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2024, Vol. 34 ›› Issue (9): 99-106.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4.09.0204
邓奇根1,2,3(), 项思思1, 周茵子1, 李帅1, 张哲铖1
收稿日期:
2024-04-09
修回日期:
2024-07-12
出版日期:
2024-09-28
作者简介:
![]() |
邓奇根 (1979—),男,江西乐安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煤矿瓦斯(硫化氢)灾害预测与防治研究。E-mail:dengqigen@hpu.edu.cn。 |
基金资助:
DENG Qigen1,2,3(), XIANG Sisi1, ZHOU Yinzi1, LI Shuai1, ZHANG Zhecheng1
Received:
2024-04-09
Revised:
2024-07-12
Published:
2024-09-28
摘要:
为使煤层硫化氢含量测定朝着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需革新测定装置及技术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硫化氢在煤层中的吸附特性,从硫化氢测定装置构造便捷性、精确性等方面总结近年来测定装置研发及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然后阐述国内外煤层硫化氢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最后基于煤层硫化氢测定装置及方法的局限性,展望未来煤层硫化氢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完善煤层硫化氢损失量计算误差的技术体系,构建煤样井下一体化破碎解吸系统、解吸气体自动化计量系统、智能化监测与自动化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等。结果表明:采用内外双钻杆的煤矿井下取样方法,可补偿钻进取样过程中硫化氢损失量;测定装置配备井下直接粉碎设备、过滤器、负压真空罐及传感器,可用于井下直接抽气,以提高煤层硫化氢含量测定的准确性。
中图分类号:
邓奇根, 项思思, 周茵子, 李帅, 张哲铖. 煤层硫化氢含量测定装置及方法综述[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9): 99-106.
DENG Qigen, XIANG Sisi, ZHOU Yinzi, LI Shuai, ZHANG Zhecheng. Review for measuring hydrogen sulfide content in coal seams[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24, 34(9): 99-106.
[1] |
王恩元, 张国锐, 张超林, 等. 我国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理论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 煤炭学报, 2022, 47(1): 297-322.
|
|
|
[2] |
杨宏伟, 高宏. 煤矿回采工作面硫化氢综合治理方法及效果[J]. 煤炭科学技术, 2018, 46(9): 170-175.
|
|
|
[3] |
|
[4] |
魏俊杰, 邓奇根, 刘明举. 煤矿硫化氢的危害与防治[J]. 煤炭技术, 2014, 33(10): 269-272.
|
|
|
[5] |
马东民. 煤储层的吸附特征实验综合分析[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3, 25(4): 219-294.
|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林敏. 天然气中硫化氢测定方法的比对[J]. 化学分析计量, 2018, 27(3): 92-95.
|
|
|
[13] |
丁思家, 刘鸿, 杨雅冰, 等. 紫外吸收法测定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的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4(1): 181-188.
|
|
|
[14] |
梁冰, 袁欣鹏, 孙福玉, 等. 钻屑法测定煤层H2S含量[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5, 25(2): 101-105.
|
|
|
[15] |
王斌. 井下钻孔解吸法测定瓦斯含量影响因素实验研究[D].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 2016.
|
|
|
[16] |
杨守国, 邱阳, 李树刚, 等. 瓦斯含量直接测定中瓦斯损失量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J]. 煤炭技术, 2016, 35(11): 161-163.
|
|
|
[17] |
李成武, 王义林, 王其江, 等. 直接法瓦斯含量测定结果准确性实验研究[J]. 煤炭学报, 2020, 45(1): 189-196.
|
|
|
[18] |
王宇锋. 铁新矿注碱治理煤层硫化氢研究及工程应用[D]. 葫芦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7.
|
|
|
[19] |
魏俊杰. 煤层硫化氢含量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研究[D]. 焦作: 河南理工大学, 2015.
|
|
|
[20] |
高鑫浩. 乌东矿煤层硫化氢赋存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研究[D]. 北京: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
|
|
|
[21] |
|
[22] |
吴冲龙, 杨起, 刘刚, 等. 煤变质作用热动力学分析的原理与方法[J]. 煤炭学报, 1997, 22(3): 225-228.
|
|
|
[23] |
|
[24] |
|
[25] |
|
[26] |
金永飞, 闫浩, 许亚奇, 等. 矿井硫化氢危险性分源分级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J].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21, 48(1): 97-100,107.
|
|
|
[27] |
邓奇根, 王颖南, 吴喜发, 等. 煤矿硫化氢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科技导报, 2018, 36(2): 81-87.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8.02.009 |
|
|
[28] |
刘忠全, 黄光利, 马灵军, 等. 受废弃油井影响的采煤工作面有害气体运移规律及防控技术[J]. 煤炭工程, 2020, 52(11): 70-74.
