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官方网站
分享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ISSN 1003-3033 CN 11-2865/X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栏目介绍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规范
期刊征订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15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5-05-20
上一期
下一期
安全科学技术人才交流园地
2005, 15(5): .
摘要
(
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灾害学
基于GIS的地震次生火灾蔓延范围模拟
谢旭阳,任爱珠,刘铁民,张兴凯
2005, 15(5): 3.
摘要
(
1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震次生火灾对人类的危害极大.笔者首先在对阻止火蔓延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及对以往调查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阻止火蔓延的距离与建筑物结构及防火类型的关系.然后,在阻止火蔓延距离的基础上,确定了地震次生火灾蔓延范围模拟的方法以及流程.最后,以汕头市为例,对地震次生火灾蔓延范围进行了模拟.通过对地震次生火灾蔓延范围的研究,为地震应急救灾提供了决策的科学依据.
近断层地震动考虑能量损伤效应的非弹性强度需求
江辉,朱晞
2005, 15(5): 8.
摘要
(
1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靠近断层处地震地面运动中速度脉冲作用的存在,导致传统的基于瞬时加速度反应谱的抗震设计,不能有效考虑由此带来的巨大能量耗散和位移需求.笔者采用代表性的脉冲型实际近场地震记录和人工模拟三角函数地震动时程,在分析累积输入地震动耗能和结构位移间关系基础上,提出了等效速度比的表达式;给出了近场地震动的等效变形需求表达式;提出了等价延性系数的概念,来考虑由于地震动能量耗散对结构的强度需求;经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验证比较,有利于增强结构的安全性.
安全模拟与安全仿真学
基于频率下降率的结构损伤自适应神经网络识别
罗跃纲,张松鹤,闻邦椿
2005, 15(5): 13.
摘要
(
1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笔者探讨了动量系数和学习率自适应调整的神经网络算法及结构裂纹损伤识别特征参数的选取,提出以反映结构损伤位置和程度的频率下降率作为结构裂纹损伤识别的特征参数,利用有限元网格细化法对结构裂纹损伤进行数值模拟,获取训练样本数据,通过自适应神经网络对结构裂纹损伤问题进行识别研究.从结构裂纹损伤识别实例的结果中可以看出,采用频率下降率和自适应神经网络技术对结构裂纹进行损伤识别分析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舰船防火设计方法
仲晨华,孙洪江,杨志青,殷沐德
2005, 15(5): 17.
摘要
(
1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舰船实际和火灾理论,建立了舰船舱室火灾危险性的动静二类 4个指标:失火危险性指标、舱室相关度指标、设备使用状态指标和人员状态指标,对舰船各种舱室的火灾危险性进行量化.笔者先给出规范中9类舱室的各指标值,应用笔者所开发的神经网络模型,建立舱室火灾危险性指标值与舱室分隔等级的关系模型,求出舱室防火分隔等级值,降低了对设计者经验的要求.运用开发的模型对某大型舱室进行防火设计,获得的结果与其他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可供舰船防火设计时参考.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城市火灾事故的预测方法
周长春,陈勇刚
2005, 15(5): 21.
摘要
(
1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火灾频繁发生,造成的损失呈上升趋势.针对城市火灾事故发生的特点,根据人工神经网络基本原理和特性,建立了城市火灾事故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为了更精确预测城市火灾事故的发生,将城市火灾事故分为了高峰期(春节)和非高峰期两个时段分别进行预测;应用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分时段相结合方法对某城市火灾事故进行了实际预测.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是城市火灾事故预测的有效工具,该模型与时段法的结合能准确预测火灾事故发生的趋势.
安全经济学
德国工伤保险事故预防机制评介
周慧文
2005, 15(5): 24.
摘要
(
1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工伤保险事故预防机制就是工伤保险制度中促进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笔者从管理、经济、法律、技术、心理5个方面具体分析德国工伤保险事故预防机制的具体特点,其中,对管理方面的上层管理机构、研究机构、培训机构、监督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配置、企业内部的劳动安全机构及其人员配备进行了研讨;以经济途径为重点从工伤保险费的征收与支出两方面进行了评介;在安全技术方面着重对管理内容即监督事故的隐患、咨询、进行职业病预防、监测与调查、产品安全标准鉴定等进行了介绍;简述了心理方面所开展的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以及相关法律手段.综合分析了工伤保险事故预防机制的形成和运作方式,对其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
论建筑事故经济损失的分担
杜春宇,陈东科
2005, 15(5): 30.
