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官方网站
分享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ISSN 1003-3033 CN 11-2865/X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栏目介绍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规范
期刊征订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2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3-20
上一期
下一期
信息动态
2010, 20(3): .
摘要
(
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灾害视角下基于隐患因素的生态安全演变机理与系统动力学特征
王耕,刘晓青,龚丽妍,贺睿
2010, 20(3): 3.
摘要
(
2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灾害学"视角认识和理解生态安全,针对隐患因素对安全状态的影响,探讨了生态安全演变的隐患触发传递与响应控制机理,并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论述生态安全是反馈的动力系统和非线性的动态系统特征.研究表明,生态安全因素分析必须包含隐患因素分析;安全评价要素范围必须扩展.生态安全系统由隐患触发传递系统和响应控制管理系统组成,且两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是隐患因素不断触发、传递、响应和控制的复合高阶演变过程,具有非线性灾变性、自组织及被组织性和有序与无序的动态性.
安全人体学
机动车绿灯倒计时对交叉口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
钱红波,韩皓
2010, 20(3): 9.
摘要
(
1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测等方法对机动车绿灯倒计时对我国驾驶员的心理及驾驶行为进行调查,解析机动车绿灯倒计时信号对驾驶员心理与驾驶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机动车绿灯倒计时既不利于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又降低了通行效率,因此得出应谨慎使用机动车绿灯倒计时的结论.同时建议采取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黄灯的含义进行修改,并在闯红灯抓拍系统中增设闯黄灯超速自动抓拍功能,以减少信号过渡期间超速抢灯现象的发生,保障交叉口的交通安全.
安全系统学
事故风险控制中的组织管理措施研究
孙爱军,刘茂
2010, 20(3): 14.
摘要
(
1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阐述事故风险控制中组织管理措施的内涵与作用机制,并分析实践中由组织管理措施缺失而导致的典型事故案例.指出组织管理措施有助于提升个体的行为安全水平、加强工程技术措施的有效性,以及促进企业安全目标的实现,进而达到降低企业事故风险的目的.在实践中,应将组织管理措施与工程技术措施、行为安全措施紧密结合,相互补充,共同实现控制事故风险的目的.
基于BN的FTA在通用航空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王永刚,孙瑶
2010, 20(3): 19.
摘要
(
1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事故树分析法(FTA)在风险评价中的局限性,采用以事故树为基础建立的贝叶斯网络(BN)风险模型,对通用航空中的两机空中相撞事故进行分析和推理,对事故模型进行改进和修正时,注重基事件的多态性和事件间的逻辑合理性.根据贝叶斯推理得出的数据,找到了事故的主要致因.结果表明,基于BN的FTA既能向前预测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又能向后诊断基本事件的后验概率,可以更好地对通用航空风险进行评价.
独头巷道受限贴附射流特征参数对流场的影响研究
昝军,刘祖德,赵云胜
2010, 20(3): 24.
摘要
(
1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独头巷道受限贴附射流规律,基于独头巷道受限贴附射流特征参数计算,分析风筒出口直径与流场的关系、风筒出口风速与射流轴心速度变化的关系等,得出独头巷道受限贴附射流特征参数对流场有影响较大,各项特征参数与流场关系的研究使得对独头巷道的通风环境监控更加有利.从而达到改善此类工况的作业环境并提高此类工况的安全系数.
化工园区企业危险量计算模型研究
汪卫国,李传贵,程慧敏,巫殷文
2010, 20(3): 29.
摘要
(
1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化工园区的危险量并探讨其含义.选择基础危险量计算模型及安全评估指标,建立化工园区企业基础危险量计算模型.通过对影响化工园区企业安全的因素进行筛选,建立企业危险量影响因素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改进G1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和隶属度,对化工园区企业基础危险量模型进行改进,提出化工园区企业危险量和园区总体危险量的计算模型.实现了化工园区危险程度的量化,进而辅助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和安全规划.
一种基于Logistic回归的全损飞行事故分析与预测
于洪霞,季建华,李兴
2010, 20(3): 34.
