |
牛莉霞 (1983—),女,山西吕梁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组织行为管理与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E-mail:327334231@qq.com。 |
李肖萌 (1996—),女,河北秦皇岛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安全管理与安全心理学。E-mail:183475870@qq.com。
基金资助:
NIU Lixia(), LI Xiaomeng(
), WANG Hongmei
Received:
2024-02-16
Revised:
2024-05-20
Published:
2024-08-28
摘要:
为探究安全事故的负面性与普遍性,首先,依据安全科学的负系统学逆向思维范式,结合系统科学的生态系统理论,确定智能系统开放包容性、交互耦合性、动态平衡性特性,明晰智能系统安全分析逻辑理路;然后,从负系统学视角切入,确定安全事故危险源,阐述安全事故产生机制,引入内聚耦合概念,提出s型框架模型,用于分析智能系统子系统稳定性,探究其底层技术支持;最后,利用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分解者概念,分析智能系统信息流动全过程动态平衡,共同形塑负系统学视域下智能系统安全分析体系。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负系统学视域下智能系统安全分析框架体系,能够有效分析智能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及信息流动全过程的动态平衡,确保智能系统安全分析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
牛莉霞, 李肖萌, 王洪妹. 5G时代负系统学视域下智能系统安全分析体系构建[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8): 1-10.
NIU Lixia, LI Xiaomeng, WANG Hongmei.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system security analysis system under view of negative systematics in 5G era[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24, 34(8): 1-10.
[1] |
冯亚娟, 邢仲超. 安全激励对安全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知识共享和安全氛围的作用[J]. 软科学, 2022, 36(4): 110-117.
|
|
|
[2] |
王慧军, 安亮, 高宇龙, 等.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融合ISRS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增1):68-72.
|
doi: 10.16265/j.cnki.issn 1003-3033.2021.S1.013 |
|
[3] |
谢科范, 梁本部, 刘嘉, 等. 安全4.0时代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3, 33(3): 19-26.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3.03.1781 |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3.03.1781 |
|
[4] |
|
[5] |
吴超. 安全科学学的初步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7(11): 5-15.
|
|
|
[6] |
张会平, 赵溱, 马太平, 等. 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的两种模式与生态系统构建[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3, 13(6):29-42.
|
|
|
[7] |
尹佳音. 美、日、印构建信息安全体系的思路与借鉴[J]. 宏观经济管理, 2021(4):84-90.
|
[8] |
牛莉霞, 李肖萌. 5G时代智慧矿山安全管理新模式[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6):29-36.
doi: 10.16265/j.cnki.issn 1003-3033.2021.06.004 |
doi: 10.16265/j.cnki.issn 1003-3033.2021.06.004 |
|
[9] |
褚健. 工业互联网时代工厂安全生产的思考与实践[J]. 科技导报, 2019, 37(12):92-96.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9.12.016 |
|
|
[10] |
房明, 张毅, 谭玥. 多因素耦合失效模式下地铁施工安全系统与管理模型[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5):82-90.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4.05.1093 |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4.05.1093 |
|
[11] |
张充, 张伟, 李泽亚, 等. 基于SI-SB系统安全模型的多层级边缘智能管控模式[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1):17-26.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4.01.0405 |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4.01.0405 |
|
[12] |
张伟, 廖阳新, 蒋灵, 等. 基于物联网的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2):55-62.
doi: 10.16265/j.cnki.issn 1003-3033.2021.02.008 |
doi: 10.16265/j.cnki.issn 1003-3033.2021.02.008 |
|
[13] |
孙殿阁.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民用机场安全管理系统构建[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3, 33(S1):222-227.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3.S1.0257 |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3.S1.0257 |
|
[14] |
杨帅. 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比较、启示与应对策略[J]. 当代财经, 2015(8): 99-107.
|
[15] |
化柏林, 郑彦宁. 情报转化理论(下):从信息到情报的转化[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2, 35(4): 7-10.
|
|
|
[16] |
化柏林, 郑彦宁. 情报转化理论(上):从数据到信息的转化[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2, 35(3): 1-4.
