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树磊, 孙兵, 陈稳干, 徐寅峰, 王俊峰, 郭春. 超高海拔隧道施工人员生理指标变化及劳动强度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4): 239-246. |
[2] |
康龙, 张斌, 张朝辉. 员工关爱中心对铁路乘务员抑郁的预防作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S1): 24-28. |
[3] |
聂兴信, 艾维茜, 马义洁, 孙昊. 深井矿工身心安全态势的热湿影响等级评定*[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12): 24-31. |
[4] |
聂兴信, 马义洁, 艾维茜, 孙昊. 矿工身心安全的多元联系数影响态势评估*[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10): 189-195. |
[5] |
唐范, 易灿南, 李开伟, 左华丽, 尹丽霞, 李婉琪. 速度及负荷对动态拉力作业肌肉疲劳影响建模*[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9): 191-196. |
[6] |
商艳, 朱守林, 戚春华. 草原公路长直线段最佳信息量阈值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6): 189-195. |
[7] |
游波, 刘剑锋, 施式亮, 刘何清, 鲁义, 张梦迪. 深井恶劣环境对安全人因指标影响的试验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12): 52-61. |
[8] |
涂志军, 耿世彬, 李永. 地下工程内人体对CO2浓度的生理响应试验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12): 173-179. |
[9] |
安宇, 王袆, 李子琪, 张姜博南, 佟瑞鹏. 基于TPB的矿工不安全行为形成机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10): 20-26. |
[10] |
袁春燕, 王坤, 陈虹燕, 刘兴, 郎雨佳, 路鹏飞. 激励机制下的高层建筑火灾人员疏散效率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8): 79-85. |
[11] |
韩磊, 朱守林, 高明星, 李航天, 刘鑫. 注视熵和马尔科夫链的弯道诱导设施信息量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8): 122-128. |
[12] |
吕庆文, 樊树海, 徐文浩, 赵玲玲. 基于DORATASK法的标准作业负荷评估模型[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8): 183-188. |
[13] |
张壹泓, 金龙哲, 徐明伟, 魏祎璇. 有限空间环境下颈部侧屈肌肉受力与疲劳特征[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6): 178-184. |
[14] |
聂兴信, 冯珊珊, 张书读, 甘泉. 高海拔矿井作业人员动态热舒适性评价[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1): 180-186. |
[15] |
熊若鑫, 宋元斌, 王宇轩, 段彦娟. 基于CNN的3D姿势估计在建筑工人行为分析中的应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9, 29(7): 64-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