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15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05-09-20
    安全科技信息
    2005, 15(9):  . 
    摘要 ( 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灾害学
    积雪灾害防治中的积雪深度与风速的计算
    赵金顺,李立军,魏庆朝
    2005, 15(9):  3. 
    摘要 ( 2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防止积雪灾害的发生或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必须弄清积雪灾害特征,分析积雪的影响因素,研究积雪灾害的发生机理,理顺积雪灾害的类型,探讨积雪灾害发生的规模,以确保工程建设及人民生命安全.降水量是积雪灾害首要因素,是积雪灾害物质的来源;气温的高低是造成积雪的前提;风不仅对水汽和降雪有影响,而且对积雪有再分配的作用;降雪量直接影响积雪分布,地形、风向、风速(风力)、植被、坡向等对积雪分布也有一定影响.在分析研究灾害积雪的特征、类型、影响因素、发生机制、规模以及发生的规律等同时,探讨了最大积雪深度、最大风速的计算方法.通过定量计算,为研究积雪灾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安全系统学
    安全社区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施式亮,何利文
    2005, 15(9):  7. 
    摘要 ( 1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社区建设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一个热点课题,社区安全对实现公共安全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安全社区的概念和理论研究源自于安全管理,对社区安全理论的研究可以为安全社区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思路,还可以为社区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笔者简要论述国内外安全社区建设的发展状况,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安全社区的认可标准及其有关指标,并评价我国实现安全活动的两大创新理论,解释当代人的安全第一公理概念,在该基础上提出了安全社区建设的基本模式--"自组织"与"他组织"相结合的模式与安全文化教育模式,并根据区域灾害形成过程中的灾害分散与转移的概念化方式,提出构建安全社区防灾减灾的运行机制及建议与对策.
    危险废物管理系统的优化
    黄本生,刘清才,汤小文,薛屺,杨眉,李晓红
    2005, 15(9):  13. 
    摘要 ( 1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危险废物管理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处理和处置设施的选择、危险废物的分配、废物残渣从产生地运往处理处置点运输路线的选择等.在考虑了不同危险废物的不同特征、不同废物间的相容性、废物与处理技术的相容性、废物处置设施产生的废物残渣和选址问题等,基于多目标整数规划方法,提出了危险废物管理系统的优化模型.其中,经济目标包括运输费用、处理与处置成本、处理废物经济效益,环境目标包括处理设施总的环境影响、运输过程的环境影响,并从经济和环境影响方面,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了费用和环境影响相关目标的复合效用函数.所提出的危险废物管理系统优化模型对我国区域性危险废物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大规模客流条件下铁路车站旅客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
    何宇强,毛保华,宋丽莉
    2005, 15(9):  17. 
    摘要 ( 1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规模客流对我国各大城市铁路车站旅客的安全潜伏着极大的隐患,车站旅客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分析在大规模客流条件下,车站旅客可能发生的主要安全问题,包括拥挤踩踏、灾害、公共卫生、犯罪、自身发病等意外事件;提出建立旅客安全保障体系的层次结构,研究了旅客安全保障体系的流程;从车站客流组织和管理角度、车站设计角度、服务设施角度等方面来研究大规模客流条件下车站安全保障工作中应采取的措施.保障旅客安全是车站工作的重点,必须通过科学的手段,从各方面综合、严密地进行管理和组织,才能实现铁路车站的安全运营.
    安全心理学
    基于行为科学的组织安全管理方案模型
    傅贵,陆柏,陈秀珍
    2005, 15(9):  21. 
    摘要 ( 2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社会组织的安全管理工作方法的集合可以看做是该组织的安全管理方案,根据文化导向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决定个人行为的行为科学基本原理,该安全管理方案可以结构化为由安全文化、组织结构和安全方法3个基本模块组成的模型.其工作原理,即安全管理原理,是该模型运行产生组织内员工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习惯等中间结果和组织员工的安全行为、安全设施的安全状态以及组织安全业绩等最终结果.组织安全管理方案模型的优劣可以用诊断方法量化诊断,其运行结果也可以用个人行为纠正方法进行补充改善.组织安全管理方案模型内的内容组成了安全科学技术学科的主体内容,也是本学科学历教育方案形成、发展的依据.
    安全模拟与安全仿真学
    采空区开区注氮灭火温度场冷却过程的数值模拟
    李宗翔,题正义,纪奕君
    2005, 15(9):  28. 
