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2023, Vol. 33 ›› Issue (6): 198-206.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3.06.2344
收稿日期:
2023-01-10
修回日期:
2023-04-11
出版日期:
2023-08-07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 |
杨三军 (1979—),男,湖南湘谭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应急救援与安全管理、特种职业体能与健康防护等方面的研究。E-mail:108947@cumtb.edu.cn。 |
基金资助:
YANG Sanjun1,2(), WANG Kun1,2, MENG Yunchen1,2,**(
)
Received:
2023-01-10
Revised:
2023-04-11
Published:
2023-08-07
摘要:
为从自然科学角度解释消防员在面临极端工作压力下造成心理塌陷或振作的成因,探究潜在的调节效应,首先,整理归纳消防职业压力对复原力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影响;其次,借鉴不同特种人群在复原力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领域的成果,探寻构建与消防职业相适宜的复原力生物监测模型的路径;最后,从运动角度出发,阐释消防员是否在抵抗消防职业压力对复原力相关生物标志物产生的负面影响方面具有潜在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消防职业压力会打破复原力生物适应的平衡状态,对消防员职业安全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与消防职业相适宜的复原力生物监测模型,需在借鉴不同特种人群指标选择的基础上,以适当生物标志物的平衡组合为基础构建;运动在促进神经内分泌稳态平衡、上调合成代谢、提高抗炎方面对复原力相关生物标志物的良性发展具有潜在调节效应。
杨三军, 王昆, 孟昀晨. 消防员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及运动潜在调节效应:基于复原力相关生物标志物视角[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3, 33(6): 198-206.
YANG Sanjun, WANG Kun, MENG Yunchen.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risks and potential moderating effects of exercise in firefighters:a resilience-related biomarker perspective[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23, 33(6): 198-206.
续表1
文献来源与研究主题 | 被试 | 显著变化的炎症标志物 | 主要研究结论 |
---|---|---|---|
GIANNIOU等[ | 63名全职专业消防员、29名兼职受训者(工作<1年)、18名健康被试 | 血液:全职消防员与受训者和健康被试相比IL-8↑、TNF-α↑ 痰液:全职消防员与受训者和健康被试相比IL-8↑、ECP↑、VEGF↑和TNF- α↑ | 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对职业消防员的支气管和全身炎症有“剂量反应”效应,炎症程度与消防员在职时间存在线性关系 |
GIANNIOU等[ | 60名森林消防员 | 血液:与淡季相比,暴露后IL-8↑、VEGF↑、TNF- α↑、NEUT↑ 痰液:与淡季相比,NEUT↑、EOS↑、IL-8↑、TNF-α↑ | 在森林灭火期间的急性暴露明显增强了气道和系统炎症的强度,连续参加消防行动>10 h的消防员比<10 h的消防员有更强烈的全身性炎症 |
GREVEN等[ | 51名消防员 | 血液:IL-8↑(24 h内、1周后、3月后)、TNFα↑(24 h内) 痰液:NEUT↑(24 h内) | 急性暴露于火灾烟雾会诱发健康消防员气道中的急性中性粒细胞增多,导致持久的系统性炎症反应增强 |
MAIN等[ | 38名消防员 | 血液:IL-6↑、IL-8↑、IL-10↓ | 体力消耗、热应激或轮班时吸入的烟雾会诱发急性炎症反应 |
表2
与复原力相关的主流生物标志物的补充
神经肽-Y | 神经肽-Y是一种神经肽,表达于与恐惧、威胁检测和唤醒有关的皮层和皮层下区域的细胞体和神经纤维中,产生抗焦虑作用并促进对抗压力的保护性反应 |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释放激素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可以间接控制HPA轴的活动,其对边缘脑区的影响与恐惧、警觉等的增加有关,其主要通过与之相关的受体产生焦虑和抑郁样症状 |
谷氨酸 |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主要兴奋性神经递质,其浓度、功能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星形胶质细胞的健康和功能、HPA轴调节和炎症过程有重大影响 |
γ-氨基丁酸 | 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之间的平衡作用目前被应用在压力诱发的情绪障碍发展和治疗,创伤事件后较高水平的γ-氨基丁酸可以预防慢性PTSD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种在杏仁核、海马、基底前脑等不同脑区表达的神经营养因子,与情绪和焦虑症有关,通过对HPA轴的调节作用介导对慢性压力的恢复 |
内源性大麻素 | 大脑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将压力暴露与大脑神经突触可塑性的变化联系起来,促进HPA轴的激活和反馈调节,对生物体的长期生存能力、平衡和抗压能力至关重要 |
血清素 | 血清素通过独立脑区的血清素1-7受体影响压力反应和情绪行为的调节,血清素1A受体具有抗焦虑作用,在焦虑症的病因中发挥重要作用 |
别孕烷醇酮 | 急性应激会产生别孕烷醇酮水平的增加,激活γ-氨基丁酸A受体,并对应激引起的HPA轴的激活有负反馈的调节作用,具有潜在的抗惊厥和抗焦虑作用 |
甘丙肽 | 甘丙肽通常在去甲肾上腺素被高度激活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对压力的反应导致甘丙肽释放到杏仁核中央,作为对去甲肾上腺素致焦虑作用的抵抗 |
[1] |
张艺馨, 游波, 施式亮, 等. 安全心理学方法论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5):181-188.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5.027 |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5.027 |
|
[2] |
张希臣, 杨雪莹, 刘畅, 等. 消防官兵抑郁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1, 39(2): 130-133.
