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2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3-01-20
    安全社会科学
    跨国工程项目安全绩效与安全文化关系模型研究
    杨世军,贾志永,陆绍凯
    2013, 23(1):  3. 
    摘要 ( 2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跨国工程项目的安全文化构成及其影响绩效的机制,以巴基斯坦工程项目为调查对象,基于扎根理论提出包含管理层观念文化、作业层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安全行为及安全结果等6个结构变量的12个假设.运用AMOS软件,构建并验证了国外项目安全文化影响安全绩效的结构方程模型(SEM).结果显示,管理层观念文化是影响安全绩效的最重要因素,安全制度文化也是相对重要的因素,而受到宗教文化影响的作业层观念文化则是改善安全绩效的难点.最后提出有利于我国跨国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建议.
    人体安全学
    基于非集计理论的驾驶适宜性度量模型
    冯忠祥,袁华智,刘静,张卫华
    2013, 23(1):  10. 
    摘要 ( 1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量化驾驶入的驾驶适宜性,丰富对其的检测理论和方法,应用非集计理论中的多项分对数(MNL)模型构建驾驶适宜性度量模型.模型以驾驶入一定时间内事故发生次数作为选择肢,以个人固有属性、生理心理属性14项指标作为影响因素,并根据200份实际调查数据标定各影响因素参数.另外,选取60份数据验证该模型.结果显示:14项指标参数检验值均小于1.96,各参数统计学意义显著;模型判定系数为0.364 748,表明模型拟合程度较高;且该模型计算值与统计值最大绝对误差仅为3.3%,表明模型精度较高,可用于预测驾驶适宜性.
    驾驶中使用手机对驾驶员行为安全绩效影响综述
    李宏汀,刘彦宇,李文书
    2013, 23(1):  16. 
    摘要 ( 2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驾驶中使用手机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性.为揭示使用手机对驾驶行为安全绩效的影响,探索影响驾驶安全的理论机制,采取更有效的干预措施,结合近10 a来相关研究,综述了与驾驶安全密切相关的驾驶分心问题,主要包括:驾驶员分心的定义及其分类;使用手机对驾驶行为安全绩效的影响,如反应时(RT)、行车速度、路线保持和跟车距离;手机使用对驾驶员分心影响的理论机制,如信息加工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TPB).分析表明,使用手机会导致驾驶员的反应时延长15%~40%,驾驶路线发生明显偏移,对于行车速度减缓和跟车距离延长的假设需结合驾驶员主客观数据进行比较做进一步验证;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会增加驾驶员的认知负荷,TPB能够对使用手机行为进行有效的解释和预测,但对该理论中基于信念测量的研究还很少;除手机操作任务,影响驾驶员分心的其他操作任务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安全系统学
    数值模拟结合SF6示踪法确定煤层钻孔瓦斯抽采有效半径
    郝天轩,宋超
    2013, 23(1):  22. 
    摘要 ( 1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准确确定煤层钻孔的瓦斯抽采有效半径,实现最优钻孔设计及最佳抽采效果,根据煤层瓦斯流动理论与煤岩体变形理论,建立钻孔抽采煤层瓦斯的气固耦合数学模型.并利用COMSOLMultiphysics软件,模拟SF6气体在瓦斯渗流场内的运移过程.利用SF6气体示踪法进行现场测试.依据相似定律,结合模拟与实测结果确定钻孔抽采有效半径的范围.以黄陵集团一号煤矿306工作面为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在钻孔直径为94 mm,抽采负压为15 kPa的条件下,预抽30天后,试验工作面抽采有效半径为5.88 m.
    交通事故致因中的人为因素分析
    孔令铮
    2013, 23(1):  28. 
    摘要 ( 3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改善交通安全状况,减少交通事故,从最主要的因素——人为因素出发,分析其影响.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处理交通事件的能力(包括新手、老年、酒精、药物、疲劳、压力等),驾驶员在驾驶时采取冒险行为(包括不正确使用安全带、超速、犯罪、自杀等).结果表明:新手驾驶、饮酒驾驶、疲劳驾驶、不正确使用安全带驾驶等仍是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
    安全工程技术科学
    电梯井加压送风全尺寸火灾试验研究
    甘廷霞,兰彬
    2013, 23(1):  35. 
