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28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8-12-28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山区公路暴雨-洪水灾害链贝叶斯网络建模推理
    罗军华, 林孝松, 牟凤云, 余情, 鲁小平
    2018, 28(12):  1-6.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01
    摘要 ( 181 )   PDF (1665KB) ( 4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供山区公路暴雨-洪水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依据,利用贝叶斯网络,研究不同情形下灾害链中公路构筑物的破损情况。山区公路暴雨-洪水灾害的演化过程具有链式规律,将其划分为暴雨灾害链和公路构筑物破坏链;以贝叶斯复杂网络理论为基础,结合重庆市、湖南省山区公路暴雨-洪水灾害历史灾情数据,分析公路各构筑物间相互影响方式,构建山区公路暴雨-洪水灾害链贝叶斯网络推理模型,并以湖南省绥宁县2015年6月18日省道S221武阳镇至李熙桥镇路段灾害为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贝叶斯网络工具箱,通过网络架构搭建、节点参数设定、联合树推理引擎调用等过程,可实现不同证据组合下贝叶斯网络推理预测;实例的模型预测结果与灾害实际情况吻合较好,证实了山区公路暴雨-洪水灾害链贝叶斯网络模型预测的可行性。
    安全系统学
    网架结构节点焊缝损伤识别2步法
    刘晖, 王钱, 陈世超, 朱胜男
    2018, 28(12):  7-13.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02
    摘要 ( 210 )   PDF (3053KB) ( 2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焊接网架结构节点与杆件连接焊缝处易发生损伤和破坏。为保证网架结构在服役期间的安全,基于小波分析和应变模态法,提出识别网架结构节点损伤的2步法。计算结构某节点发生焊缝损伤时的各节点加速度响应,采用小波变换分析各节点高频分量奇异值。依据奇异值幅值判断损伤节点影响范围,划分结构子区域,并在该节点上布置传感器。测量布设传感器节点的加速度响应,采用小波分析法识别结构损伤子区域。在损伤子区域中,采用应变模态分析法进行损伤定位。开展网架结构模型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损伤识别2步法能够利用有限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信息,识别有节点焊缝损伤的结构子区域,并在损伤子区域中定位节点焊缝损伤位置;该方法所需测量信息较少,易于实现较为复杂的网架结构的损伤识别。
    海洋平台的改进模态应变能损伤诊断方法
    冷建成, 田洪旭, 徐爽, 周国强
    2018, 28(12):  14-19.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03
    摘要 ( 140 )   PDF (1855KB) ( 2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有效提高海洋平台的损伤诊断效果,准确确定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针对传统模态应变能(MSE)分析处理过程中易出现的多判、误判等问题,提出基于MSE的改进损伤诊断方法。首先计算实际工况下基于MSE的诊断指标;然后将其分解为多个单损伤工况指标,提取并计算各单损伤工况指标占实际工况指标的权重系数;最后利用权重系数在不同阶模态中的分布差异修正诊断指标,并据此进行损伤诊断。以室内导管架试验平台为例,通过有限元仿真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改进方法的分析结果与预设的平台结构多损伤工况相符,证明该方法用于海洋平台损伤诊断是有效可行的。
    基于胶结系数岩石强化的蠕变控制模型
    辛亚军, 郝海春, 吕鑫, 姬红英
    2018, 28(12):  20-26.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04
    摘要 ( 155 )   PDF (2696KB) ( 2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深部巷道围岩破碎、注浆模式复杂、流变特性显著。探索破碎岩体胶结模式及蠕变控制模型,将利于深部巷道围岩稳定。通过对大理岩和粗砂岩进行取样—劈裂—蠕变—胶结4个步骤的制样,在RLW-2000型三轴流变仪上,对大理岩和粗砂岩2组试样进行损伤胶结强化蠕变试验,分析损伤岩石劈裂胶结强化后的基本蠕变特性,确定劈裂岩石胶结基本模式,推导基本劈裂岩石胶结强化的蠕变本构模型,并进行反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蠕变应力水平提高,大理岩蠕变应变呈缓慢增加—加速增加—急速增加过程,而粗砂岩蠕变应变呈减小—稳定—增加过程,均表现为试样裂隙的持续压密、扩展与贯通失稳;胶结岩石的胶结形态分为紧缝胶结与厚度胶结2种模式,紧缝胶结优于厚度胶结;厚度胶结的胶结厚度越大,胶结岩石体强度越大,但增幅呈衰减趋势;推导M-K-B本构模型符合胶结岩石蠕变基本特性;在同一蠕变应力水平下,随着胶结系数提高,胶结岩石蠕变应变减小,但减幅变小。
