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制约因素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运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汶川地震时某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为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公共安全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制约因素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运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汶川地震时某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为例

钱洪伟,尹香菊,佟艳   

  1.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 出版日期:2013-06-20
  • 基金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11YJCZH030)%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13-GH-036)

Research on City Emergency Shelter Operation Capac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Taking a Certain City Emergency Shelter during Wenchuan Earthquake for Example

  • Published:2013-06-20

摘要: 为改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重规轻管,重建轻用”的现状,构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运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流原理,分析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运行制约因素的熵流类型.指出避难场所运行的制约因素,实际上就是避难场所运行管理耗散结构系统中生成正熵流的“贡献”因素.基于制约因素探讨城市避难场所运行能力评价指标筛选技术,即聚类分析、变异系数及专家评判技术组合运用.通过对汶川地震期间某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运行情况的实证分析,构建35个原始指标;采用指标筛选技术筛选后形成26个指标;对26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进行有效性评测,效度系数值为0.085,小于0.1.由此,26个指标构成了汶川地震时某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运行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