    摘要 ( 1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电梯井烟囱效应、电梯运行活塞效应对电梯井加压送风的影响,获得电梯井有效防烟的临界参数,在10层高的建筑内,利用一部运行速度为1.5 m/s的电梯,开展全尺寸火灾试验.试验包括正、逆烟囱效应的工况,火灾发生在房间和通道的工况,在此基础上得到单梯井低速电梯在火灾中运行的气流特性和压差变化,电梯井有效防烟的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电梯井加压送风能够有效控制火灾烟气,使火灾时使用电梯疏散具有可行性.
    核电厂主控室数字化对人执行状态评估任务影响
    周勇,张力,牟海鹰,李鹏程
    2013, 23(1):  41. 
    摘要 ( 1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核电厂主控室进行数字化变革后,操纵员执行状态评估任务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有效地识别及评估数字化对状态评估的潜在影响,以知觉/循环、资源限制等认知理论为基础,以贝叶斯概率网络为工具,建立状态评估可靠度的影响因素模型.定性分析这些因素对状态评估任务的影响机制,并定量比较它们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界面管理任务和任务负荷变迁,对状态评估的影响最为显著.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优先处理这些人因问题,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字化核电厂的安全水平.
    基于理想点法的盾构隧道管片上浮致伤诊断
    黄仁东,金浩,蒙水儒
    2013, 23(1):  48. 
    摘要 ( 1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定量化评估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管片上浮给隧道造成的损伤,作者提出将常见的损伤分为管片间变形、管片裂缝、管片表面剥落、沉降、渗漏水、断面整体变形、螺栓受到过大剪力以及管片受到过大水土压力等8大类.采用相关系数法选取15个底层指标,建立管片上浮致伤诊断指标体系.通过模糊变换对全部底层指标进行量纲一化处理,结合提出的融合赋权方法,构建管片上浮致伤诊断模型.最后,基于理想点法对中国湖南某盾构隧道管片上浮致伤情况进行诊断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有效评估管片上浮对隧道造成的损伤,诊断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及专家论证结果基本相符.
    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交织区交通安全评价
    孙璐,李颜平,钱军,郁烨
    2013, 23(1):  55. 
    摘要 ( 2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分析城市快速路多个交织区之间的相对交通安全状况,及比选同一个交织区的多个设计方案,建立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交织区交通安全评价方法.首先,使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模拟一定道路交通条件下车流运行状态及其随时空变化的过程,并生成车辆轨迹文件;然后,运用交通安全替代评价模型(SSAM)分析车辆轨迹文件,识别和统计交通仿真过程中“发生”的交通冲突;最后,以交织区交通冲突数与交织区交通量、交织区长度的比值作为评价指标,评价交织区的交通安全状况.案例分析表明,交织区交通冲突率越高,其服务水平往往越低;交织区的交通冲突率有随交织区交通量增加而增加,随交织区长度、交织区车道数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基于GO法的LNG接收站气化外输系统可靠性分析
    徐长航,陈习,朱渊,孙晓平
    2013, 23(1):  61. 
    摘要 ( 1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保障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工艺系统生产的安全,基于GO法原理,对某接收站气化外输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在对系统工艺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GO图,并采用概率公式算法分别对该系统进行可靠性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GO图简单实用,能够直观准确地表征系统工艺流程.GO运算得出气化外输系统的平均工作概率为0.977 814,平均维修时间为58 h,系统可连续稳定运行107天以上.由于数据是基于保守原则确定基本事件的,因此,计算所得可靠性结果可以作为气化外输系统安全可靠性的下限.
    瓦斯压力测定时间及其受控因素分析
    齐黎明,程根银,陈学习
    2013, 23(1):  67. 
    摘要 ( 2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前掌握瓦斯压力测定所需时间,对准确高效地测定煤层瓦斯压力非常重要.以被动式岩巷测压为例,在初步分析测压钻孔周围煤体初始瓦斯压力分布规律、游离瓦斯与吸附瓦斯的关系、瓦斯流量衰减规律及瓦斯流场平衡条件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推导出瓦斯压力测定时间计算公式.将该公式与现场瓦斯压力测定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研究瓦斯压力测定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结果与现场瓦斯压力测定情况基本一致,测压时间的误差仅为6%;改变测压钻孔初始气体压力(主动式测压)是唯一有实用价值的方法.
    倒计时信号灯绿灯间隔时间设置研究
    李超,郑长江,周江涛,陈雅群
    2013, 23(1):  72. 