    摘要 ( 1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开区注氮条件下,采空区遗煤自燃被抑制和熄灭作用复杂力学过程(原理),由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连续性方程、气体弥散方程和综合传热方程的联立,建立了注氮采空区煤自燃的非定常数值模型.结合实例,用迎风格式有限元方法求解.计算在不同情况下采空区自燃高温点熄灭过程,以图形方式给出了采空区的漏风流态、氮气流态,描绘灭火降温过程中,采空区氧、CO和温度分布的动态变化过程.提出了对自燃早期火灾施行开区注氮灭火的方法和适用的判定准则.理论计算得到开区注氮灭火分为两个阶段过程,即原火源熄灭和新自燃氧化区形成并自燃.指出实施开区注氮灭火应准确把握注氮时机和防止新自燃氧化区形成的工作面开采推进时机;并配合降低漏风措施条件下进行注氮.
    基于特征源与环境特征的中国煤矿重大事故研究
    陈红,祁慧,谭慧
    2005, 15(9):  33. 
    摘要 ( 1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中国煤矿1980-2000年20年间发生的重大事故的分析显示,在中国煤矿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中,人因事故(含故意违章、管理失误、设计缺陷)所占比率高达97.67%以上,从而使人们对中国煤矿重大事故的致因有了新的认识.笔者从重大事故发生的特征源与环境特征角度,对中国煤矿重大事故及事故中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研究,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对遏止煤矿重大事故都极具价值,意义重大.
    安全管理学
    建立起面向市场、安全、可靠的电信运行维护体系
    施海莉,吕本富
    2005, 15(9):  39. 
    摘要 ( 1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网络质量已成为企业赢得市场和用户的最重要手段,而电信运行维护体系是电信公司提高网络质量和电信网络运行效益的基本保证.传统的电信运行维护体系的诸多弊病,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惟有改革创新才是生存和发展的出路.电信运行维护体系改革目标就是要消除原有的弊端,建立面向市场、以客户为中心、安全、可靠的运行维护体系.改革、创新应从体系的主要基本要素着手,包括组织结构、运作流程、考核机制、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理念、支撑系统等.变革后形成的新型维护体系为企业赢得了优势,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运营效率和利润收益.
    安全教育学
    关于我国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的相关问题
    于钦建
    2005, 15(9):  42. 
    摘要 ( 1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简要回顾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学位培养和高等教育发展以及申请设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目录的历程,介绍全国高等学校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来由及任务,说明了我国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已不局限于原来的"矿业工程",当前学科、专业设置的现状已不适应安全学科的发展,特别是安全学科、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并对申请设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目录的理由浅谈几点认识.
    消防工程
    试论火警等级设定与调度指挥
    祁祖兴,罗茂法
    2005, 15(9):  45. 
    摘要 ( 2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规范接处警调度指挥程序,确保灭火救援力量调度准确及时,笔者就火警等级设定在国家尚未定论的情况下,依据接处警的经验,以及按火警发生的类型、规模、时间给予了等级定义, 将火警分为1~5级,一级为最低级,五级为最高等级,等级设定旨在便于灭火救援的调度指挥.同时,结合苏州市多种形式消防队力量较强的状况,对1~5级火警的消防调度、组织指挥、等级汇报提出了符合较发达地区消防特点的调度指挥方案,使之在处警时有计划地调动就近的公安、专职等多种形式消防队,真正使多元化的消防力量能够共同参与、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灾情.
    基于灰局势决策的火灾形势评价方法
    林滢,吴秀敏,邹学富
    2005, 15(9):  49. 
    摘要 ( 1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简要介绍灰局势决策的基本原理.以灰局势决策的多目标方案选优思想为基础,运用灰局势决策中统一效果测度的计算方法,对火灾统计数字进行灰处理.通过对反映火灾形势的4项基本指数进行测度变换、测度运算等处理,将原先相对独立的统计数字统一到一个可以涵盖原有数据有效信息的单一测度之下,从而得到一个可以评价各参评时段之间相对火灾形势的综合指标,以此为依据实现了对火灾形势的综合评价.结合实例,具体说明基于灰局势决策的火灾形势评价方法的操作过程.
    爆炸安全工程
    含氧氢气钢瓶释放过程危险性分析及处置
    孟亦飞,张礼敬,陶刚
    2005, 15(9):  53. 