    大学生不安全行为发生机制期望模型
    安宇, 翟存利, 方莹倩, 许素睿, 佟瑞鹏
    2018, 28(12):  27-32.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05
    摘要 ( 258 )   PDF (1736KB) ( 4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预防高校安全事件,营造良好校园安全氛围,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不安全行为发生机制。首先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阐述优势需要的含义,并分析大学生在不同优势需要情景下的行为特征,探究其行为发生的心理动机;其次基于期望理论构建大学生不安全行为发生机制的期望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解释大学生在宿舍内违规使用电器的行为发生过程,提出降低大学生不安全行为发生概率的对策措施。结果表明:优势需要是大学生行为表现的心理动机;不安全行为的激励水平是大学生表现不安全行为的判断依据,受大学生主观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优化行为动机、提高其知识水平、培养其健康心理等措施来降低其作出主观错误决定的概率。
    交通管理政策对车辆不合作变道行为的影响
    周幸楠, 王景升, 朱茵
    2018, 28(12):  33-39.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06
    摘要 ( 153 )   PDF (2506KB) ( 2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交通管理政策对车辆不合作变道行为的影响,建立车辆变道不合作行为的系统动力学(SD)假设性模型,包括人、车、道路、环境、及交通管理政策等子系统;以实际调研数据为基础,采用AMOS软件进行假设性模型模的可行性分析;构建完整的车辆不合作变道行为SD模型;用SD分析软件VENSIM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并探寻系统内各因素对车辆不合作变道行为产生的动态影响序列。结果表明:通过调控不同的交通安全政策,包括执法力度、及时执法率、安全检查人员数量与培训人员的学习能力,人、车、道路、环境等子系统出现对应的反馈调节,可以不同程度消弱车辆不合作变道行为;在各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不合作变道行为演化过程有若干个阶段。
    安全工程技术科学
    硼酸三聚氰胺在膨胀型防火涂料中的协同作用
    徐志胜, 周寰, 颜龙, 贾宏煜
    2018, 28(12):  40-45.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07
    摘要 ( 316 )   PDF (3317KB) ( 3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硼酸三聚氰胺(MB)在膨胀型防火涂料中的阻燃和抑烟作用,采用小室法、隧道法、大板法、锥形量热仪、热重分析(TGA)法、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法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不同含量的MB对涂料阻燃和抑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MB能提高防火涂料的阻燃和抑烟性能,当MB的质量分数为5%时,涂料的协效阻燃和抑烟效果最佳,火焰传播比值为11.9,炭层膨胀倍数为48.4;MB能促进涂料在燃烧过程中形成更多的P-O-C、B-O-P和C=C等热稳定性结构以提高涂层的热稳定性和成炭量,并形成致密的蜂窝状骨架结构以增加炭层致密性和膨胀度,达到协效阻燃和抑烟的目的。
    基于隧道火灾蔓延下的车辆引燃时间预测研究
    王明年, 田源, 于丽, 闫自海, 金威
    2018, 28(12):  46-51.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08
    摘要 ( 189 )   PDF (1837KB) ( 3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准确预测交通阻塞时城市公路隧道内火灾车辆引燃周围车辆所需时间,基于隧道内车辆火灾蔓延规律对车辆间引燃时间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确定隧道内火灾车辆周边相邻车辆所受辐射热通量的计算方法。通过线性拟合得出火灾下车辆引燃时间的预测方法。通过现场试验验证该预测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引燃时间预测值与试验值基本一致,该方法精度较高;初始火灾车辆为小型车且周边车辆随机分布时,相邻车道并排的小型车不被引燃,并排中型车和大型车的引燃时间分别约为30和9 min;当初始火灾车辆为大型车时,并排小型车的引燃时间约为5 min,建议在火灾发生5 min内采取初步消防灭火措施或进行人员疏散。
