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0卷 第S1期    刊出日期:2020-12-30
    安全科学理论与安全系统科学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连奇巍
    2020, 30(S1):  1-5.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01
    摘要 ( 449 )   PDF (1469KB) ( 5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确保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性,通过梳理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现状,结合铁路体制改革、危险货物运输体系的新特点,分别从危险货物的规章制度、安全评价、人员培训、应急预案、救援设备设施、运输环境等方面分析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优化后的安全管理模式可形成全程监管链条,提高危险货物运输作业的规范性,提高危险货物风险处理能力和反应速度,减小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程度。
    安全社会科学与安全管理
    基于等级评价和隐患治理的中车安全管理体系
    刘少君, 尚媛, 陈东
    2020, 30(S1):  6-10.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02
    摘要 ( 290 )   PDF (1519KB) ( 4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充分发挥安全管理体系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首先,结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贯标和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推建,完成安全标准、基础管理、考核评价等体系基础建设;然后,针对制度建立与落实、风险辨识与管控以及人、机、料、法、环、测等环节覆盖与贯穿,构建完成安全等级评价和隐患排查治理等子体系;最后,通过以安全等级评价和隐患排查治理为核心结构的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实践和持续改进,完成定型并复制平移,形成中国中车全球全级次生产经营型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现行统一模式。结果表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通过企业现场实践完成应用转化,既能够实现有效承接专业标准、迅速补齐管理短板等普适性贯标目标,也能够实现制度落实、资源调配、现场管理、绩效考评等全方位全过程检查评价等企业个性需求。
    北京客运段工伤停工留薪五化问题研究
    窦国明, 郭晓毅
    2020, 30(S1):  11-15.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03
    摘要 ( 203 )   PDF (2306KB) ( 2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保障工伤停工留薪期职工个人、企业和国家三方利益,调查分析近年来北京客运段工伤停工留薪期现状;分析发生工伤时职工年龄、所在岗位、工作环境、居住地等因素与实际享受工伤停工留薪期之间的关联性,研究五化问题;提出职工工伤停工留薪以人文关怀为前提的管控新模式,并针对当前存在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过度医治行为,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停工留薪期管控应确保职工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合理控制不在岗却享受岗上待遇的时间;通过严格监管,可有效避免医疗资源不必要浪费;制定规范的异地医疗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可避免过度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家工伤保险基金损失。
    新冠肺炎常态化下铁路防控要点及措施探讨
    孔博, 赵刚
    2020, 30(S1):  16-20.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04
    摘要 ( 349 )   PDF (1536KB) ( 3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铁路系统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中基础工作薄弱、防护知识不足等问题,首先,确定个人管理、单位管控等为防控关键点;然后,通过建立全面防控管理制度,执行职工测温筛查、工作场所出入登记、严格环境消毒、确保供餐安全等措施;最后,提出发生疫情的列车单位应急处置对策措施。结果表明:铁路系统需强化落实标准化防疫工作流程,加强人员知识培训,持续完善COVID-19疫情的信息采集及监测工作;进一步提高疫情预测分析水平,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
    铁路超长隧道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监管
    刘常军, 傅鹤林, 翟筱松, 张彦春, 纪张, 谢凤武
    2020, 30(S1):  21-26.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05
    摘要 ( 344 )   PDF (1620KB) ( 3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铁路超长隧道安全风险管理关口前移、风险隐患源头治理,在分析铁路超长隧道工程特征及主要安全风险的基础上,提出铁路超长隧道工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创新构建“三单两线一平台”监管体系,并提出出台风险分级管控规范、安全风险管控监督指导意见、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监督检查指南等制度建设措施。结果表明:建立双重预防机制有利于斩断风险因素传递链条,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政府监督体系及配套制度,有助于监督参建各方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梁娜