摘要
(
1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全损飞行事故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然后利用飞行事故案例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对样本数据过离散、空单元、多元共线性和特异值、特殊影响案例的诊断,以及对模型的拟合程度和预测效果的检验,表明所构建的模型比较符合现实情况,而且具有较好的拟合程度和预测效果.模型指出航班类型和机龄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国内航班比国际航班的全损概率要高;机龄越老,全损概率越高.
地铁车站人员安全疏散仿真理论分析与应用
徐滢,叶永峰,蒋燕锋,胡群芳
2010, 20(3): 39.
摘要
(
1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铁车站的紧急疏散对保障地铁运营安全应对突发事件至关重要.在对比分析人群疏散行为仿真的理论与方法后,针对上海市某地铁车站设计要求,采用疏散模拟软件,考虑在不同灾害场景对该车站的人员疏散问题进行仿真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车站内疏散人群的具体位置对疏散时间和出口的利用率影响较大;人群疏散过程中,是否采取工作人员的合理引导及指示等人工干预方法对人群疏散路线的选择、节省疏散时间、保障逃生安全等十分重要.
地质动力区划预测煤与瓦斯突出
兰天伟,苏广福,韩军,宋卫华
2010, 20(3): 46.
摘要
(
1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确定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突出危险区域,威胁区域和安全区域,提出基于地质动力区划的多因素模式识别概率预测方法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的新思路.以鸡西滴道矿立井为研究对象,利用地质动力区划方法确定不同尺度和级别构造运动的特征,建立板块构造学说与矿井工程实际的联系,将对矿井煤与瓦斯突出产生影响的因素为参数,采用多因素模式识别概率预测方法划分研究区域内的危险区域.研究表明该方法对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推广.
安全工程技术科学
纵向通风隧道内火灾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
徐志胜,李冬,姜学鹏,赵红莉,李洪
2010, 20(3): 51.
摘要
(
1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狮子洋水下特长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CFD数值模拟软件FDS 4.01,建立隧道实体物理模型,进行火灾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列车火灾热释放功率为15MW、不同坡度、不同纵向通风风速下,该类隧道内拱顶附近和2m高处温度场的纵向分布规律,以及各工况下拱顶的最高温度,并分析其对隧道结构防火和人员疏散救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隧道坡度的增大,在同一通风速率下的烟气回流长度逐渐减小,但随着风速的加大,坡度对烟气回流的影响逐渐减弱;随着通风风速的增大,火区附近的温度下降,而沿程温度上升,纵向通风速率越大,拱顶温度越低.
基于情景的建筑火灾风险分析方法及CFAST软件应用
段彦炜,黄崇福,赵思健
2010, 20(3): 57.
摘要
(
1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基于情景的建筑火灾风险分析方法,它通过3个步骤即起火分析、确定未来情景集和确定风险分析结果来计算建筑物火灾风险大小.从一个建筑单体出发,通过过程模拟的手段得到其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景",计算各"情景"中的指标,通过综合分析得到风险分析的结果.并通过算例说明了基于情景的火灾风险分析方法的实现过程.最后通过分析北京市近几年的火灾历史数据、设定影响火灾发展的各种因素和CFAST软件模拟的手段,得到建筑火灾年期望损失率作为风险的度量值.
点火延迟时间对粉尘最大爆炸压力测定影响的研究
袁旌杰,伍毅,陈瑜,吉华,黄卫星
2010, 20(3): 65.
摘要
(
2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粉尘云形成时颗粒分散及沉降的时间效应,指出目前国际通行的球型爆炸装置采用固定点火延迟时间测定粉尘最大爆炸压力的方法具有不确定性,并以煤粉为介质在20L标准爆炸球装置上进行系列爆炸实验,研究装置点火延迟时间对粉尘爆炸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点火延迟时间对粉尘爆炸压力测定有十分显著的影响,不同粒径粉尘的最大爆炸压力有不同点火延迟时间,目前仅以气相湍流度所确定的固定点火延迟时间下,所测粉尘最大爆炸压力可能严重偏离实际.
桥梁建设的安全重心——架桥机安全运行探讨
刘爱国
2010, 20(3): 70.