    无风条件下火灾时建筑外立面烟羽流形态特征研究
    雷晶晶, 王妍, 周汝, 蒋军成, 诸徳志, 何嘉鹏
    2018, 28(12):  52-57.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09
    摘要 ( 179 )   PDF (4118KB) ( 2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高层建筑火灾时着火房间烟气外溢对外壁面及上层房间造成的影响,根据相似原理搭建4∶1缩尺寸试验台,开展燃烧试验;在无风条件下,设定不同的窗户高宽比和火源功率,分析外壁面的烟羽流形态特征变化,以及烟羽流宽度的变化;探讨上层房间的温度及CO浓度变化。结果表明:窗口处的高宽比大于1和火源功率较小时,热烟气对外壁面的加热作用不明显,且对上层房间和相邻房间的影响较小;控制高宽比和火源功率能抑制烟气溢出所成的危害。
    煤矿长壁工作面瓦斯爆炸全尺寸模拟
    刘如成, 朱云飞
    2018, 28(12):  58-64.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10
    摘要 ( 145 )   PDF (3244KB) ( 3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丰富煤矿事故调查内容和有效应用矿井阻隔爆技术,利用气体爆炸数值模拟软件FLACS建立原型尺度的采煤工作面巷道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事故调查资料,研究瓦斯爆炸火焰、冲击波超压和动压在直巷、转角、分叉等巷道结构中的传播规律和破坏特征。结果显示:巷道分叉提供的自由空间可显著限制爆炸火焰传播;巷道分叉及转角能有效降低冲击波超压;冲击波动压气流速度衰减在巷道分叉处较为明显,但对直巷和转角不敏感;携残片和毒烟的动压高速气流是灾区远场的主要致灾因子。定量的数值仿真结果对认识矿井原型尺度下瓦斯爆炸传播规律、再现事故场景、优化阻隔爆设施布置有一定借鉴意义。
    基于HLLC算法的连通器瓦斯爆炸模拟研究
    刘玉姣, 高科, 贾进章
    2018, 28(12):  65-70.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11
    摘要 ( 191 )   PDF (3384KB) ( 2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连通器瓦斯爆炸的瞬态流场并精确捕捉冲击波,采用基于详细化学反应的建表方法(TDC),在OpenFOAM平台上开发基于HLLC算法的瓦斯爆炸求解器,对1 m3密闭釜-管道系统内的瓦斯(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模拟分析,通过瓦斯爆炸试验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连通器瓦斯爆炸火焰及冲击波传播特性。结果表明:瓦斯爆炸火焰经过管道时加速,以射流形式喷入传爆釜,传爆釜冲击波的反射波与射流火焰耦合诱导二次爆炸,冲击波强度二次急剧上升;传爆釜中冲击波强度随管道长度增加而增大,管道长4 m时,火焰传播持续加速,而管道长6和 10 m时,火焰传播速度先增高后降低。
    基于Meta分析的矿工不安全行为JD-R模型
    杨校毅, 佟瑞鹏
    2018, 28(12):  71-76.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12
    摘要 ( 162 )   PDF (1815KB) ( 2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更系统地分析诱发矿工不安全行为及促使安全行为的因素,探究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制,在工作需求-资源(JD-R)的框架下,构建矿工不安全行为的JD-R模型,确定模型要素,并给出要素间作用关系的假设;通过Meta分析验证模型,得到修正后的模型、模型要素、相关系数、假设验证结果;经验证,矿工不安全行为JD-R模型的工作需求和损耗因素各包含4个要素,工作资源和激励因素各包含5个要素。研究表明:模型中各因素间共有3个作用过程,且作用关系显著;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是工作需求与工作资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低温低压下煤微孔吸附特性研究
    洪林, 高大猛, 王继仁, 郑丹, 杜元红
    2018, 28(12):  77-82.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13
