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1-28
    安全社会科学与安全管理
    海上浮动核电站人员认知可靠性模型
    邹树梁, 黄斌海, 李书帆
    2020, 30(1):  1-6.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01
    摘要 ( 329 )   PDF (1634KB) ( 3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保障海上浮动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利用人员认知可靠性(HCR)模型,分析海上浮动核电站的人因可靠性。首先通过分析和量化海上微气候、噪声、船体运动等外部因素对操纵员的操作速度和准确度的影响,修正HCR模型;然后以海上浮动核电站失水事故(LOCA)为例,分析事故中涉及人员行为以及事故处理流程,根据事故发生的情景对各计算参数取值;最后计算操纵员对反应堆LOCA事故系统异常信号认知和响应的失败概率。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较为吻合,修正后的HCR模型可操作性较强。
    煤矿安全监管人员工作压力与行为作用机制
    安宇, 李建飞, 李虹玮, 祁明辉, 许素睿, 佟瑞鹏
    2020, 30(1):  7-13.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02
    摘要 ( 418 )   PDF (1569KB) ( 6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绩效,以煤矿安全监管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工作压力、安全行为、管理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提出假设并构建模型;然后,调查山西省8家煤矿,获得有效问卷308份;最后,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检验管理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煤矿安全监管人员的安全责任压力与安全行为正相关;工作环境压力、工作任务压力、组织内部压力、角色冲突压力和职业发展压力与安全行为负相关。管理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压力与安全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新工科视角下安全心理学研究进展与实践应用
    佟瑞鹏, 李虹玮, 张娜, 许素睿, 安宇
    2020, 30(1):  14-20.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03
    摘要 ( 454 )   PDF (1640KB) ( 9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当前安全心理学研究与实践应用进展,在新工科视角下进一步弥补学科内容短板,采用文献回顾法,首先对比其与职业健康心理学(OHP)的异同,梳理发展历史、模型与方法、研究对象与内容的研究进展;然后结合研究成果与心理健康政策,分析理论内容与实践的问题,提出整合职业健康心理学、融合安全人机工程学、增强实践互动性的未来构想,构建学科思维导图;最后得出安全心理学理论研究、干预措施、重视程度方面存在的不足。研究表明:安全心理学与职业健康心理学有一定相似性;多种实践应用补充了新工科视角下的安全心理学内容;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弥补这些不足,促进安全心理学的透彻研究。
    安全工程技术
    条带潮湿巷道模型风流温湿度数值模拟研究
    张晓明, 黄亮, 王永军, 谢鹏飞, 佐佐木久郎
    2020, 30(1):  21-26.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04
    摘要 ( 261 )   PDF (1896KB) ( 2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巷道壁面均匀潮湿和局部潮湿对围岩及巷道壁温度影响差异,准确预测潮湿巷道风流温湿度,根据三维围岩温度场理论,建立围岩热传导、风流温度和湿度数值计算模型,数值模拟巷道壁面均匀潮湿模型(UWSM)和条带潮湿模型(PWSM),探讨不同参数条件对巷道风流温湿度影响。结果表明:三维热传导模型在局部潮湿巷道计算得出围岩温度及风流温度分布更贴合实际;提出根据潮湿率确定潮湿度修正系数的方法,可提高大型通风网络温湿度预测计算精度。
    建筑业安全生产水平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郑霞忠, 仝立杨, 陈国梁
    2020, 30(1):  27-34.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05
    摘要 ( 267 )   PDF (2629KB) ( 4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从宏观上因地制宜提高建筑安全生产水平,需厘清其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一种在窗口分析框架下,基于数据包络分析博弈交叉评价(DEA-GCE)方法的建筑安全生产水平分析模型,评估2012—2017年我国各省域建筑安全生产水平,并综合运用聚类分析、探索性空间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究其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省域建筑安全生产水平存在低水平维持型、高水平稳定型、波动下降型以及波动提高型4种时间演变特征,且空间集聚特征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呈现逐渐增强趋势;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建筑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建筑业国有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勘察设计、监理从业人员数量以及政府监管投入为建筑安全生产水平的主导影响因素,除建筑业国有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其他因素均与之呈正相关。
