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媛媛, 袁玉林, 随力瑞. 基于KAP理论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5): 1-8. |
[2] |
王丽, 陈文涛, 关文玲, 孙爱军. 面向国家需求的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5): 9-16. |
[3] |
赵金龙, 贾晨曦, 崔华莹, 彭贤都. 安全工程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研究主题及课程设置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2): 8-14. |
[4] |
王斯彤, 龙雪城, 刘伟. 大安全大应急下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1): 10-16. |
[5] |
佟瑞鹏, 赵旭, 王露露, 郭子萌, 安宇. 高校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展望[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7): 1-8. |
[6] |
宋守信, 傅贵, 刘剑, 钱新明, 钮英建, 陈明利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安全类专业认证委员会). 安全工程专业认证双标衔接模式构建与实践探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5): 1-6. |
[7] |
樊运晓, 牛毅, 杜晓涛. 基于国际专业资格认证的安全管理类课程设置*[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5): 25-30. |
[8] |
郭东明, 赵莉. 能源行业特色高校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5): 31-35. |
[9] |
徐锋, 朱丽华, 沈斌, 王洪粱. 专业认证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5): 45-51. |
[10] |
王亮, 孙一伟, 王凯. 安全工程人才多维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5): 52-57. |
[11] |
刘音, 程卫民, 李威君, 刘震. 一流“学科+专业”下安全工程多元人才培养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5): 64-69. |
[12] |
许素睿, 梁梵洁, 谢振华, 胡广霞. 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一体化建设模式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5): 70-76. |
[13] |
栗婧, 王真, 解北京, 张志珍, 胡振启. 新工科背景下安全工程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5): 83-90. |
[14] |
陈娜, 李秀颖, 张兰, 荣彦. “六卓越一拔尖”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改进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5): 91-97. |
[15] |
徐超, 佟瑞鹏, 朱红青, 王凯. 成果导向教育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5): 113-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