摘要
(
1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事故频繁发生,给国家、企业和个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笔者认为建筑事故经济损失的分担不仅是经济、安全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在事故发生后不仅要查清人员的伤亡情况、事故经过、原因分析、责任人处理、人员教育、措施制定、事故经济损失,还要弄清法律问题,要依法问责或依法问罪,也是行政法律问题,依法行政处罚和处分,还是民事法律问题,依法承担民事赔偿.笔者认为企业最好采用保险和非保险转嫁方式把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转移出去,减轻自己的负担.只有在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处置方法,或是为了经济上的节约而并不影响自身的财务稳定且有控制风险的能力,或不知道风险的存在,或虽知风险存在,但由于预测失误、忽略而导致损失,才自己承担.当事故发生后要通过法定程序来确定的建筑事故经济损失是由保险公司、合同另一方和企业分担.
安全科技信息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划科技会议在杭州召开
2005, 15(5): 33.
摘要
(
1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安全管理学
试论建立矿山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郝玉龙
2005, 15(5): 34.
摘要
(
1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出现了多种经济成份的组织形式.在一些企业,特别是矿山生产企业,重生产、轻生命,重利益、轻安全的现象十分严重.笔者首先对矿山安全生产的规律特点、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着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矿山开采秩序混乱,惩治力度不大,安全第一思想树的不牢,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进而分析了建立矿山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可行性,指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政府的重视,职工维权意识的增强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阐述了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概念,确立了"三大机制"作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核心内容,并对此进行了详细地论述.
安全科技信息
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召开
2005, 15(5): 37.
摘要
(
1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安全管理学
高校预防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研究
余宏明,陈晓春
2005, 15(5): 38.
摘要
(
1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高校预防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应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阐述了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建立值班制度、物资采购及供应制度、信息采集、报告、发布、上报制度和检查监督制度和成立指挥领导组、抢险应急组、医疗抢救组、后勤保障组、教学组织组、学生管理组、安全保卫组、信息管理组、检查监督组组织机构的预防预警机制.阐述了事件发生时高校应按照预警预案做好组织人员、调配物资、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等应急处理机制;最后,进一步阐述了伤亡人员处理、财产损失处理、教学工作恢复,事件原因调查,突发公共事件评估,事件责任追究、总结表彰的善后处理机制.
安全教育学
21世纪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刘宏,吕保和
2005, 15(5): 42.
摘要
(
1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充分体现"加强基础、拓宽面向、注重复合、突出特色"的教育教学思想,提出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在专业方向模块课程设置方面提出了构建"安全管理课程群"、"安全技术课程群"、"工业卫生课程群"以及"环境保护课程群".课程群的建设有利于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有利于促进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实践效果.此外,还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深化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新型高素质人才.
安全电气工程
水中触电危险性浅析及对策研究
张连生,李永义,杨滨珊
2005, 15(5): 46.
摘要
(
2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针对具有水中触电危险场所及极度潮湿场所触电事故多发、隐患严重以及相关技术标准不健全的现状,对水中触电危险性及预防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通过实验,初步了解了水的导电特性以及在带电的水中电压、电位差分布状况;对人体在带电的水中受到电击时的电压分布,触电电流走向进行了分析.笔者提出多项改进措施,在接地、接零系统中采用大幅度降低保护零线阻抗和重复接地电阻值以及加强等电位措施,正确使用漏电开关及安全隔离变压器等方法.上述改进措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从而解决具有水中触电危险场所及极度潮湿场所的电气安全问题.
安全工程其他学科
基于RS-ANN的通风系统可靠性预警系统
王洪德,闫善郁
2005, 15(5): 51.
摘要
(
1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系统可靠性预警是度量系统运行状态偏离可靠性指标界线的强弱程度,确定预警等级和做出决策警示的过程.笔者在对目前国内外有关系统预警方法的分析比较基础上,针对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运行的实际状况,应用了粗糙集(RS)理论和神经网络(ANN)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神经网络(RS-ANN)的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预警方法:首先,建立了一套适合于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的预警指标体系;然后,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与粗糙集理论的优势互补,以粗糙集作为前置处理系统优化指标结构,构建了基于RS-ANN的通风系统可靠性预警仿真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其结果表明,该模型的仿真结论与基于ANN的结论十分吻合,训练效率提高了 667倍.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研究
贾红梅,阎贵平,闫光杰
2005, 15(5): 56.
摘要
(
1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钢筋腐蚀对混凝土耐久性和安全性有很大影响.笔者阐述了研究钢筋锈蚀的原因、目的和意义;研究了钢筋在未开裂和裂缝状态下的锈蚀机理,钢筋的腐蚀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电化学反应过程;影响钢筋锈蚀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碳化、环境湿度、氯离子侵入等;对钢筋腐蚀过程中的 4个阶段进行了研究;从锈后钢筋截面面积损失率对结构受力的影响进行讨论;从正常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使用寿命两方面对在役混凝土结构剩余寿命进行预测;并提出了钢筋锈蚀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以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减少耐久性破坏造成的损失.研究的成果在工程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口垭隧道塌方治理技术
陈秋南,万文,阳生权,张永兴,吕强
2005, 15(5): 60.