    摘要 ( 142 )   PDF (2426KB) ( 2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煤及瓦斯突出的动力来源与煤微孔吸附的关系,利用物理化学吸附仪,开展煤样低温氮吸附试验;采用非线性拟合方法分析试验数据,根据微孔填充和多分子层吸附理论,分析煤的微孔填充与介孔表面吸附的分界点;利用杜比宁-拉杜什科维奇(D-R)方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煤的微孔填充率、气体在解吸过程中的压力。结果表明:煤中微孔填充现象和多分子层吸附的分界点是相对压力为0.01;煤的微孔内有超过48%的体积被气体填充,这些气体在解吸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在30.38 MPa以上,这一压力作用于煤体,会导致煤体破碎,诱发大量气体释放,为煤与瓦斯突出提供动力来源。
    近距离下邻近煤层群开采采空区瓦斯治理技术
    苏伟伟
    2018, 28(12):  83-88.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14
    摘要 ( 133 )   PDF (1853KB) ( 2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下邻近煤层群卸压瓦斯造成工作面上隅角超限严重以及支架间和采空区底部瓦斯不能及时被抽离等问题,基于近距离下邻近高瓦斯煤层群采动卸压瓦斯涌出规律,提出内错式迎向斜切钻孔辅助顶板高抽巷抽采采空区瓦斯技术。利用顶板垮落与钻孔形态演变规律,实现钻孔依次辅抽上隅角、支架间和采空区底部等富集区瓦斯,并在高家庄煤矿2号煤层2203回采工作面试验考察。结果表明:与高抽巷单一抽采效果相比,内错式迎向斜切钻孔辅助抽采条件下的叠加抽采平均瓦斯体积分数达15.1%、提升1.3倍,平均抽采纯量达18.61 m3/min、提升1.9倍,叠加抽采率达50%,抽采量占邻近层和采空区瓦斯涌出总量的83%,回风流和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控制在0.6%以下,可有效保障工作面的顺利回采。
    新建管线近距离上跨地铁车站的安全控制分析
    王凯旋, 王雨, 康荣学, 魏利军, 孙恩吉
    2018, 28(12):  89-95.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15
    摘要 ( 132 )   PDF (2041KB) ( 2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控制新建管线近距离上跨地铁车站时的差异沉降,基于Pasternak双参数地基模型和三折线弹塑性荷载传递模型,建立新建管线上跨地铁车站的变形计算模型,并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通过工程算例,分析管线的主动力学反应,并讨论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线力学反应在车站边缘线外一定距离趋于稳定值,影响段长度取2倍车站宽度(2 L)即可满足要求;车站段管线下方土体宜换填弹性模量较大的材料;对于影响段管线,提高管线刚度对于控制差异沉降有一定效果,而注浆加固下卧层土体可明显减小差异沉降。工程拟注浆加固长度为0.5 L时,宜选择加固车站边缘线外(0.5~0.75)L与(1.75~2)L间的区域。
    复杂地质矿山深部巷道U型钢支护优化
    王剑, 左宇军, 董陇军, 王浩, 刘怀谦
    2018, 28(12):  96-101.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16
    摘要 ( 166 )   PDF (4558KB) ( 2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深部复杂地质巷道U型钢支护的优化问题,以山东某矿-550中段为工程背景,利用ANSYS有限元法,建立深部巷道支护力学三维模型,分析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运用正交试验法对U型钢支护间距、侧应力系数和监测点影响因子进行正交试验;结合现场爆破测振试验,验证数值模拟及正交试验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当侧应力系数小于等于1时,垂直应力起主导作用;U型钢支护的最佳间距为1 m,可满足IV级围岩稳定性要求。
    双丙胶乳生产工艺及其产物的热危险性试验研究
    魏晨晔, 蒋会春, 潘旭海, 黄家兴, 崔富陞, 蒋军成
    2018, 28(12):  102-108.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17
    摘要 ( 167 )   PDF (2273KB) ( 2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双丙胶乳生产工艺热危险性及其产物的热分解特性,开展双丙胶乳合成工艺试验,采用全自动反应量热仪(RC1e),测定反应过程中的放热特性;采用同步热重(TG)分析仪,测试反应产物在空气和氮气气氛中的热解性能;评估反应过程的热危险性,分析反应生成的双丙胶乳的热分解过程,并运用等转化率动力学方法(Starink法和Friedman法)计算产物热分解过程中的表观活化能(Ea)。结果表明:双丙胶乳生产工艺的反应热危险性等级为1级,相对安全;在空气气氛下,双丙胶乳的热分解过程包括4个阶段,且几乎无残余,而在氮气气氛下,双丙胶乳的热分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残炭率约为9.22%;通过Starink法和Friedman法计算得到的Ea范围分别为32.65~113.45 kJ/mol和29.70~175.90 kJ/mol。