    摘要 ( 2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就保障倒计时信号交叉口交通安全而言,适当设置倒计时信号灯绿灯间隔时间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南京一个道路交叉口,利用交通冲突理论,分析产生严重交通冲突的条件,考虑车流不饱和与饱和2种情况,得到在不发生严重交通冲突条件下的绿灯间隔时间,并通过实例说明.研究结果显示,在车流饱和状态下,头车与尾车均为大车时,头车以初速度零开始加速进入交叉口时绿灯间隔时间应最短;在不饱和状态下,头车与尾车均为大车时,头车以一定速度通过交叉口时绿灯间隔时间应最长;车流饱和时绿灯间隔时间应较短,车流不饱和时绿灯设置间隔时间应较长.
    基于Pc-Crash的车辆侧滑事故再现方法
    邹铁方,张勇刚,陈元新
    2013, 23(1):  77. 
    摘要 ( 1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准确再现车辆侧滑事故,基于Pc-Crash软件,提出一种分步再现事故的方法.该万法首先仿真事故车辆侧滑运动,获得侧滑车辆碰撞前瞬间运动状态参数;然后定义新仿真以再现侧滑车辆与事故其他参与者的碰撞;重复此2步骤,以确保仿真中痕迹与事故中痕迹最相符合.最后就一例车辆侧滑后与过往车辆发生碰撞的事故,演示该分步再现方法各步骤的实现途径.结果显示,利用Pc-Crash软件分步再现车辆侧滑事故,能较为容易地控制再现过程,保证仿真中痕迹与现实情况的一致性.
    基于差异进化支持向量机的坑外土体沉降预测
    崔铁军,马云东
    2013, 23(1):  83. 
    摘要 ( 1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就用支持向量机(SVM)预测基坑外土体沉降而言,通过差异进化(DE)算法构造适合的决策函数十分重要.在确定坑外土体沉降函数的基本形式下,进行参数反演.后将得到的解析式作为SVM的决策函数,再进行核函数转换,从而使SVM的曲线拟合更加快速,预测更加准确.对大连地铁湾家车站基坑坑外土体的沉降数据的分析及预测的结果表明,使用SVM-DE算法在计算数据量、计算消耗时间和预测精度方面优于2种方法单独使用.
    围压卸荷条件下砂岩损伤与动态破碎特性研究
    殷志强,李夕兵
    2013, 23(1):  90. 
    摘要 ( 1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深部高应力岩体开挖卸荷对围岩的影响,运用自制的带轴向静压和围压装置的霍普金森压杆(SHPB)设备,开展不同速度围压卸荷试验.结合围压卸荷过程砂岩试样声发射特性及动态加载后试样破碎块度分维特性,分析围压卸荷速率对试样损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卸荷速率在0.5 ~ 10 MPa/s范围内变化时,砂岩损伤、声发射能量及破碎分形维数随围压卸荷速率增大而增大;但当卸荷速率增大到200 MPa/s时,砂岩损伤、声发射能量及破碎分形维数反而减小.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围压卸荷速率,有助于提高砂岩试样裂隙发育及损伤程度.
    渤海海域超大型船舶安全航速限定标准研究
    徐言民,晏林,许鹏,关宏旭,杨柯,刘强,刘敬贤
    2013, 23(1):  95. 
    摘要 ( 1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确保超大型船舶在渤海海域的航行安全,避免偏航和搁浅事故的发生,鉴于船舶安全航速限定标准的重要性,提出基于交通流要求(纵向)、航道尺度要求(横向)和富裕水深(UKC)要求(垂向)的船舶安全航速三维限定数学模型.研究在渤海海域通航条件下,以超大型油轮(VLCC)和散装船为代表船型的船舶在不同风流条件下的安全航速限定标准.结果表明,不同船舶的安全航速限定标准不同,该标准应考虑风流、航宽、水深等条件,并与船舶方形系数有直接关系.
    苯胺重氮化-席曼反应热危险性的理论研究
    王新颖,戴文,冯琳琳,陈海群,程亮,王凯全
    2013, 23(1):  101. 
    摘要 ( 2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苯胺重氮化-席曼反应的热危险性,采用Gaussian98软件,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 B3LYP,在6-31G(D)基组水平上,研究气相条件下重氮化-席曼反应的反应过程及微观机理,得到反应路径以及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产物全优化几何构型,探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解释重氮化-席曼反应的历程.通过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获得标准热力学函数,分析反应的热危险性.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苯胺重氮化-席曼反应是剧烈的放热反应,这与重氮化反应剧烈以及重氮盐的热不稳定性的试验结果相吻合.