摘要
(
1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关口垭隧道是位于桃源县境内的常德-张家界高速公路中两座独立隧道,左洞全长880*!m,右洞全长700*!m.采用逆向坡度施工(由出口向进口),当关口垭隧道右洞施工到YK73+945~YK73+925段时,连降暴雨10多天,洞内大量积水排除不及时,使得初期支护不及时,该段埋深浅又存在偏压作用,导致该区段30*!m左右范围内比较破碎地层出现塌方并贯通至地表.分析塌方原因后,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决定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方法治理塌方区,实践证明该法既经济又安全,为隧道塌方治理提供了一种安全可行的实用方法.
生产噪声与振动控制
新建铁路站区对城市环境噪声影响特征及预测研究
王勐,许兆义,白明州
2005, 15(5): 63.
摘要
(
1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铁路车站噪声影响中,车站影响区域产生的次生噪声相对于站中心的原生噪声,是城区噪声污染的主要因素.根据不同规模车站区对周边社会及人文景观的影响程度,划分出站区噪声监测范围.通过监测对比分析,发现站中心噪声与车站规模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车站影响区噪声值在中小规模车站中,二者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当车站发展到一定大规模后,影响区内的噪声反而略有下降并趋于平稳.通过分析认为,大规模车站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周边城市更合理地规划布局.根据车站布局与兴建对城市环境噪声影响的关系,以及站区噪声源变化特点,建立了不同车站规模站区的噪声值预测模型,其预测结果为新建铁路路站在城市中的规划布局,提供了实用的参考依据及有价值的建议.
安全信息工程
Access XP数据库的安全性研究
李海燕
2005, 15(5): 67.
摘要
(
1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信息化时代来临、Internet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资源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越来越明显,而数据库系统所管理、存储的数据已成为各个部门宝贵的信息资源,所以其安全保密性是目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从数据库的安全性、保密性的角度,详细地阐述了Microsoft Access XP数据库的安全机制;探讨了实现Microsoft Access XP数据库不同保护级别的各种方法;还讨论了共享级安全性和用户级安全性问题.
G3 技术集成及其在青藏铁路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
王斌,魏庆朝,杨松林
2005, 15(5): 71.
摘要
(
1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沿线环境恶劣(严寒缺氧,气候恶劣、多年冻土地段长、生态环境脆弱等).因此,不仅要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而且,要求在线路建成后实现其运营、维修管理信息化.笔者提出采用G3 (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技术集成来确保建成后线路的安全运营.在集成系统中:GPS主要用于实施、快速地获取空间目标的三维坐标;GIS为系统集成提供基础平台,对空间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处理;GSM实现信息的无线、实时的传输.采用G3技术可以实现列车行车信息的实时发布、传输与接收,实现数据共享,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安全科技信息
2005年《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征订启事
2005, 15(5): 74.
摘要
(
1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安全信息工程
一种基于图像内容过滤的有线电视网信息审计系统
喻飞,沈岳,黄璜,戴小鹏,朱淼良
2005, 15(5): 75.
摘要
(
1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如何实现广播电视网节目内容的自动审计已成为目前广播电视网网络安全所面临的问题.笔者首先分析了目前有线电视网节目内容的审计,大多基于人工,不仅费时费力,且与先进的现代电视技术极不相匹配,接着对图像内容过滤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用反差、能量、熵、相关4个特征量表示纹理特征,在此基础上用交互的动态规划法来进行图像对象分割然后利用相似度描述两个特征量的相似程度,最后以对黄色内容识别为实例,通过提取图像的纹理特征与定义好的特征库相匹配,监控包含不良人体图像信息的视频,实现对有线电视网节目内容的自动审计.
安全科技信息
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开幕关注能源战略,为中国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2005, 15(5): 79.
摘要
(
1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安全信息工程
Access数据库加密系统安全性剖析及改进策略
廖启亮,曾健思,廖赤球
2005, 15(5): 80.
摘要
(
1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S-Access是国内中小型企业的MIS广泛采用的数据库系统,它开发和维护都很方便,而且数据处理功能强大,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地中小型数据库系统.但是由于其在加密方面设计欠周密,造成用户可以通过日期字段等方式对隐藏的密钥进行还原,使之成为该种数据库系统首要安全问题.笔者对其加密系统的漏洞和各种获取Access数据库密码的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一种通用的动态密钥空间加密技术改进和保护同类问题数据库系统.该技术具有密码保护的通用性和确保加密信息安全的特殊性;必定能为目前广大的MS Access用户现存的数据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良好的思路和实施方法.同时它也给具有类似安全漏洞的大型数据库的加密体系的设计提供一个极好的新策略.
安全科技信息
《中国安全科学》编辑部推荐最新图书资料
2005, 15(5): 83.