    2020, 30(S1):  27-31.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06
    摘要 ( 329 )   PDF (1720KB) ( 4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实现运输生产和施工安全良好局面,通过分析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特点以及施工安全风险主要矛盾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建议。结果表明:应从加强施工管理,强化安全意识,加大施工设备管控力度,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和建立施工协调配合防控机制5方面做好营业线施工风险防控。
    高速铁路安全环境治理分析
    董皓, 崔有泉, 孙丽君
    2020, 30(S1):  32-37.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07
    摘要 ( 346 )   PDF (1758KB) ( 2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维护我国高铁安全环境,推动高铁建设快速发展,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梳理铁路安全环境治理相关政策;然后利用实地调研等研究方式,搜集我国高铁环境集中整治统计数据,重点统计与分析高铁沿线环境中的安全隐患数据。研究表明:我国高铁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法律依据不统一、责任主体不明确、长效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高铁沿线安全管控问题、彩钢建筑缺少建设及使用标准,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持续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全面加强高铁沿线安全管控,推动制定彩钢建筑建设标准,从而保障高铁安全环境治理工作。
    高速铁路沿线无人机安全管理立法探讨
    章超荣
    2020, 30(S1):  38-42.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08
    摘要 ( 214 )   PDF (3415KB) ( 2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无人机(UAV)产业自兴起以来在国内外快速发展,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是有些不恰当的利用对公共安全和法律秩序构成了挑战。为完善高速铁路沿线的UAV安全管理立法,分析UAV安全管理立法现状;综述国内现有法规对UAV安全管理相关规定;探讨高速铁路沿线UAV安全管理立法及立法三要素内容。研究结果表明:高速铁路沿线无人机安全管理立法应具备无人机禁止飞行范围、监督管理部门和法律责任三要素;出台高速铁路安全相关的地方法规时,建议纳入高速铁路沿线无人机的安全管理规定;建议修订铁路安全相关法规时,补充无人机安全管理规定。
    由一起诉讼案件谈对《铁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认识
    刘文龙
    2020, 30(S1):  43-47.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09
    摘要 ( 270 )   PDF (1498KB) ( 1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铁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作出主体多元、职责权限不清晰、当事人不服时缺少救济途径、法律法规修订不及时等问题,具体分析《铁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设定依据、作出主体、主要内容、性质属性、救济途径等方面。结果表明:应进一步明确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的责任主体,加快铁路行业法律、法规、规章修订;明确不服《铁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救济方式,加强铁路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铁路安全监管工作分析和对策研究
    郜博锋
    2020, 30(S1):  48-53.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10
    摘要 ( 234 )   PDF (1413KB) ( 2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升我国铁路安全监管效能,规范铁路安全监管行为,保障铁路安全运营,从铁路安全监管体系、铁路领域立法、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分别研究我国、美国、日本等铁路安全监管现状;在分析我国铁路安全监管问题成因和国外铁路政府监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健全铁路安全法规体系、建立科学的监管体系、加大事故调查追责力度等建议。结果表明:我国铁路安全监管存在法规滞后、体系不协调、履职效能不高等问题;国外铁路通过立法,建立起较完善的监管体系,在安全监管方面取得了实践效果;借鉴国外经验有助于提高我国铁路安全监管水平。
    地方铁路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陈禾
    2020, 30(S1):  54-58.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11