    煤岩渗透率各向异性模型及瓦斯抽采模拟研究
    张浩浩, 李胜, 范超军, 王箫鹤, 郭云峰, 陶梅
    2018, 28(12):  109-115.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18
    摘要 ( 112 )   PDF (1752KB) ( 1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进一步明晰煤岩渗透率演化特征和基质瓦斯渗流对瓦斯抽采的影响,基于已有的基质瓦斯渗流流固耦合模型,考虑煤岩渗透率的各向异性特征,建立煤岩渗透率各向异性耦合模型;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分析煤岩渗透率各向异性特征和基质瓦斯渗流对瓦斯抽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渗透率各向异性系数的增大,基质与裂隙渗透率比例系数降低,瓦斯抽采效果明显降低;基质瓦斯渗流量比重最大值随各向异性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在抽采中后期渗流量比重逐渐趋于稳定,且稳定在0.1%左右;基质瓦斯渗流项在瓦斯抽采中某一特定阶段有促进作用。
    安全社会工程
    基于角色扮演的TTAE安全教育模式研究
    黄知恩, 吴超, 李明
    2018, 28(12):  116-121.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19
    摘要 ( 222 )   PDF (1818KB) ( 2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升安全教育效果,开展基于角色扮演的安全教育模式研究。在系统分析将角色扮演应用于安全教育方面潜在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角色扮演的教育者-受训者-评估者-场景(TTAE)安全教育模式,使其具备多角色、多场景、多任务的安全教育培训特性; 从安全信息学的角度构建TTAE安全教育信息认知模型,并结合行人交通安全教育进行实例分析; 针对安全教育信息认知模型的失真问题,初步建立安全教育效果与信息认知失真间的关系函数,并讨论主要因素集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基于角色扮演的TTAE安全教育模式能实现教育者、受训者和评估者之间的角色培训与转换,用所构建的安全教育信息认知模型,可实现对安全教育过程中的信息来源及其信息流向的识别和评估,为角色行为失误原因分析提供基础。
    公共安全
    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性的SPA评价
    李国良, 赵蕊, 廖恒枭, 刘宇, 李玉龙
    2018, 28(12):  122-128.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20
    摘要 ( 148 )   PDF (1854KB) ( 2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性评价方法往往忽略未参与项,这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集对分析(SPA)理论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影响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性的现场综合因素,建立包括施工现场布设、安全防护、施工作业、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SPA决策矩阵,并计算评价指标的联系度和广义同一度;以云南某高速公路项目为例,比较分析SPA评价与传统评价方法的结果。研究表明:就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性评价而言,用SPA综合评价模型能得到更准确的评价结果。
    岸桥金属结构的ICWGT-IVFS多级安全评价模型
    李爱华
    2018, 28(12):  129-135.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21
    摘要 ( 170 )   PDF (1753KB) ( 2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岸桥)金属结构安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岸桥金属结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信息熵法分别计算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提出改进的博弈论组合赋权法(ICWGT),并运用ICWGT集结主客观权重;结合改进的可变模糊集(IVFS)评价方法,提出ICWGT-IVFS多级安全评价模型,并以实际算例验证该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ICWGT能克服组合权重系数为负数的不足;ICWGT-IVFS模型能避免岸桥金属结构指标评价标准与系统综合评价标准的不一致性,有助于提高岸桥金属结构安全评价的准确性。