    摘要 ( 2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一起空气误充入氢气钢瓶而导致使用时发生多起爆炸的事故,详细分析了氢氧混合气钢瓶在释放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性,对释放过程中最可能存在的点火源即静电的产生机理及静电的放电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应用TNT当量法对可能发生的氢气钢瓶爆炸事故的破坏强度进行了估算.针对爆炸事故的高危险性,制定了以电机作为开阀动力的远距离放空方案,并提出了接地、洒水增湿等预防静电产生的有效措施,综合考虑冲击波超压伤害和人员操作的方便,确定了合理的安全操作距离,为防止爆炸产生的碎片对周围人员、建筑的伤害,在释放场所周围及人员操作场所设置了沙包墙作为防爆掩体.
    安全设备工程
    无机酸对硝酸铵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孙占辉,孙金华,陆守香,申世飞
    2005, 15(9):  57. 
    摘要 ( 1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硫酸、盐酸两种无机酸对含能材料硝酸铵热稳定性的影响,使用绝热加速量热仪ARC和微量量热仪C80,对纯硝酸铵及硝酸铵和硫酸、盐酸的混合物进行了热分析实验并研究各种样品在恒温以及升温条件下的吸、放热特性.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理论,确定了硝酸铵及其与无机酸的混合物发生放热分解反应的反应动力学参数和热力学参数.基于Semenov热爆炸模型,计算并比较了各样品标准包装的自加速分解反应温度.
    部门安全工程
    农用改性硝酸铵拒爆机理及工业化可行性研究
    赵东风,路帅,任建国,王文东
    2005, 15(9):  63. 
    摘要 ( 2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农用硝铵作改性处理,通过筛选和优化实验确定了改性硝酸铵配方.结果表明,当硝酸铵中添加3%的改性剂GXJ-1,10%的改性剂GXJ-2时,产品在1 mm铁皮管约束下的雷管感度试验条件下具有拒爆特性.改性硝酸铵总养分与普通硝酸铵相当,并且颗粒强度高,不易粉化、结块和吸潮,具有优良的肥料品质.同时还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对改性硝铵的拒爆机理作初步探讨.最终,建立了改性硝酸铵的脱水性能、流动性能、凝固性能、颗粒强度的评价方法,并进行了工业化可行性研究.
    生产噪声与振动控制
    晋普山煤矿通风系统阻力测定与分析
    程根银,朱锴,石建军,李楠,宋晓燕
    2005, 15(9):  67. 
    摘要 ( 1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矿井通风系统阻力测定是煤矿通风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阻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矿井的通风效果,笔者介绍了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常用的几种方法,分别评述了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并根据晋普山煤矿通风系统实际情况,选用基点法对其通风阻力进行了测定,全面、准确地掌握了全矿井通风阻力分布情况,为今后进行通风系统调整,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基础数据资料.同时依据测定结果,对晋普山煤矿通风系统进行了合理分析.
    风险评价与失效分析
    液化石油气瓶站气体泄漏爆炸危险性研究
    钱新明,刘振翼
    2005, 15(9):  73. 
    摘要 ( 1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某个城市居民区的液化气瓶站,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在液化气钢瓶发生泄漏后,液化石油气发生爆炸对瓶站和周围建筑的冲击波和温度的影响;分析冲击波对建筑可能造成的损坏情况;根据模拟分析结果,提出了改进液化气瓶站安全性的技术措施.笔者计算和分析的结果及提出的安全技术措施,为保障周围建筑和人员安全提供了技术依据.
    与土体部分脱离的埋置半圆形基础与SH波的动力相互作用
    于桂兰
    2005, 15(9):  78. 
    摘要 ( 1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波函数展开法结合奇异积分方程技术,研究了部分脱离的埋置半圆形基础与土体的出平面动力相互作用问题.把脱离区看做界面裂纹,将问题归结为一组奇异积分方程.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土体和基础中的位移场.利用动应力强度因子描述了粘接区的切应力强度,其结果显示:有缝隙界面基础与土体的动力相互作用呈现明显的低频共振特性.奇异积分方程技术的引入,使得笔者所用方法与已有方法相比更具一般性.研究结果对埋置结构的安全评估与寿命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煤矿运输安全性的灰熵综合评价
    杨玉中,吴立云,张强,景国勋
    2005, 15(9):  83. 