    基于预处理的IFOA-ELM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模型
    温廷新, 靳露露
    2020, 30(1):  35-41.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06
    摘要 ( 250 )   PDF (1536KB) ( 3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快速准确地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提出一种基于预处理的改进果蝇优化算法(IFOA)-极限学习机(ELM)的预测模型。首先预处理平顶山八矿的部分实测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GRA)法与熵权法(EWM)结合的灰色关联熵分析(GREA)法剔除影响程度较小的因素,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进一步约简因素;构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模型,基于果蝇优化算法(FOA),引入自适应步长更新策略及群体适应度方差策略设计IFOA;利用IFOA优选ELM输入层权值及隐含层阈值,对预处理样本数据进行训练、预测并对比其他模型预测效果。结果表明:基于预处理的IFOA-ELM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完全拟合,预测效果显著优于未预处理的模型;基于预处理的IFOA-ELM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和召回率均为100%,显著高于其他对比模型。
    重载铁路水冲受损桥墩组合加固技术
    陈树礼, 柳墩利, 田波, 许宏伟
    2020, 30(1):  42-47.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07
    摘要 ( 265 )   PDF (4515KB) ( 3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冲刷引起的桥梁墩台基础受损,进而引起承载能力降低并危及运营安全的问题,以某重载铁路桥墩洪水冲刷病害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一套考虑墩身和基础共同加固的增补桩基法+基础加固法的组合技术方法,制定分步实施方案,并应用在实际工程中。结果表明:加固后,单桩承载力、墩顶位移和桩侧土压力等静力指标明显改善,桥墩和桥跨结构横向振动幅值较加固前显著降低,桥墩横向自振频率增大5倍,墩台基础刚度和承载能力显著提高。
    风载荷作用下立式低温储罐动力可靠性分析
    刘明, 郑亚明, 多依丽, 赵超
    2020, 30(1):  48-52.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08
    摘要 ( 210 )   PDF (1797KB) ( 3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随机风载荷作用下储罐结构动力可靠性问题,以300 m3的中小型立式低温储罐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回归(AR)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风载荷的脉动风速时程与脉动功率谱密度函数;采用ANSYS 程序建立储罐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储罐进行动力学分析,计算出储罐结构的随机响应值,进而得到随机风载荷作用下储罐结构动力可靠性所需全部数字特征;利用首次超越机制计算得到储罐的动力可靠度。结果表明:在50年一遇高度为10 m处最大风速26.8 m/s的情况下,振动频率为0.83 Hz时,结构位移、速度响应幅值比较大,储罐对低频振动比较敏感;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储罐结构动力可靠度呈现出负指数形式下降趋势,当储罐达到设计使用年限25年时,可靠度降为71.46%。
    超高层ICCP安全监测与控制的预警指标研究
    左自波, 潘曦, 黄玉林, 汪小林, 张龙龙
    2020, 30(1):  53-60.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09
    摘要 ( 308 )   PDF (3009KB) ( 2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精确监控整体爬升平台(ICCP)的作业安全,探讨ICCP与超高层安全监控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系和差异,收集哈利法塔、上海中心、台北101大厦等20个国内外超高层安全监测工程实例,统计和分析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关键监测项目及指标,并对监测项目重要性程度进行分级,基于超高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实例的统计分析结果和大量ICCP的工程实践,给出ICCP关键监测项目及预警指标;以塔楼最高为368 m的3座非对称连体塔楼超高层建筑为背景,通过现场试验验证ICCP安全监控项目和预警指标的合理性。结果表明:ICCP监测指标均处于合理范围,施工平台架体的水平度最终控制在20 mm以内;所提出的ICCP预警指标,有助于提高超高层施工的安全保障能力及信息化水平。
    典型聚酯涂层镀锌钢板的受热痕迹特征研究
    金静, 姚子嘉, 刘玲, 张金专, 周广英, 王平
    2020, 30(1):  61-65.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10