    三峡坝区船舶通航安全风险演化研究
    覃盼, 冯志涛, 张杰, 杜超
    2018, 28(12):  136-143.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22
    摘要 ( 148 )   PDF (2387KB) ( 2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三峡坝区船舶通航安全水平,利用实地调研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等方法,研究三峡坝区船舶通航安全风险演化。分析三峡坝区船舶通航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编制测量量表,筛选指标并构建风险演化指标体系,建立理论关系模型;基于SEM方法,采用AOMS 22.0统计软件进行路径分析,检验并修正所构建的理论关系模型。结果表明:三峡坝区船舶通航安全风险由自然环境风险、航道状态风险、管理行为风险、船舶风险和船员风险5大风险直接或者间接作用演化形成,风险演化过程分为诱发、蔓延和升级3个阶段。
    基于驾驶员指标的驾驶员风险感知水平评价
    艾倩楠
    2018, 28(12):  144-149.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23
    摘要 ( 202 )   PDF (1688KB) ( 4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准确评价驾驶员风险感知水平,获取不同交通流状态、不同交叉口几何特性、不同干扰情况下驾驶员反应数据、心电生理数据、眼动数据以及行驶过程中车辆性能数据、车辆行为数据、与其他车辆交互情况等,从驾驶员生理、物理指标2个方面分析风险评价指标,在风险感知量化、情景提取和行为分析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预测驾驶员风险感知量化值,并分析不同风险感知量化值下的驾驶行为参数,得到风险感知量化值的观察序列,进而验证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用该模型预测驾驶员风险感知量化值能达到85%以上的准确率。
    基于ISM和因素频次法的尾矿库溃坝风险分级
    陈虎, 叶义成, 王其虎, 罗斌玉, 刘冉, 王先华
    2018, 28(12):  150-157.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24
    摘要 ( 156 )   PDF (2043KB) ( 2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尾矿库溃坝因素间关联模式干扰其风险评价分级的问题,总结分析国内外尾矿库溃坝事故致因,筛选出导致尾矿库溃坝的16个因素;引入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尾矿库溃坝解释结构模型,理清尾矿库溃坝因素间的层次隶属关系,结合因素频次法和层次分析法(AHP),设计一种不依赖人为主观判断的权重确定方法,计算模型中各因素的权重;依据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标准,构建尾矿库溃坝风险分级方法,并应用该方法确定某尾矿库的溃坝风险级别。结果表明:基于ISM和因素频次法的尾矿库溃坝风险分级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一致,该方法能够避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对尾矿库溃坝风险分级结果的影响。
    铁路事故应急资源调度决策研究
    袁嘉杉, 朱昌锋, 武永贵
    2018, 28(12):  158-164.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12.025
    摘要 ( 165 )   PDF (1909KB) ( 3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减少铁路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提高应急资源调度效率,分别以最优属性值和预期属性值作为外部和内部参照点,并划分资源调度阶段,增设时间参照点;基于累积前景理论(CPT),以方案总损失和延误时间作为决策属性,构建应急资源调度方案决策模型;通过模型评价出前景值最大的应急资源调度方案,并分析决策属性及参照点偏好系数的灵敏度。结果表明:基于CPT的应急资源调度方案决策模型能够弥补期望效用理论的不足,使决策过程更符合实际;通过该模型得出的最优方案,能减小事故损失给决策者带来的心理感知落差。
    书评
    英语视角下安全管理的宣传策略——评《公共管理英语》
    谢丽丽, 杨丽姜, 余鹏辉
    2018, 28(12):  166-166. 
    摘要 ( 64 )   PDF (1727KB) ( 1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