摘要
(
1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铁路、公路桥梁建设中使用的关键设备--架桥机事故及安全隐患进行统计、总结,结合架桥机的结构特点、现场环境、使用状况进行安全使用管理分析.阐明对结构复杂、作业环境差、操作繁琐的机电液一体化的大型设备--架桥机现场操作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各操作步骤中对安全状况的检查确认;在架桥机安全使用条件、操作人员、安全检查、安全试验等方面提出要求,对架桥机吊梁、过孔、变跨、收尾、维护保养等作业过程的安全操作进行规范,指出对架桥机现场施工科学安全监督管理的内容,全面、系统地完善架桥机安全使用管理体系.
PSA中人因失误模型化研究
戴立操,张力,李鹏程
2010, 20(3): 76.
摘要
(
1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要研究PSA模型如何考虑人因失误的影响,系统地提出如何在电厂系统模型中建立相对应的人因失误分析模型.利用事件树把系统故障和人因失误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如何最大可能地真实描述事故后的操纵员行为,确定重要人因事件发展序列以及根据系统响应确定合理可分析的人因题头,建立完整的人因失误模型化的体系,并以实例说明具体分析过程.此项研究能够较好地描述硬件可靠性和人因可靠性之间的关联关系,降低HRA出力并满足PSA对于事故后人员行为的概率分析需求.
采空区渗透率分布对流场的影响
高建良,王海生
2010, 20(3): 81.
摘要
(
1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设定采空区渗透率为均匀分布、分段均匀分布和连续性分布,分别模拟这3种情况的采空区漏风流场.当渗透率均匀分布时漏风量小,自燃带靠近工作面.渗透率分段均匀分布时,速度在分区界面上产生跳跃.采空区渗透率连续分布条件下的漏风分布与假设分段均匀分布和均匀分布条件下的漏风量、漏风风速分布和自燃三带的位置和宽度有很大差别.结果表明,只有采用更能如实反映采空区岩石冒落和压实规律的渗透率分布,得到的采空区的风流流动规律才更符合实际.
低温制高纯氮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及安全对策
王瑾
2010, 20(3): 86.
摘要
(
1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低温冷冻制取高纯度(≥99.999%)氮气和液氮的生产工艺及装置,对其生产过程中存在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类,并作出危险和有害程度评价;明确物料泄漏、设备缺陷、人为因素等事故致因,特别对氮窒息事故进行案例剖析.同时,应用目的树分析方法,从工艺技术和安全管理角度,提出消除或减少生产性危险及职业性危害的安全对策和措施.结果表明:在低温制高纯氮生产过程中,采取技术上和管理上的安全对策与措施,能有效预防火灾、爆炸、氮中毒等事故发生,避免低温冻伤等职业危害,从而防患于未然.
机组资源管理与飞行不安全行为关系的研究
陈俊,杨家忠,李倩,聂小飞
2010, 20(3): 92.
摘要
(
1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89起机组为主要原因的运输飞行事故征候进行分析,以卡方分析探讨CRM失效与飞行机组的不安全行为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即飞行机组沟通不当、情景意识削弱或丧失、不当决策与决策差错之间,机组沟通不当与违规之间显著关联;而且,这几方面的CRM失效正确预测对应飞行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介于9.4%~43.8%之间,达到显著水平.研究以定量化的方式揭示出机组资源管理技能与飞行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内部关系模式.也就是说,机组沟通不当、情景意识下降或丧失、决策过程不当与其决策错误显著关联,沟通不当与机组违规显著关联.研究结果对于CRM训练设计与制订飞行不安全行为干预策略具有应用价值.
基于分岔理论的人-机-环煤矿安全系统的混沌调控
姚有利
2010, 20(3): 97.
摘要
(
1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分岔理论对人一机一环安全系统中的事故发生机制进行深层次研究;事故的演变过程具有典型的混沌特性,在煤矿安全生产这个大系统中,由于管理的缺陷,会导致人因的不安全频率的振荡和物(包括环境)因的不安全频率的振荡,互相作用,反复迭代.这些不安全频率在一定的时空上产生耦合现象,系统就会出现混沌,即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由此建立基于分岔理论的事故控制模型,并提出控制事故的新理念.安全工作就是要使系统的控制嫡保持负值,确保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方面发展,实现本质安全化.
紧急救援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研究
赵光海,肖殿良
2010, 20(3): 102.