    摘要 ( 264 )   PDF (1548KB) ( 3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加强地方铁路安全管理,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畅通,通过总结近10年地方铁路发生安全事故的共同点,借鉴国家铁路及其他交通领域对安全管理的有效做法,作理论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地方铁路目前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企业发展动力不足,人员技术素质低,设备配置技术含量低,职工危机意识淡薄,未形成有效的安全保证体系等,进而提出需要从政府层面支持地方铁路企业良性运营;建立政府统筹、部门协作、铁路运输企业负责、行业监管和社会监督的运行机制,既可以使地方铁路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又可以提高我国铁路行业的资源配置,促进我国铁路运输健康发展。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SWOT分析
    李林卿, 黄文成, 韩兆洋, 赵然, 赵春竹, 吴凡
    2020, 30(S1):  59-63.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12
    摘要 ( 292 )   PDF (1445KB) ( 2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加强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利用态势分析法(SWOT),完善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治理体系,提升安全治理能力的改进对策。通过从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挑战4个方面讨论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的现状,基于SWOT分析矩阵,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监管法律制度体系、强化人员保障、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加强利益平衡机制等5个方面提出加强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的改进对策。研究表明:通过多维度完善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制度和体系,从而不断提升监管工作水平,维护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持续稳定。
    铁路机车驾驶员职业安全适应性评价
    朱冠吉, 刘迪, 孙强, 周子超
    2020, 30(S1):  64-70.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13
    摘要 ( 291 )   PDF (1695KB) ( 2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铁路机车驾驶员职业安全适应性问题,利用系统分析理论,从工作压力、自我效能感、安全支持和安全素质4个方面分析铁路机车驾驶员职业安全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建立4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综合职业安全适应性评价模型,实证研究X机务段的机车驾驶员职业安全适应性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确定指标评价隶属度,利用评价模型得到机车驾驶员职业安全适应性等级。结果表明:X机务段机车驾驶员职业安全适应性等级为良好,但工作压力指标得分较低,应加强机车驾驶员职业生涯规划、定期心理辅导等工作。
    安全工程技术
    铁路客站结构健康监测应用现状及展望
    姜锐
    2020, 30(S1):  71-76.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14
    摘要 ( 201 )   PDF (1766KB) ( 3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及时发现结构损伤,最大程度地保证铁路客站结构安全,总结研究结构健康监测在铁路客站无柱雨棚、站房屋盖、高架层及承轨层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分析客站结构健康监测存在的传感器布置、结构损伤识别和预警阈值等问题,分类介绍结构损伤的识别方法,并在结构建设和运维等方面提出建议。研究表明:应在改进既有文献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客站使用环境、自身结构特点,研究更适合的损伤识别方法;传感器的优化布置还要考虑施工操作性要求;应加强建设和运维部门的信息共享,以便形成长期有效的铁路客站结构健康监测管理机制。
    铁路智能移动减速信号牌研究
    丁源, 李震, 白铭, 李瑞峰, 周宇
    2020, 30(S1):  77-83.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15
    摘要 ( 158 )   PDF (2686KB) ( 3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预防和减少铁路安全事故的发生,解决施工作业人员根据列车放行条件频繁上道更换减速信号牌的问题,首先,根据铁路技规和应用业务场景,构建智能移动减速信号牌的整体框架和系统;然后,利用翻牌显示技术创新设计移动信号牌显示部件,采用意法半导体32位微控制器(STM32)低功耗技术、北斗地基增强高精度定位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减速信号牌的智能控制部件;最后,提出一种智能移动减速信号牌管理方法和远端控制系统。结果表明:智能移动减速信号牌能实现限制速度显示的自动调节和远程控制,同时具有轻便性和低功耗,满足现场使用,有效降低作业人员非天窗时段上道的次数。
    高原不良地质铁路隧道水害动态控制技术
    张向礼, 范飞, 李佳兴, 王英子
    2020, 30(S1):  84-91.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16
    摘要 ( 219 )   PDF (4584KB) ( 2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高原软岩隧道穿越富水地层关键难题,利用超前地质预报(TSP)等方法开展水害动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首先,提出地下水高精度综合定量识别方法;然后,提出涌水量估算技术和涌水量动态监测的反坡排水及其优化技术,并结合敦格铁路长草沟隧道进行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地震波、激发极化、地质雷达、瞬变电磁法的地下水高精度综合定量识别和涌水量估算技术,以及涌水量动态监测的反坡排水及其优化技术,可实现隧道施工期间的地下水动态风险管理;该技术可减少隧道施工风险,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丰富隧道排水方法,同时,可保护隧址区的水源生态环境。
