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袁晨辉, 傅贵, 吴治蓉, 赵金坤. 24Model与LCM原因因素定义对比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1): 27-34. |
[2] |
张江石, 李泳暾, 冒香凝, 胡馨月, 潘雨, 王梓伊. 基于NLP的煤矿事故原因分类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3, 33(6): 20-26. |
[3] |
王永刚, 王海玥, 张迪. 基于不安全信息与危险源关联的维修单位风险评价[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3, 33(12): 31-37. |
[4] |
张民波, 钟子逸, 闫瑾, 王翠灵, 王子超, 李春欣. 考虑生物危险源扩散的疫区应急物资调配模型[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3, 33(11): 206-213. |
[5] |
王冠宁, 陈涛, 郑晖杰, 姜文宇. 考虑恐慌情绪和沿墙引导的行人疏散模型[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2, 32(9): 111-117. |
[6] |
陈刚, 张晓蕾, 徐帅, 苗永春, 杨文涛, 高进东. 我国2005—2020年粉尘爆炸事故统计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2, 32(8): 76-83. |
[7] |
袁晨辉, 时雅倩, 麻勇, 赵祎豪, 傅贵. 基于24Model的事故原因系统分析与调查报告对比:以响水爆炸事故为例[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2, 32(7): 48-55. |
[8] |
杨小朋, 闫瑞兵, 彭莉莉. 大型煤炭企业事故致因模型及对策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S1): 73-79. |
[9] |
鲁锦涛, 任利成, 戎丹, 郭昕曜. 基于灰色-物元模型的煤矿瓦斯爆炸风险评估[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2): 99-105. |
[10] |
王起全, 刘志刚, 杨鑫刚, 刘建, 王睿智. 化工园区重大危险源风险情景构建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8): 63-69. |
[11] |
马辉, 吕航, 栾瑞斌. 基于空间单元分析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预警模型[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5): 27-32. |
[12] |
安宇, 王袆, 李子琪, 张姜博南, 佟瑞鹏. 基于TPB的矿工不安全行为形成机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10): 20-26. |
[13] |
商景林. 护目镜快速检测仪的研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10): 186-190. |
[14] |
余敬芝, 燕飞, 牛儒. 基于Petri网的形式化安全分析方法*[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9, 29(S2): 138-143. |
[15] |
王燕, 尹盼盼, 沈梦露. 基于事故树的铁路客运站火灾风险因素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9, 29(S1): 4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