|
|
|
[17] |
吴超. 负系统学的创建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3, 33(3):1-10.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3.03.0738 |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3.03.0738 |
|
[18] |
黄浪, 吴超, 王秉. 安全系学学科理论体系构建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8, 28(5): 30-36.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05.006 |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05.006 |
|
[19] |
吴超. 一组表达安全创新的新概念及其关联问题[J]. 安全, 2020, 41(2):65-72.
|
|
|
[20] |
|
[21] |
张夏恒, 肖林. 元宇宙跨境电商信息生态系统:模型构建与治理思路[J]. 电子政务, 2023(3):85-94.
|
[22] |
李炳军, 曹斌, 周方. 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绿色技术创新与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J]. 统计与决策, 2023, 39(16):48-53.
|
|
|
[23] |
|
[24] |
黄浪, 吴超, 马剑. 安全信息流视域下的事故致因模型构建[J]. 管理评论, 2020, 32(4):274-285.
|
|
|
[25] |
雷长群. 安全生产领域基本概念辨析及双重预防机制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7, 13(2):17-21.
|
|
|
[26] |
傅贵, 吴亚丽, 章仕杰, 等. 危险源的实质内容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11):1-5.
doi: 10.16265/j.cnki.issn 1003-3033.2020.11.001 |
doi: 10.16265/j.cnki.issn 1003-3033.2020.11.001 |
|
[27] |
doi: 10.1126/science.1171990 pmid: 19628859 |
[28] |
杜英, 李睆玲, 张爱宁. 内聚耦合视角下的产学研合作研究:以甘肃重大科技专项为例[J]. 中国科技论坛, 2016(4):43-48.
|
|
|
[29] |
于兴尚, 刘月, 谭洪, 等. 数智驱动下智慧图书馆的场景应用与模型体系建构[J]. 图书与情报, 2023(2):95-102.
|
|
|
[30] |
陈美华, 仝鹏, 李静, 等. 数智化时代下情报赋能智慧应急的场景化应用研究:以元宇宙的应用开发为例[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4, 47(2):132-138,123.
|
|
|
[31] |
吴超. 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构建及其启示[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7, 13(3):5-11.
|
|
|
[32] |
李思贤, 吴超, 王秉. 多级安全信息不对称所致事故模式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7, 27(7): 18-23.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7.07.004 |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7.07.004 |
|
[33] |
牛莉霞, 李肖萌. 5G时代面向情报需求的智慧矿山应急管理新模式研究[J]. 灾害学, 2024, 39(3): 228-234.
|
|
[1] | 吴超. 负系统学的创建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3, 33(3): 1-10. |
[2] | 孙树立, 韩旭东, 陈璞. 建筑结构安全分析方法与评估技术综述[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2, 32(9): 37-48. |
[3] | 余敬芝, 燕飞, 牛儒. 基于Petri网的形式化安全分析方法*[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9, 29(S2): 138-143. |
[4] | 姜林林,左忠义. 基于ISM方法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 23(6): 172-. |
[5] | 李丽民,张国祥,肖尚,蒋建清. 基于潜在滑移线理论的地基承载力安全分析方法[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 23(3): 39-. |
[6] | 宋贤生,陈驰,刘英学. 概率火灾安全分析方法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 22(1): 39-. |
[7] | 张力.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对安全科学的启示[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 21(4): 3-. |
[8] | 朱茵,张宇翔,隋晓庆,王鹤飞,王军利. 道路交通安全状况预测及管理规划方案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 21(3): 139-. |
[9] | 方来华,吴宗之,刘骥,关磊,康荣学. 油气集输站安全监控预警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18(2): 111-. |
[10] | 朱方,汪佩兰. 隔爆型电机在火炸药危险场所应用的安全性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18(12): 96-. |
[11] | 赵宏展,徐向东,于广涛. 企业生产系统危险源的结构、特征及其辨识[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18(10): 153-. |
[12] | 巫志鹏. 钢铁企业事故多发深层次原因的探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7(8): 126-. |
[13] | 白雁,袁昊. 城市轨道交通钢轨伤损的评价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16(3): 124-. |
[14] | 赵怀琼,王明贤. 旅游安全风险系统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16(1): 17-. |
[15] | 王玉芬,胡筱敏. 黄河万家寨断面水质安全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16(1): 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