    面向高速铁路的全自动运行系统应用
    龙时丹
    2020, 30(S1):  92-97.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17
    摘要 ( 197 )   PDF (8904KB) ( 2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高速铁路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以高速铁路列车自动驾驶(ATO)系统替代司乘人员工作,减轻司机劳动强度、降低运行能耗,首先,结合自动化等级(GOA)分类,介绍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现状;然后,从系统架构、运行工况、车辆接口及运营管理需求4个方面,分析高速铁路列车自动驾驶系统与城轨全自动运行(FAO)系统的差异;最后,探讨高速铁路实现全自动运行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全自动运行系统是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的必然发展趋势,可进一步提升高速铁路ATO系统的自动化等级。
    SGSN参数对GSM-R数据业务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李雷
    2020, 30(S1):  98-102.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18
    摘要 ( 186 )   PDF (2581KB) ( 1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铁路移动通信系统(GSM-R)数据业务核心设备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支持节点(SGSN)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简要分析铁路GSM-R现网中分组数据协议(PDP)激活流程、SGSN设备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GTP)版本以及PDP激活定时器的设置基础上,根据现网实际运行情况和故障案例分析,详细研究参数的处理机制,探究参数组合方案以及与其他设备的协议配合。结果表明:SGSN设备GTP版本以及PDP激活定时器的合理配置可以有效地减少SGSN与通用无线分组业务网关节点(GGSN)之间的故障,避免由于网络延时、设备间协议不匹配引起的业务影响,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GSM-R语音组呼业务实施研究
    李岩, 蒋帅
    2020, 30(S1):  103-108.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19
    摘要 ( 264 )   PDF (2550KB) ( 2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促进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语音组呼业务(VGCS)正常运用,以保障在非正常状态下和紧急情况下处置危及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事项顺利进行,通过分析GSM-R的VGCS实现原理和实施技术方案,结合2个在铁路通信网中实际发生的VGCS运用异常的典型案例,分析业务运用异常的案例问题发生的根源,重点研究GSM-R系统与调度通信系统间VGCS流程,并优化与调整实施方案。研究表明:通过优化与调整GSM-R与调度通信系统间VGCS实施方案,可避免在铁路枢纽或跨局地区等复杂条件下GSM-R的VGCS运用异常问题。
    轨道不平顺动态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孙博
    2020, 30(S1):  109-114.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20
    摘要 ( 287 )   PDF (2982KB) ( 3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我国轨道交通中因轨道不平顺导致的行车安全问题,采用轨道不平顺动态检测技术和方法,检测轨道波浪磨耗等轨道参数。首先,介绍当前轨道不平顺动态检测技术;然后,结合实际工程应用,针对轨道垂向不平顺中的轨面短波不平顺(轨道波浪磨耗),采用弦测法系统研究和阐述激光位移检测技术。结果表明:通过获取、处理和反馈轨道波浪磨耗参数和位置信息,可发现轨道平顺状态不良地点,评测轨道状态,制定现场打磨策略,编制作业计划,从而提高轨道修复施工现场作业效率,并可评估钢轨打磨修复效果,为智能打磨奠定基础。
    个人快速公交系统安全架构及运行模式分析
    张天白, 杨国光, 李俊
    2020, 30(S1):  115-120.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21
    摘要 ( 233 )   PDF (1863KB) ( 1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保障个人快速公交(PRT)调度控制系统安全运行,确保PRT系统开发、使用的便捷和高效,研究并设计科学的PRT系统的安全架构和运行模式。从PRT系统的特点和发展目标出发,总结其调度控制的功能需求,建立具有良好适用性和可靠性的架构,归纳PRT系统不同运行模式在交通要素上的差异;基于安全架构探讨4种系统运行模式,并面向运行控制程序的开发各自给出安全控制流程。研究表明:PRT可以依托合理的调度控制系统安全架构和运行模式,承担区域交通内的客流运输任务。
    铁路快运货物安全预警系统研究
    贾宝峰, 阎美好
    2020, 30(S1):  121-127.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22
