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郑霞忠, 刘奕成, 邵波, 王硕, 柯善钢. 基于文本挖掘的水电工程施工物体打击事故致因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4): 50-57. |
[2] |
焦宇, 马玉蕾, 李显, 马洪亮, 康与涛. 我国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特征及严重程度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2): 94-102. |
[3] |
殷杰, 程云, 郑向敏. 后新冠时期高聚集游客群风险防范与治理路径*[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10): 8-15. |
[4] |
姬浩, 王永东, 李佩, 苏兵. 事故车辆影响下的城市三车道道路交通流仿真[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3): 112-120. |
[5] |
吴佩洁, 孟祥海, 曹梦迪. 城市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与时空模式挖掘[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11): 127-133. |
[6] |
张建设, 张文宇, 程瑞雅, 罗春阳, 王天星. 安全事故与施工企业网络能力的结构方程模型*[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6): 57-63. |
[7] |
张杉, 庞明宝, 任泊宁. 冰雪道路环境下交通流微观仿真及事故率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1): 148-154. |
[8] |
郭文亚, 周志鹏.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事故致因网络模型构建与解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1): 155-161. |
[9] |
李超. 复杂装备事故非线性耦合特征WPD-MF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9, 29(12): 97-102. |
[10] |
李建明. 数据驱动的高速铁路列车掉分相诊断方法*[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9, 29(S1): 192-196. |
[11] |
戢晓峰, 李德林, 杨文臣. 山区二级公路交通事故致因的时间演化机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9, 29(4): 31-36. |
[12] |
安宇, 魏延斌, 李建飞, 许素睿, 佟瑞鹏. 高校群体性事件内外部影响因素作用效果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9, 29(1): 87-92. |
[13] |
杨国梁, 多英全, 王如君, 魏利军, 吴宗之. 事故灾难类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基本原则与流程[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8, 28(10): 156-161. |
[14] |
范正日. 我国铁路重特大事故发生规律与特征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8, 28(S1): 135-140. |
[15] |
陶孙文, 陈吉清, 兰凤崇. 多重复合性道路交通事故逆向分步再现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8, 28(6): 9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