    摘要 ( 296 )   PDF (6038KB) ( 3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聚酯涂层镀锌钢板高温受热后的痕迹特征变化,选择热塑性丙烯酸涂覆的镀锌钢板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涂层进行热重分析的基础上,讨论钢板在不同受热温度及时间作用下的痕迹特征。结果表明:温度升高至360 ℃时,热塑性丙烯酸涂层发生明显的热解炭化,带涂层钢板的质量降低;在410~590 ℃温度范围内,涂层开裂、脱落,聚酯涂层钢板整体质量进一步降低;受热温度继续升高至600 ℃,镀锌层露出并发生氧化破坏后,钢板基体露出并发生氧化,钢板质量回升,局部区域不同程度的氧化过程导致整块钢板呈现出多层次且不均匀的受热痕迹;受热时间对痕迹的影响在高温下更为显著。
    垂直贯穿裂缝对坚硬顶板失稳破断的影响特征
    王海洋, 赵树磊, 刘佳亮, 夏彬伟, 李寿龙
    2020, 30(1):  66-72.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11
    摘要 ( 210 )   PDF (3889KB) ( 2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揭示直贯穿裂缝对坚硬顶板失稳破断的影响特征,在对水力压裂坚硬顶板形成的垂直裂缝形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含垂直裂缝坚硬顶板的破断步距进行理论分析,进而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坚硬顶板的变形破坏特征及破坏区域分布。结果表明:当未闭合的垂直贯穿裂缝位于一定区间范围时,坚硬顶板的破断步距小于其初始极限跨距;而当坚硬顶板中的水压裂缝已闭合时,两侧块体会向裂缝面方向发生偏转,并沿裂缝面发生剪切滑移,使坚硬顶板易于发生失稳破断。回转块体咬合点区域的拉压复合破坏作用是造成坚硬顶板块体局部失稳、回转加剧和整体破断的主要原因。垂直裂缝面的法向刚度系数越小,坚硬顶板越容易发生变形失稳。相对于已闭合的垂直裂缝,未闭合垂直贯穿裂缝更容易使顶板发生回转变形和失稳破断。
    风幕封闭的综掘面硫化氢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汪伟, 贾宝山, 祁云
    2020, 30(1):  73-80.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12
    摘要 ( 250 )   PDF (1696KB) ( 4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综掘面掘进过程中硫化氢涌出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问题,现场测试分析晋牛矿8116综掘面硫化氢的分布特征,提出利用风幕风机封闭综掘断面,防止硫化氢外溢的治理方案;依据势流叠加原理和流体力学理论,建立空间受限条件下风幕风机流场的数学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在模拟巷道进行风幕射流速度衰减试验。结果表明:风幕风速随着射流距离的增加不断衰减,且呈现先急后缓的变化趋势,数学模型所计算出的理论风速与实测风速基本一致;径向射流风幕需要封闭的空间断面内,实测风速都在2.7 m/s以上,能有效抑制硫化氢向外逸散。通过井下工程应用,该装置可使掘进机司机处的硫化氢体积分数由43.5×10-6降至3.2×10-6,治理效果显著。
    LNG槽罐车泄漏-燃烧耦合演化特性分析
    项莉, 谢启源, 张杰, 卢启钊, 周锋
    2020, 30(1):  81-86.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13
    摘要 ( 247 )   PDF (1983KB) ( 3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液化天然气(LNG)槽罐车泄漏燃料着火造成的“泄漏—燃烧—热反馈—槽罐内升温升压—强化泄漏”事故链演化过程,基于我国典型槽罐车工况,构建泄漏-燃烧耦合发展模型,研究泄漏相态、储罐充装率和泄漏孔径对该类泄漏事故演化过程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液相泄漏时,泄漏速率与燃烧反馈热流之间往往出现正反馈演变,造成LNG储罐内压强突然急剧升高爆炸;低充装率储罐在泄漏初期危险性较高,而高充装率可达储罐峰值压强更大;在一定孔径范围和充装率条件下,储罐内可达峰值压强随孔径的增大而呈减小趋势。
    CEEMD-FCM模型下的管道缺陷识别方法
    王超群, 梁伟, 梁晓斌
    2020, 30(1):  87-93.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14
    摘要 ( 285 )   PDF (2134KB) ( 3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管道缺陷识别精度,利用补充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CEEMD)和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提出CEEMD-FCM的管道缺陷识别模型。首先,分析管道缺陷信号波形特征,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改进小波阈值降噪方法,实现管道缺陷信号的降噪;然后,采用CEEMD分解缺陷信号,并借助能量熵原理提取缺陷的特征参量;最后,利用模拟退火算法(SA)和遗传算法(GA)优化FCM,完成管道缺陷的分类。结果表明:基于CEEMD-FCM模型的管道缺陷识别方法的综合识别精度达到87.5%,可实现石油化工领域管道缺陷模式的精准识别,保障管道安全运行,降低事故发生率。
    点火位置和开口率对泄压管道内爆炸压力的影响
    许闯, 陈先锋, 代华明, 黄楚原, 赵齐, 王玉杰
    2020, 30(1):  94-100.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15