摘要
(
1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风险评价与失效分析
重庆开县井喷事故的环境影响分析
徐龙君,吴江,李洪强
2005, 15(5): 84.
摘要
(
2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重庆开县"12.23"井喷事故中,大量富含硫化氢的天然气排入周围环境,致使以高桥镇为核心区的 4个乡镇28个村,受到不同程度的硫化氢污染.笔者根据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当地的气候、水文等条件分析了井喷事故对该地区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距离井喷事故污染源下风方向 5*!000*!m以内的区域,以及在与下风方向相垂直的方向500*!m以内的区域,大气环境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硫化氢污染,且在 500~1*!500*!m区域内,污染最为严重.同时,由于硫化氢的沉降,该地区的水和土壤环境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矿井通风系统评价研究
程磊,杨运良,熊亚选
2005, 15(5): 88.
摘要
(
1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其定义所包含的各项内容为依据,从矿井通风动力、通风网络、通风设施、通风质量、通风监测、防灾抗灾能力、通风电耗、通风能力 8个方面,确立了 16项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建立了一个新的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BP网络算法,在 Visual C++6.0平台上研制开发了矿井通风系统评价BP网络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并经过实际生产矿井检验,预测结果与实际完全吻合,说明了笔者所确定的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反映矿井通风系统的状况,所采用的BP网络算法正确,可以用来指导实际工作.该计算程序简单,易于操作,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事故树分析方法在建筑物火灾人员伤亡中的应用
伍爱友,王从陆,肖国清
2005, 15(5): 92.
摘要
(
1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笔者在分析建筑物火灾发生并引起人员伤亡的基础之上,通过系统安全工程的事故树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事故发生的全面过程,建立了建筑物火灾引起人员伤亡的事故树图,从最小割集、最小径集、结构重要度三方面,阐述了导致建筑物火灾引起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从各因素的主次性方面着重对事故底部事件进行排序分级以及比较分析,找出了事故预防的关键途径.实例分析表明,事故树分析方法能对导致建筑物火灾引起人员伤害事故的各种因素及逻辑关系做出全面的阐述,并为建筑物火灾的预防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提供了切实可信的参考依据.
风险管理在城市地铁工程中的应用初探
路美丽,刘维宁,李兴高
2005, 15(5): 96.
摘要
(
1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铁工程作为一项大型工程项目,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这些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加大了地铁施工技术的难度,严重地影响着地铁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笔者从风险因素辨识、风险分析和评估、风险响应 3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一般大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地铁工程风险的定义、风险管理的定义及其内涵;指出城市地铁建设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TCT的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王海星,申金升
2005, 15(5): 101.
摘要
(
1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事故率法是评价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水平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因其存在基于事故统计方法固有的因事故的稀有性而使评价周期过长、因事故统计的不完全性致使评价结论欠真、缺乏事故严重性程度的考虑等缺点.笔者针对事故率法评价交叉口安全水平存在的上述问题,在概要介绍交通冲突技术并对交通冲突技术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使事故率法与交通冲突技术相结合,用交通冲突代替交通事故改善交叉口事故率法的理论设想.进而,结合质量控制法,研究了同类型交叉口的交通冲突率的临界值的确定,提出了基于交通冲突技术和交叉口交通冲突率的评价方法.
安全科技信息
学报正刊、增刊及学会论文集征订一览表
2005, 15(5): 104.
摘要
(
1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
便梁施工时铁路轨道安全性试验研究
徐志胜,黄伟利,徐彧
2005, 15(5): 105.
摘要
(
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保证列车在铁路便梁施工时安全运行,需要对铁路轨道的安全性进行研究.首先要对列车进行3个阶段的测试,即限速阶段、试验车测试阶段、监测阶段,测试每个阶段中钢轨的内、外轨垂直力和横向力;然后计算出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测试轨头位移,计算出轨距弹性挤开量.根据试验结果,对行车安全进行评估,同时全过程监控行车安全,为以后铁路便梁施工时提高列车限速、保证列车行车安全提供重要技术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复合碳纤维混凝土的结构安全监测方法
李维安
2005, 15(5): 109.
摘要
(
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个利用碳纤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进行复合,实现结构安全监测的技术方法.根据普通混凝土与碳纤维混凝土之间良好的亲和能力,将碳纤维混凝土浇铸在结构承载的薄弱部分,利用碳纤维混凝土的压敏特性,可以对该部分的服役状态进行监测,获得结构的变形情况;另一方面,利用碳纤维混凝土的基本特性,还可以适当改善结构的承载强度.笔者所提出的复合结构既具有普通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特征,又赋予了结构的自我监测功能,比较有效地克服了全碳纤维混凝土结构建造所面临的电阻率波动、骨料石子影响和建设成本等几个方面的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