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彭亚雄, 周子霈, 姚颖康, 刘运思, 左清军. 爆破作用下层状围岩隧道突变失稳判据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1): 171-178. |
[2] |
晋良海, 刘硕, 殷双萍, 邵波, 陈述, 彭爽. 商业综合体导向标志空间秩序标定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12): 121-128. |
[3] |
李春荟, 王明年, 郭晓晗, 刘轲瑞, 于丽. 洞外无疏散条件的紧急救援站结构型式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9): 184-190. |
[4] |
李京生, 赵林, 王阳, 孟亮. CRES的危害因素识别方法:以EETD为例[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9, 29(1): 106-111. |
[5] |
王芳, 郑凯. 新疆管段内高铁车站安检查危改进对策*[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8, 28(S2): 119-123. |
[6] |
黄文成, 帅斌, 孙妍, 李美霖, 庞璐. 熵-TOPSIS-耦合协调法评价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风险[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8, 28(2): 134-138. |
[7] |
王旭东, 钟鸣, 刘少博. 基于微观模拟的多层地铁站疏散效率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7, 27(9): 51-56. |
[8] |
朱江洪, 李国芳, 王睿, 李延来. 地铁列车非正常停车FMEA风险评估[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7, 27(2): 145-150. |
[9] |
王艳辉,晋君,李曼. 基于三角模糊因果图的城市轨道交通火灾事故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 23(11): 22-. |
[10] |
王思华,赵琼,马军党,车玉龙. 接触网系统可靠性的马尔科夫建模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 23(9): 39-. |
[11] |
项琴,李远富,周攀. 山区高速铁路桥梁疏散通道的建设模式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 23(5): 101-. |
[12] |
黄丽蒂,刘德明,郝进锋,张天宇. 基于人体安全的栏杆设计荷载试验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 23(3): 22-. |
[13] |
张亚东,郭进,戴贤春,白广争.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风险发生频率的分析模型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 22(9): 37-. |
[14] |
李望,倪少权,吕红霞. 不同运行规则下区间列车运行安全性及效率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 22(6): 150-. |
[15] |
姚小林,陈俊敏,叶海斌,林孙滔. 《地铁设计规范》中自动扶梯和人行楼梯通行能力折减系数的探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20(9): 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