    摘要 ( 182 )   PDF (1758KB) ( 3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铁路快运安全管理水平,在设计铁路快运货物安全预警系统的逻辑结构和功能模块的基础上,分析铁路快运货物安全影响因素,确定人员水平、物品属性和外部条件3个方面的预警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评价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构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铁路快运货物安全预警模型,将定性描述转化为定量评价,计算得到铁路快运货物安全预警等级。研究表明:通过有效的手段,铁路快运货物的安全性是可以通过影响铁路快运货物安全因素的定量指标进行评价的。将安全因素的影响定量化,可为管理者采取相应等级的安全措施,提供必要的参考。
    中欧班列业务流程设计与优化
    韩兆洋, 王鑫, 蒋帅, 张旭, 李林卿, 赵然
    2020, 30(S1):  128-132.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23
    摘要 ( 360 )   PDF (1684KB) ( 3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增强中欧班列在国际货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设计与优化中欧班列的业务流程,通过梳理总结中欧班列发展趋势和业务流程现状,了解中欧班列在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提高业务流程效率和改善服务质量状况各提出5个建议措施和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流程有助于解决缺少协同办公、信息沟通不流畅,导致流程周期较长、服务质量差的问题,可确保中欧班列在国际货运市场的顺利推行和可持续发展。
    基于安全防护的铁路行业统计调查系统
    李婷婷, 陆铖
    2020, 30(S1):  133-138.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24
    摘要 ( 147 )   PDF (1818KB) ( 2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铁路监管过程中信息量大、任务繁重、信息孤岛等影响安全防护的问题,进一步提升铁路行业统计信息共享和安全效能,通过详细剖析铁路行业统计工作的实际业务需求,提出系统总体架构;结合现有业务特点和安全需求,从互联网+管理的角度设计安全防护体系;以安全事故信息处理率为例进行应用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进一步优化铁路行业统计调查业务流程,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此安全防护体系使系统运行环境达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3级的要求,且有效提高铁路行业统计调查系统的安全性、实时性、便利性。
    公共安全
    基于AHP的铁路信息系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郑晓波
    2020, 30(S1):  139-145.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25
    摘要 ( 242 )   PDF (2477KB) ( 3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升铁路企业网络安全风险感知水平,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通过综合分析铁路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风险和不安全因素,结合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文件要求,提出一种包含贯彻执行国家、国铁集团网络安全制度、安全相关经费保障、网络和主机安全、系统运行安全4个层面的风险评价指标;引入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提出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客观、准确、便捷的评价铁路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风险,进而提升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高速铁路工程竣工验收存在的问题与探讨
    杨晓丽, 刘向东
    2020, 30(S1):  146-151.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26
    摘要 ( 213 )   PDF (1568KB) ( 3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保障高速铁路运输安全和提高竣工验收的工作效率,降低测试费用、节约测试时间、早日投入运营,以实际验收工作中101个高速铁路项目动态检测的大数据为基础,分析研究、完善优化动态检测项目;首先,从技术层面总结高速铁路验收中的经验、教训;然后,分析实际存在的问题现状;最后,提出高速铁路竣工验收制度、技术标准层面的改进措施。 结果表明:在修订高速铁路竣工验收配套规范时,应以动态检测大数据为基础,精简检测项目;对于静态验收发现的问题,应高度重视,在初步验收前完成整改,可提高竣工验收的效率,为高速铁路运营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海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技术条件安全评估
    周乃锋, 蒋帅
    2020, 30(S1):  152-157.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27
    摘要 ( 194 )   PDF (1640KB) ( 2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保障尼日利亚阿布贾城市铁路一期项目的顺利开通与正式运营,首先,解析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新线正式运营条件法规要求,阐述正式运营前进行运营技术条件安全评估的必要性;然后,结合该项目自身特点分别分析前提条件确认、系统功能核验、系统联动测试和运营准备等方面工作内容,确定安全评估关键项目;最后,分析实施组织模式和接口问题处理方式。结果表明:海外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新线正式运营前引入国内相关安全评估机制是必要的,且在应用过程中应根据项目系统设备配置特点和所在地的运营环境对安全评估机制内容和实施模式等方面做适应性分析和调整。