摘要
(
1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人机工效学的原理,分析高速公路紧急救援系统的结构组成和特点,从事件检测、救援方案及设备管理3个方面建立紧急救援系统可靠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理论分析和专家咨询,确定各影响因素的重要度,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紧急救援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价.采用该方法对陕西省某高速公路紧急救援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价,得到综合评价值为77.96,与实际状况相符,表明该方法可行.
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钻井井漏事故危险评价研究
袁智,汪海阁,王海强,余果,刘超
2010, 20(3): 107.
摘要
(
3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建立井漏事故模型,将井漏事故危险源分为地质条件不佳、井底压力过大、井漏诱因和应急失效4类,提出基于事故树方法的钻井井漏危险性专项评价方法.以东安1井为例,对东安1井井漏事故的风险源进行分析,找出导致井漏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的分析可知对井漏事故影响最大的是地质情况因素.对井漏事故的预防提出建议:井眼轨迹设计时应重点考虑地层的地质条件;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规章操作,并建立良好的应急救援机制.
安全社会工程
中小企业安全生产"供求"与政府管制
梅强,刘素霞
2010, 20(3): 113.
摘要
(
3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安全生产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的视角,分析中小企业供给与需求状况,得出目前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处于"供给低、需求低"的非正常状态,说明劳动力市场对安全供求的调节已经失灵;通过对安全管制下中小企业日常安全管理行动的调研,结合相关研究成果,说明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制存在"管制失灵";对安全生产管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以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为前提,以加强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库建设为基础,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安全生产三大机制为手段将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引入良性发展轨道.
基于流程思想的矿工安全行为习惯塑造研究
李乃文,马跃
2010, 20(3): 120.
摘要
(
1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矿工不安全行为问题,在分析不安全行为控制难点的基础上,结合安全行为理论,提出通过安全行为习惯塑造来控制矿工的不安全行为,并对塑造矿工安全行为习惯的5个阶段--文本化、流程再造、制度化、物化、习惯化分别进行阐述.研究表明:塑造安全行为习惯不仅需要灌输安全理念,还应对不合理的作业流程、制度重新设计,其最终落脚点是使矿工形成自主的安全行为习惯.只有落实到行为习惯的控制措施才能对不安全行为产生自发的控制作用.
煤矿企业员工行为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及安全文化构建
刘文俊,周志强,李石新
2010, 20(3): 125.
摘要
(
1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员工行为视角探讨煤矿企业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提出不规范的个体行为、领导行为和群体行为导致了安全事故的频发.实证分析表明:员工行为是影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影响程度约占11.2% ;煤矿企业员工行为主要是通过安全文化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煤矿企业应当通过安全文化构建纠正员工不规范行为,即构建一种基于员工行为能力的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提高组织员工队伍的行为能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段淼,王起全,严琳
2010, 20(3): 131.
摘要
(
1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解读OHSMS标准相关术语,分析OHSMS运行中对危险源的管控机制与常规安全管理强调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关系.基于企业现有风险评价方法的缺陷建议,宜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手段,提出针对不同风险性质的危险源策划控制措施应依据的原则和思路.从运行控制、绩效监控机制等方面分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企业常规安全生产管理活动的对应关系.在OHSMS运行中应强调对危险源的管控,合理策划控制措施,通过实施管理方案和引入绩效监控机制实现持续改进.
地铁工程建设中安全气候测度工具研究
蔡园,邓小鹏,吴伟巍,李启明
2010, 20(3): 135.
摘要
(
1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现有安全维度研究进行总结,结合中国项目安全管理特征以及地铁工程特征,在专家调查及一轮补充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对地铁工程建设安全气候的维度进行筛选,获得可以对安全效果进行预测的安全气候的维度.结合各个维度在安全气候问卷调查中的调研要素,概括中国地铁工程建设安全气候主要调查指标.研究确定的安全气候主要因子可以为地铁工程建设中安全气候问卷调查提供基础,并通过对安全效果的有效预测指导安全管理决策.
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邹白茹,李润求,施式亮,李聪
2010, 20(3): 140.