|
|
|
[3] |
doi: S0883-9417(19)30419-4 pmid: 32035583 |
[4] |
|
[5] |
doi: S0149-7634(15)30360-2 pmid: 27179452 |
[6] |
pmid: 8038905 |
[7] |
doi: 10.1080/17461391.2021.1962983 |
[8] |
doi: 10.1080/08964289.2020.1712648 |
[9] |
doi: 10.1016/j.physbeh.2010.05.018 |
[10] |
doi: 10.1016/j.biopsycho.2011.02.024 pmid: 21382435 |
[11] |
doi: 10.1539/joh.48.210 pmid: 16788283 |
[12] |
|
[13] |
doi: 10.1007/s40618-021-01601-9 |
[14] |
doi: 10.1007/s00420-015-1085-3 pmid: 26271391 |
[15] |
|
[16] |
|
[17] |
doi: 10.1111/andr.v8.6 |
[18] |
|
[19] |
doi: 10.1016/S0092-6566(02)00533-0 |
[20] |
doi: 10.1001/archpsyc.61.8.819 pmid: 15289280 |
[21] |
doi: 10.1016/j.promfg.2015.07.522 |
[22] |
|
[23] |
doi: 10.1016/j.psychres.2017.11.069 |
[24] |
doi: 10.1113/eph.v106.1 |
[25] |
doi: 10.1007/s10484-015-9329-2 pmid: 26698865 |
[26] |
doi: 10.1097/JOM.0000000000001053 pmid: 28692002 |
[27] |
doi: 10.1016/j.rmed.2016.07.006 |
[28] |
doi: 10.2147/JAA.S136417 pmid: 29719412 |
[29] |
doi: 10.1002/ajim.21012 pmid: 21959832 |
[30] |
doi: 10.1097/JOM.0000000000001775 pmid: 31764604 |
[31] |
doi: 10.1097/JOM.0000000000001626 pmid: 31090673 |
[32] |
pmid: 15705359 |
[33] |
doi: 10.1007/s00420-012-0748-6 pmid: 22366986 |
[34] |
doi: 10.3390/ijerph17010001 |
[35] |
|
[36] |
董陇军, 王加闯. 智能安全人机工程学学科建设及内容体系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2, 32(3):1-8.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3.001 |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3.001 |
|
[37] |
pmid: 10807963 |
[38] |
|
[39] |
doi: 10.1249/MSS.0b013e318270b381 |
[40] |
doi: 10.1016/j.psyneuen.2007.04.005 pmid: 17560731 |
[41] |
pmid: 8744253 |
[42] |
doi: 10.1682/JRRD.2014.10.0267 |
[43] |
doi: 10.3357/AMHP.4831.2018 pmid: 29463354 |
[44] |
doi: 10.1519/JSC.0000000000003902 |
[45] |
doi: 10.3390/jcm10010001 |
[46] |
doi: 10.1096/fj.13-245480 pmid: 24443372 |
[47] |
doi: 10.1038/mp.2012.125 pmid: 22925832 |
[48] |
doi: 10.22037/ijpr.2019.1100684 pmid: 31531060 |
[49] |
doi: 10.1016/j.cbi.2014.12.033 |
[1] | 陈娜, 胡毅彤, 袁英峰, 秦向南, 刘军.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云模型的消防员训练损伤风险评估[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4): 232-238. |
[2] | 李庆健, 柏通, 张津鹏, 王达, 谢苗, 田博. 基于新型装置的碳刷高质量适形研磨机制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3, 33(S2): 209-215. |
[3] | 安伟光, 广大庆. 隧道运动体火灾温度分布及烟气输运特性[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3, 33(8): 77-83. |
[4] | 王岩韬, 王则政, 时统宇. 飞行签派员警觉性预测三过程模型[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3, 33(10): 104-110. |
[5] | 梁永廷, 郭鹞, 李芳, 乔珂. 货运动车组安全保障需求及关键技术方案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2, 32(6): 60-65. |
[6] | 贾文龙, 李晓宇, 成婷婷, 罗召钱, 徐嘉爽, 韩西成. 超高压含硫天然气节流阀冲蚀磨损机制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2, 32(3): 58-64. |
[7] | 曹淑超, 席鑫, 倪璟煜, 姚明. 考虑群组行为的楼梯瓶颈处行人流模拟[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2, 32(2): 28-33. |
[8] | 庄异凡, 黄家骏, 刘志钢, 杨立中, 潘寒川. 步行通道入口汇流人群渠化策略安全性评估方法[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2, 32(11): 184-191. |
[9] | 刘卓凡, 周星池, 刘通, 吴付威. 视觉分心程度对跟车运动状态的影响[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2, 32(1): 58-64. |
[10] | 张艺, 马剑, 罗倩, 林鹏. 走行高度对疏散人员运动特征影响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4): 135-140. |
[11] | 田水承, 周润康, 杨杰. 高温环境下降温服对消防员热反应的影响[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4): 166-171. |
[12] | 刘克辉, 吴冬明, 蔡海, 敬小非, 李开放, 康钦容. 沟槽弯度对尾矿库溃决矿浆运动特性影响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2): 54-59. |
[13] | 孙禾, 贾奇, 刘畅. 疲劳状态下陆空通话语音特征变化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2): 158-164. |
[14] | 周华, 唐梅, 刘峰, 张爱红, 李平飞, 谭正平. 骑车人躯干姿态对头部损伤影响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 30(1): 174-179. |
[15] | 张硕, 黄榕, 余强. 大型客车乘客疏散特性与制约因素试验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9, 29(9): 181-18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