    摘要 ( 1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灰熵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即灰熵综合评价.灰熵是离散序列均衡程度的测度,灰色关联度是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之间接近程度的测度.该法将灰色关联度和均衡度合成为均衡接近度,并以此作为评价准则,从而避免了低层次多因素权重确定的主观性,使评价模型更加合理,评价结果更加客观.通过利用多层次灰熵综合评价模型,对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六矿运输系统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其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其他评价方法更加客观,结论更符合实际,同时指出了今后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安全文化的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方法
    陈金国,朱金福
    2005, 15(9):  88. 
    摘要 ( 1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安全文化的科学评价有助于准确预测安全走势,有助于安全生产的针对性管理和安全文化自身的建设,能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平衡计分卡是有效的绩效评价和战略管理工具,能够兼顾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财务目标与非财务目标、企业内部目标与外部目标、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团队目标之间的协调和平衡.通过对平衡计分卡维度的设定和指标的选择,建立安全文化的平衡计分卡评价模型,给出权数确定、指标分值确定、指标标准化、分值计算的方法.在煤矿应用后,能真实反映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运行情况,是一个综合的安全文化绩效考核和评价工具.
    基于灰色理论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
    牛会永
    2005, 15(9):  92. 
    摘要 ( 1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指标很多,因此,给评价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结合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的特点,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诸多指标进行选择,筛选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交通安全3项评价指标,并运用累积百分频率法确定了评价标准.在综合分析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灰色评价方法.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3项指标进行归纳和计算,从而判断各城市所属的灰类,更合理地评价各城市的交通安全状况.应用该方法,从宏观角度上对2001年国内五省市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进行了事后灰色综合评价,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工业灾害控制
    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监管与应急救援体系的研究
    虞汉华,虞谦
    2005, 15(9):  96. 
    摘要 ( 1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的现状,指出重大危险源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监管与应急救援体系包括的子系统,即:重大危险源的普查与辨识系统、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估系统、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系统、重大危险源事故的应急救援系统,并对其子系统的概念、构成和内容进行分析和阐述,提出了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监管与应急救援的思路、模式和对策.
    基于第三类危险源的风险管理计划研究
    孙斌
    2005, 15(9):  100. 
    摘要 ( 2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安全管理理论、组织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在对多家煤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第三类危险源是造成组织失误的根本原因,预防第三类危险源的根本方法是编制风险管理计划;实例分析了陈家山矿某巷道实施风险管理整个过程,通过风险管理计划实施与运用,检查危险源是否在可接受风险水平下得到控制.风险管理可以对危险源的风险状态持续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危险源的风险状态降级,以便消除危险源.根据风险管理计划进行煤矿安全组织风险预警,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煤矿安全管理组织活动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并预测、监控、纠正各种不安全行为.陈家山矿风险管理研究对预防组织失误有现实意义.
    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
    HPF(高通数字滤波器)的电网谐波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李凤祥,朱琼
    2005, 15(9):  104. 
    摘要 ( 1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有效地消除电力谐波污染、确保电网运行安全,必须采用有源电力滤波技术;为改善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性能,必须采取先进的谐波检测方法、高效的逆变技术.笔者在研究有源电力滤波技术的基础上,对有源电力滤波的关键技术即谐波检测与分离技术,进行了探讨和深入研究,给出了一种HPF(高通数字滤波器)的谐波检测与分离方法,进行了理论验算,利用MATLAB仿真结果对该检测技术进行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法比常用的LPF(低通数字滤波器Low Pass Digital Filter)的谐波检测分离方法具有更好的检测实时性;在电网电压有畸变时也能达到很高的检测精度;该检测技术应用于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后能大大改善滤波性能.
    厦门云顶隧道爆破监测与分析
    尹志政,张家生,阳生权
    2005, 15(9):  109. 
    摘要 ( 1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厦门市云顶隧道爆破振动的监测与分析,确定了爆破振动引起的地表质点振动速度峰值与比例药量之间的经验公式.得出了地表质点振动主振频率主要集中在低频段;当存在一定厚度的表土层时,主振频率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并不明显;总体上存在主振频率随距离的增加而往下降的态势;不同距离的振动速度主频呈现出不同的分布趋势,同时,不同距离的振动速度主频表现出分布范围的集中程度不同.笔者提出了沿垂直方向、水平径向和水平切向振动时不同距离地震波衰减规律的经验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