    含地下采空区岩质边坡的施工过程数值分析
    江学良,杨慧,文畅平,刘思思
    2013, 23(1):  107. 
    摘要 ( 1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含地下采空区的岩质边坡在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响应与稳定性,采用SURPAC建立某磷矿的三维地质模型.在边坡坡顶、坡角与采空区四周布置应力与位移监测点.利用接口程序将三维模型导入FLAG3D,计算露天边坡开挖过程中监测点的应力与位移.计算结果表明:坡顶与坡角水平位移与竖向反弹位移随着边坡开挖的进行越来越大,但每步开挖完成后新增的反弹位移越来越小,这与每步开挖的卸载量大小有关.坡顶监测点处于拉应力状态,坡角监测点处于压剪应力状态,在监测点所在位置开挖时,压应力显著变大.地下空区的开挖过程对空区的竖向位移与应力有极大影响,最大主应力在每步开挖完成时突然增加,且增幅很大.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采空区与边坡坡顶及坡脚的位移与应力的量测,以确保施工安全.
    Mg(BH4)2和MgH2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姚淼,陈利平,堵平,彭金华
    2013, 23(1):  115. 
    摘要 ( 1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黑索今(RDX)中加入具有高热值的金属氢化物(Mg(BH4)2和MgH2)有望提高RDX的爆炸性能,但同时给RDX的安全使用带来挑战.为了探索RDX与这2种金属氢化物的相容性与安定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Mg(BH4)2和MgH2对RDX热分解性能的影响,并由DSC得到的数据计算动力学参数,参照GJB770B——2005的方法分析这2种金属氢化物与RDX的相容性和安定性.结果表明,加入Mg(BH4)2使RDX的表观活化能从159.22 kJ/mol增加至180.27 kJ/mol,加入MgH2使RDX的表观活化能降低至133.69 kJ/mol; Mg(BH4)2与RDX的相容性为1级,MgH2与RDX的相容性为3级,加入Mg(BH4)2使RDX的安定性有所提高,加入MgH2降低了RDX的安定性.因此,在将MgH2作为RDX的高能添加剂以前,必须首先提高其与RDX的相容性以保证试验和存储过程的安全.
    安全社会工程
    地震应急避难需求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汪建,赵来军,顾彩云
    2013, 23(1):  121. 
    摘要 ( 1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定量研究地震应急避难人群的规模及变化规律,建立需求分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包括建筑物倒塌,断水和电梯停运3种因素造成的需求.参考汶川地震中板房建设速度和电梯修复速度,以及日本关于地震断水率的研究成果,建立非线性模型拟合各需求的变化规律.采用Vensim软件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各需求的综合变化规律.采用上海市徐汇区的数据进行案例演算,并与其他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仿真误差.仿真结果表明:建筑物损坏对人群数量的影响很大,但是灾后1个月内断水的影响最大;相对于工程技术因素,人因对需求有重要的影响.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安全管理评价研究
    刘超,唐涛,李开成
    2013, 23(1):  129. 
    摘要 ( 1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要通过安全管理来保障其开发与运行中的安全相关活动符合系统安全计划的要求.为了评估安全管理活动的可信性,提出基于系统安全分析技术的安全管理评价方法.通过建立安全管理流程与系统安全功能相关联的概念模型,使用安全文化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SCHAZOP)辨识出安全管理流程中的行为偏差,基于失效传导转换符号(FPTN)建立管理角色的安全文化失效模型,最终将管理行为失效模式转换成组件故障树作为安全管理评价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管理行为偏差体现了信号系统开发与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文化特征;辨识与分析安全文化失效,为信号系统安全管理活动的可信性提供了评价依据.
    “3·29”液氯泄漏事故的疏散通知过程调查研究
    王晶晶,姜传胜,邓云峰,蒋仲安
    2013, 23(1):  136. 
    摘要 ( 1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毒气泄漏事故的疏散通知效率,研究疏散通知传播的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以“3·29”液氯泄漏事故为典型案例,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参与疏散的人员展开疏散通知情况调查,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影响因素的相关性验证.结果表明:在疏散通知过程中多种通知方式同时使用,村委会干部、民警和消防队员的通知更能促使公众选择疏散行动;人员接到通知后并不是立即采取疏散行动,通常会基于他人的行动和环境的变化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可以忽略性别、年龄、教育程度3因素的影响,而环境和视觉因素以及疏散通知的内容对于疏散准备时间有显著影响.合理选用疏散通知方式、提高通知内容的质量有助于疏散通知的传播.