    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铁路旅客运输安全评价
    周雪, 左忠义, 程伟
    2020, 30(S1):  158-164.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28
    摘要 ( 192 )   PDF (7889KB) ( 1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准确、有效地评价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构建铁路旅客运输安全评价体系,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主观权重,用熵值法确定客观权重,将主客观权重组合,并采用博弈论理论计算综合权重,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占比,利用云模型评价铁路旅客运输安全。以某火车站S为例,根据S站的实际情况量化指标,利用云模型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的权重占比较大的因素有设备设计安全性及使用安全性、自然环境及社会治安等因素,需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患于未然;同时验证了组合赋权云模型在铁路旅客运输安全评价中的可行性。
    F-ANP法在高速铁路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魏圆圆, 左忠义, 程伟, 孟子悦
    2020, 30(S1):  165-171.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29
    摘要 ( 277 )   PDF (1776KB) ( 2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降低高速铁路风险带来的安全隐患,利用模糊网络分析法(F-ANP),评估高铁安全风险等级。通过从高铁建设运营的管理、人员、设备和环境4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构建适用于高铁风险的指标体系;采用F-ANP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确定指标层中非独立风险因子权重及其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基于相关领域专家评价意见和结果建立综合模糊矩阵,评估高铁风险等级。研究表明:结合专家意见和网络分析可以相对全面、准确地量化高铁建设运营中的复杂风险因素,构建用于评估高铁风险等级的模型方法,从而进行安全预警以及决定是否采取相关保障措施。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张帆, 步兵, 赵骏逸
    2020, 30(S1):  172-178.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30
    摘要 ( 294 )   PDF (1951KB) ( 3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评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水平,提出风险管理建议,研究适用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首先,介绍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CBTC)系统的设备组成和列车控制原理;然后,构建列控系统的复杂网络模型,并提出移动授权传输路径,分析网络攻击对列车控制的影响;其次,利用攻击树方法确定网络攻击事件的可能性;最后,给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并通过半实物仿真平台进行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发现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并反映系统的信息安全状态。
    应急技术与管理
    高铁沿线突发事件形成机制
    王猛, 刘佳星, 侯雪情, 霍梦华, 邓修权
    2020, 30(S1):  179-187.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31
    摘要 ( 290 )   PDF (4613KB) ( 2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高铁外部环境造成的沿线突发事件的形成机制,以及造成沿线突发事件的风险因素,基于Tropos风险框架,构建高铁沿线突发事件社会技术系统模型;应用风险分析理论,通过行为主体挖掘识别风险点,分析高铁沿线突发事件形成机制;提取高铁沿线安全隐患清单,并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高铁沿线突发事件的成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人、施工单位、周围物体和动物5个方面,其中,行人非法上道和施工单位非法施工等风险因素是高铁沿线突发事件形成的重要来源;自然环境和周围物体除了直接影响高铁运行安全外,两者对高铁的影响还存在耦合作用。
    职业卫生
    铁路机车制造企业职业病防治管理体系探讨
    季丽丽, 梁晶, 高鑫
    2020, 30(S1):  188-194.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S1.032
    摘要 ( 175 )   PDF (1681KB) ( 2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进一步提升铁路机车制造企业职业病防治水平,建立职业病防治管理体系,通过分析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浓度或强度,判断辨识职业病防治关键控制点,分析超标原因,提出控制措施和建议;结合调研分析结果探讨职业病防治管理体系的建立,从总体框架,防、治、保3个维度,危害治理、前期预防、基础管理、现场管理、应急管理、相关方管理6个方面作系统阐述。研究结果表明:铁路机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关键控制点为铸造、打磨、水阻试验、空压机站、驱动试验和喷漆作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