    摘要 ( 299 )   PDF (1939KB) ( 2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2种初始条件对天然气爆炸压力的影响特性,搭建球形容器泄压管道试验系统,通过在球形容器和泄压管道内布置压力传感器,研究不同点火位置(距球心0、2.7、4.7 m)和开口率(0%、25%、60%、100%)对天然气爆炸压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点火位置位于2.7 和4.7 m时,球形容器内的峰值压力和升压速率显著大于0 m处点火的数值;设置泄压口明显降低了球形容器内的峰值压力,而随泄压口开口率增大,球内峰值压力降低幅度较小;容器密闭时,管道末端峰值压力在0 m处点火时最大,容器设有泄压口时,管道末端峰值压力在4.7 m处点火时最大;在0 m处点火后管道末端的最大升压速率小于在2.7和4.7 m处点火后的速率。
    磨料水射流切割影响因素及切割深度预测模型
    郭嘉赫, 戚绪尧, 王栋, 朱国庆, 陈良舟
    2020, 30(1):  101-106.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16
    摘要 ( 247 )   PDF (1540KB) ( 2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切割破拆是实现高效应急救援的方式之一,针对现有破拆工具切割性能与适用性方面的不足,研究前混合磨料水射流(AWJ)用于破拆切割混凝土过程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优化方法;主要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研究射流压力、横移速度、冲击角度、靶距等工艺参数对切割性能的影响程度,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切割深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切割深度受不同参数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随射流压力增大而增大,随横移速度增大而减小,随靶距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且存在最佳靶距为4 mm,随冲击角度呈现波动式变化,存在最佳冲击角度为80°;各工艺参数对切割深度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射流压力、横移速度、靶距。
    复合干粉中氢氧化铝的最佳质量分数研究
    李杭晨, 郭鑫鑫, 李顺超, 张晗, 华敏, 潘旭海
    2020, 30(1):  107-113.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17
    摘要 ( 299 )   PDF (2672KB) ( 3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开发高效干粉灭火剂,以超细ABC干粉为基料、氢氧化铝为添加剂,制备一种新型复合干粉灭火剂。通过灭火试验,测定含有不同质量分数氢氧化铝的复合超细干粉的灭火效能和对火焰烟气中有毒气体的抑制效能。结果显示,随着复合超细干粉中氢氧化铝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10%,火焰温度下降速率和火焰高度下降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灭火剂最小灭火浓度(MEC)和灭火时间则先减小后增大;当氢氧化铝质量分数为4%时,灭火效能和抑烟性能最佳。热重(TG)分析结果表明:氢氧化铝可以加快复合超细干粉的热分解速率峰值,从而提升灭火效能。
    矿用CMC/ZrCit/GDL防灭火凝胶特性研究
    董凯丽, 王俊峰, 梁择文, 石琪
    2020, 30(1):  114-120.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18
    摘要 ( 356 )   PDF (2415KB) ( 4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防治煤自燃,研制一种由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柠檬酸锆(ZrCit)和葡萄糖酸-δ-内酯(GDL)组成的新型矿井防灭火凝胶。首先试验测试不同配比凝胶的成胶时间和黏度,选出适合不同情况下煤矿防灭火的凝胶配比;然后采用程序升温试验和热重(TG)试验分析凝胶的阻化性能和对煤自燃失重放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的加入对煤的自燃有一定抑制作用;凝胶渗透过程中成胶,粘结在煤体的表面和裂隙之间;相同加热时间下加热到180 ℃,水的失重率比32号凝胶高出30%左右,说明凝胶固水性强,热稳定性良好。灭火模拟试验说明使用凝胶灭火,煤体降温快且不易复燃。
    煤化作用对煤微表面结构特性影响研究
    刘慧芳, 宋大钊, 何学秋, 田向辉, 娄全, 王伟象
    2020, 30(1):  121-127.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19
    摘要 ( 205 )   PDF (4818KB) ( 3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煤化作用对煤微结构特性影响,选取3种不同变质程度煤样,采用扫描电镜(SEM)研究其表面孔隙及形态分布特征;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研究其表面官能团种类及其分布。当HP-SH煤样R0由0.70%增大到2.88%时,表面孔隙率分布范围为65.29%~77.07%,表面孔隙趋于粗糙、复杂化;各煤样极性官能团中含氧官能团相对含量逐渐增大, -O-的相对数量比为10.1%~19.25%,-OH的相对数量比为7.16%~41.79%,-COOH的相对数量比为52.01%~51.96%;芳香度和聚合程度也逐渐增大,芳香度为1.09~1.63,聚合度为0.29~1.58,煤样芳香结构参数与表面孔隙率呈线性关系。结果表明:煤化程度增高,煤样微表面官能团种类相似;官能团结构越复杂,微表面孔隙结构也越复杂,为微表面瓦斯提供赋存环境。
    公共安全