    公共安全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气体泄漏源快速定位方法研究
    刘全义,苏伯尼,王晟,黄弘,张辉,吴秀敏
    2013, 23(1):  142. 
    摘要 ( 1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及时发现大气环境中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快速准确判断泄漏源位置,实现有效的监测监控,开发出集气体质量浓度信息采集、时间校准、无线收发等功能于一体的集成探测模块.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气体泄漏实时监测平台,提出实时监测数据和高斯扩散模型相结合的气体泄漏源快速定位方法.通过开展实际场地泄漏试验,实现气体泄漏源的快速定位,并分析试验系统的敏感度.结果表明:气体泄漏扩散受风力影响很大;合理布局探测器,能有效提高泄漏源定位精度,为危险气体泄漏事故的应急决策提供决策参考.
    地铁施工灾害关键警兆监测指标研究
    陈伟珂,张铮燕
    2013, 23(1):  148. 
    摘要 ( 1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地铁施工灾害警兆的实时监测和重点跟踪,预防和减少地铁施工灾害的发生,应用WBS-RBS及关联规则对地铁施工灾害关键警兆监测指标进行科学选取.通过分析以往地铁施工事故,针对基坑工程采用WBS-RBS方法,全面识别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源,并运用基坑工程警兆监测指标关联规则模型对“地墙渗漏”警兆的20组样本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到警兆与监测指标的频繁项集,从而甄选出关键警兆监测指标.结果表明,由于关联规则的存在,当警兆监测指标组合中某个指标超过阈值时,组合中可能存在其他指标同时超过其指标阈值,因此这时应加强对其他指标的监测.
    驾驶人疲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综述
    程文冬,付锐,袁伟,郭应时
    2013, 23(1):  155. 
    摘要 ( 1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各种物理传感器的疲劳驾驶监测预警技术(DFMP),是交通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这类技术主要包括基于驾驶人生理特征、车辆运行状态以及驾驶人行为特征的疲劳监测.分析论述各种疲劳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优缺点以及应用状况,介绍目前世界上常用的疲劳监测系统.通过分析比较得出:车道偏离监测、车辆运动参数监测、基于人眼、头部运动以及面部状态的疲劳监测等是目前的热点研究方向;系统软硬件的提升、基于机器视觉的多传感器多参数信息融合等是疲劳监测技术重要的发展趋势;更强的实时性、准确性和鲁棒性是疲劳监测技术的发展目标.
    基于多需求点的震灾应急物资调度模型研究
    高虹霓,赵一兵,李宁
    2013, 23(1):  161. 
    摘要 ( 1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震后应急物资调度中,因不考虑各应急需求点灾情差异和需求差异带来的决策结果不够合理的问题,采用改进的专家打分法将收集到的灾情信息量化为灾情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应急成本和应急延误时间的多目标模型.采用逐步法求解,为每一个应急需求点确定提供应急物资的供应点及供应量.将此方法运用到云南发生的某地震灾后救援中,计算得出与3个应急需求点对应的应急供应点及其供应量.
    海上突发灾难事件应急物资调度优化方法研究
    王军,王美蓉
    2013, 23(1):  166. 
    摘要 ( 1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满足海上突发灾难事件救援对应急物资的需求,最大限度降低其带来的损失,根据海上突发灾难事件的特点,提出救助目标在受复杂气象、海况等因素影响发生漂移/扩散时的海上突发灾难事件应急物资调度方法.综合考虑海洋环境影响,引入救助资源包的概念.构建考虑时间、运力、物资需求等约束条件,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资供应可靠性为目标的海上突发灾难事件多级应急物资调度优化模型.通过算例对模型的应用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事件形态的演变会影响应急物资集结点的选择,需要在预测事件形态时空变化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海上应急物资调度方案.
    城市内涝灾害应急救援指派模型
    张雷,孔艳岩
    2013, 23(1):  171. 
    摘要 ( 1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应急救援队伍的合理派遣以快速营救受困人员,根据城市内涝灾害特点、城市内涝灾害情况和救援资源的分布,综合考虑应急救援队伍的救援效率、救援可靠性、救援时间等因素,构建多目标应急救援指派模型.运用模糊数学思想,将各目标下的属性值矩阵转化为模糊关系矩阵.针对优化模型的特点,采用反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为证明反点算法的可行性,采用标准匈牙利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加以验证.算例结果表明,多目标优化方案可以进行良好的任务分配,可满足应急救援任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