|
|
|
[29] |
傅雪海, 王文峰, 岳建华, 等. 枣庄八一矿瓦斯中H2S气体异常成因分析[J]. 煤炭学报, 2006, 31(2): 206-210.
|
|
|
[30] |
傅雪海, 何也, 刘小辉, 等. 乌鲁木齐西山井田原位煤层瓦斯中H2S含量的影响因素及成因分析[J]. 中国煤炭地质, 2015, 27(1): 28-30.
|
|
|
[31] |
|
[32] |
|
[33] |
|
[34] |
刘明举, 邓奇根, 王燕, 等. 煤层硫化氢含量测定装置: 中国, CN104007041A[P]. 2014-08-27.
|
[35] |
赵发军, 刘明举, 郝富昌, 等. 煤层硫化氢气体含量测定系统及测定方法: 中国, CN109060590A[P]. 2018-12-21.
|
[36] |
杨宏伟, 高宏, 钱志良, 等. 一种用于测量媒体中硫化氢含量的装置: 中国, CN110208421A[P]. 2019-09-06.
|
[37] |
王海超, 田继军, 杨胜博, 等. 一种煤系水中硫化氢含量的测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中国, CN111896708A[P]. 2020-11-06.
|
[38] |
王海超, 田继军, 杨胜博, 等. 一种测定煤层中硫化氢含量的装置: 中国, CN113655197A[P]. 2021-11-16.
|
[39] |
张德鹏, 梁运涛, 孙勇, 等. 一种煤层硫化氢含量快速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 中国, CN115112595A[P]. 2022-09-27.
|
[40] |
刘明举, 李国旗,
|
|
|
[41] |
向衍斌, 程波, 贺福权. 煤粒瓦斯扩散特性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7, 44(6): 88-91.
|
|
|
[42] |
贾文龙, 李晓宇, 成婷婷, 等. 超高压含硫天然气节流阀冲蚀磨损机制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2, 32(3): 58-64.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3.008 |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3.008 |
|
[43] |
陈大力, 陈洋. 对我国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方法的评述[J]. 煤矿安全, 2008, 39(12): 79-82.
|
|
|
[44] |
邓楠. 煤层瓦斯含量直接测定取样技术研究进展[J].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21, 48(4): 113-117.
|
|
|
[45] |
柴建禄. 基于梳状定向钻孔的碎软煤层瓦斯含量测定取样技术[J]. 煤矿安全, 2022, 53(6): 96-100,107.
|
|
|
[46] |
司莎莎, 王兆丰, 刘帅强, 等. 冷冻取芯过程煤芯瓦斯解吸特性试验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2, 18(5): 122-128.
|
|
[1] | 谢科范, 左凌宇, 彭华涛. 我国电网智能安全技术的关键专利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9): 59-68. |
[2] | 林鹏, 向云飞, 樊启祥, 何炜, 刘元广. 基础设施工程安全智能化管控变革、挑战与思考[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7): 8-19. |
[3] | 王启飞, 赵逸涵, 刘帅, 刘昊霖, 孙英峰, 李成武. 煤矿事故大数据驱动的风险治理模式研究综述[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7): 28-37. |
[4] | 李长明, 赵开功, 张晓蕾, 王睿迪, 李严肃. 煤矿智能化项目风险评价云模型及其应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5): 168-174. |
[5] | 李生亚, 高坤, 张斌峰, 王永健, 贾男, 高宏烨. 瓦斯抽采泵站智能化应用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3, 33(S2): 85-90. |
[6] | 纪国峰, 张嘉亮, 郭帅. 危化品安全生产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3, 33(S2): 100-104. |
[7] | 王勇, 胡斌, 康渴楠, 孔庆东, 葛小菡, 李辰阳. 智能传感器在消防装备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2, 32(S1): 184-188. |
[8] | 李昊, 郝均卫, 李文昌. PDCS安全管理模式研究与应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2, 32(2): 22-27. |
[9] | 张燕, 尘兴邦, 李铭, 吴松, 佟瑞鹏. 复杂工业系统人因失误与人因可靠性知识结构与演化趋势[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2, 32(12): 46-52. |
[10] | 张巨峰, 施式亮, 鲁义, 游波, 吴芳华, 吴宽. 大数据下瓦斯与煤自燃共生灾害智能预警系统:数据特征、应用架构、关键技术*[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9): 60-66. |
[11] | 王起全. 地铁拥挤踩踏事故脆弱性区域智能化预警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8, 28(11): 162-167. |
[12] | 许淑芬,郑展望,徐甦. 国内外液相过氧化氢的测定方法及其进展[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7(3): 166-. |
[13] | 王忠勇,王志勇,方千山. 基于模糊控制理论和神经网络的建筑火灾报警系统[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 14(4): 111-. |
[14] | 朱晓宁,李文庆.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统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 13(7): 4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