摘要
(
1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安全科技人员利用文献的特点和安全工程学科文献的发展规律,根据文献计量学分析理论与方法,对1995-2009年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研究文献的发文量、文献著者、核心作者群、核心期刊群、引文文献、被引用情况和基金项目资助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研究的发文量较少但整体呈上升态势;文献著者的合作度为2.5,合著率76.1%,文献的合作度和合著率较低,研究深度和广度需进一步加强,同时需加强多单位联合研究;高校研究者是该领域的主力军,其发文量占92.5%,但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期刊,北京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区域;期刊文献是主要的引文类型(73.5%),引文语种主要是中文文献(97.3%),篇均引文文献4.9篇,普赖斯指数较高(73.3%);文献的被引用频次整体较低(2.2);2005年以来文献的基金项目资助率为30.2%,基金项目资助率和资助项目级别均呈上升趋势.
部门安全工程理论
低碳农业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研究
李启平
2010, 20(3): 145.
摘要
(
1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我国现代农业、农产品生产及安全的现状,深入分析高碳农业对农产品安全的危害,阐述低碳农业与农产品安全的关系,探讨低碳农业对农产品安全的保障机理,探索发展低碳农业、保障农产品安全实现的途径.通过对英国、美国以及国内有机农业实践的研究,指出保障农产品安全的关键因素是将农业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结合起来,减少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要素投入,提高农业系统生产力.该研究成果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降低农产品的安全隐患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价值.
模糊集重心理论在隧道瓦斯突出评价中的应用
尹利平,詹海光
2010, 20(3): 151.
摘要
(
1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隧道瓦斯突出评价为研究对象.选取地质构造、煤层厚度、隧道埋深、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瓦斯放散初速度和煤的坚固性系数作为指标,建立隧道瓦斯突出评价标准;用关联函数确定指标权重;结合模糊集重心理论与最短距离识别准则,构建属性识别模型,对隧道瓦斯突出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可拓评价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研究表明,基于模糊集重心理论的属性识别模型用于隧道瓦斯突出评价是可行的,为隧道瓦斯突出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公共安全
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研究
徐东超,罗云,卢成,胡延年,李清钜,杨景武
2010, 20(3): 156.
摘要
(
1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合石油井下历史事故资料和井下高危作业风险辨识资料,依据SMART原则,从企业应用角度,建立井喷风险预警分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包括固有风险频率、事故严重度、监控与监测措施3方面;对各指标给出相应的权重和分值,并在风险原理的基础上设计风险评价分级数学模型,建立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标准.根据分级模型得到的风险分级结果可以对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控制,避免井喷事故的发生.
非常规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实现
康青春,郑儒欣
2010, 20(3): 161.
摘要
(
1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研究非常规突发事件以及现场救援指挥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应急救援现场指挥业务需求,运用基于XML的Web Service模型,实现跨地区、跨平台信息共享;综合运用卫星通信、3G网络、WebGIS等技术实现突发事件现场与外界远程通信;运用松散耦合、多层设计、分布式等设计理念,集成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形成便携式指挥平台.该平台可实现图文信息和视频信息远程传输、现场信息快速记录、指挥命令远程传输、跨平台地理信息搜索与显示、气象信息显示、预案查询和知识库查询等7种功能.
应对城市重大安全事件的应急资源联动研究
葛春景,王霞,关贤军
2010, 20(3): 166.
摘要
(
1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应对重大安全事件应急资源联动进行界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应急资源联动的实现方式,即城市内的"基于Multi-Agent系统城市应急资源联动网络方式"以及城际间的"基于Multi-Hub的都市圈应急资源联动网络方式";同时探讨实现应急资源联动的基础保障,并提出应对城市重大安全事件的应急资源联动机制;通过良好的机制保障,实现应急资源的联动,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政府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创造安全稳定的城市环境.
基于复杂系统的民族地区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云健,刘勇奎,王德高,何丽君
2010, 20(3): 172.
摘要
(
1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民族地区非常规突发事件属罕见非常规突发事件,是典型的复杂系统.传统的应急管理模式不能适应这类具有非线性复杂系统特征的罕见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需求.因此,应该将民族地区的各类民族因素和社会特征作为民族地区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的基础变量,并进行复杂性分析,进而构建民族地区非常规突发事件演化规律的可视化仿真模型,然后在Pems平行应急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对该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评估、反馈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