    基于扩展式动态博弈的多船避碰决策模型
    欧阳旭东, 支云翔, 王腾飞, 吴兵, 汪洋
    2020, 30(1):  128-135.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20
    摘要 ( 284 )   PDF (2023KB) ( 4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揭示船舶避碰(SCA)决策研究中船舶操纵人员在会遇场景表现出的避碰决策动机和偏好,更准确地反映多船避碰(MSCA)场景下各个船舶运动变化的趋势,将博弈模型引入现有的MSCA分析,提出将MSCA问题转化为相关船舶间完全信息的非零和动态博弈问题的方法。首先,利用最短会遇距离(DCPA)和最短会遇时间(TCPA)等参数度量SCA的危险程度,获得避碰优先级;其次,参考国际海上避碰规则(COLREGS)选择船舶操纵性和经济偏好作为避碰决策特征,为每艘船建立扩展博弈树;最后,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子博弈纳什均衡。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博弈论的MSCA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能使各个船舶作出更有利于化解碰撞局面的决策。
    机场场面光电监视告警系统及方法研究
    夏正洪, 张强, 朱新平
    2020, 30(1):  136-141.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21
    摘要 ( 224 )   PDF (3332KB) ( 2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降低机场场面不安全事件和事故征候发生率,提出一种基于红外和可见光传感器的机场场面光电监视告警方法和系统设计方案。通过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拼接、校正和重建形成机场场面光电全景态势;然后对场面运动目标进行分类识别、持续跟踪,通过分析运动目标的行为和意图,预测场面冲突并进行分类告警,并最终将该方案应用于西南某机场场面运行监控。结果表明:基于光电的机场场面监视告警系统综合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对机场场面大尺度场景的全景监视,完成复杂天气环境下的目标识别和跟踪,冲突智能预测和提前告警,具有显示直观、全天时、全天候、可提前预警、成本低廉等优点。
    基于飞行环境建模的UAV地面撞击风险研究
    韩鹏, 赵嶷飞
    2020, 30(1):  142-147.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22
    摘要 ( 303 )   PDF (1746KB) ( 3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无人机(UAV)的任务工况与环境场景对飞行安全影响极大,为研究不同飞行环境对UAV地面撞击风险的影响,需要分析不同运行工况下的UAV地面撞击事故的边界条件。首先分析影响UAV运行安全的飞行环境因素,考虑不同任务场景的地面人口密度和遮蔽物保护能力,并引入环境影响因子,用以分析不同环境场景的气象、地理和通信等要素;然后以每飞行小时地面撞击事故伤亡人数为评价指标,建立UAV地面撞击事故评估模型;最后计算不同UAV在多种任务场景和环境场景工况下的风险参数,并加以对比。结果表明:飞行环境中的气象、地形和通信等因素对UAV地面撞击风险影响较大,随着环境场景的恶化,UAV运行每飞行小时伤亡人数量级也有较大变化,增加幅度从10-8上升至10-5
    冰雪道路环境下交通流微观仿真及事故率研究
    张杉, 庞明宝, 任泊宁
    2020, 30(1):  148-154.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23
    摘要 ( 250 )   PDF (1799KB) ( 5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给冰雪下交通管控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支持以提高行车安全性,在考虑驾驶员特性的基础上,分析车辆受力及驾驶行为,讨论可能发生的追尾和侧滑事故,建立冰雪下单向双车道可能交通事故的元胞自动机模型(CAM);通过仿真校验该模型,并分析冰雪下流量-密度特性及管控措施下的事故概率。结果表明:应根据冰雪路面类型及道路几何线形采取不同措施以降低事故概率,光滑冰膜水平路面使用融雪剂并限速可将事故概率降低41.02%,其他冰雪下水平路面采用分类限速可将事故概率降低34.20%以上;纵坡采取融雪剂结合分类限速可有效降低事故概率;光滑冰膜下纵坡需安装防滑链或使用冬季轮胎以提高行车安全性。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事故致因网络模型构建与解析
    郭文亚, 周志鹏
    2020, 30(1):  155-161.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24
    摘要 ( 318 )   PDF (1921KB) ( 5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揭示事故发生过程中致因因素和事故之间演化规律,基于实际地铁工程建设事故案例,构建具有致因层和事故层的双层地铁工程建设安全事故致因网络(SCACN)模型,分析网络拓扑结构和内在机制;经计算,子网络的累计度分布均服从幂律分布,且具有较小的最短路径长度和较高聚类系数,呈现出无标度网络和小世界网络的特性,SCACN面对随机攻击表现出鲁棒性,面对特定攻击具有脆弱性。结果表明: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安全意识、机械故障是导致大量事故发生的初始致因因素,消除致因因素中具有较高度的关键节点,会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后续事故的发生,有助于提高地铁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水平。
    应急技术与管理
    基于MR与微服务的隧道应急模拟与推演系统
    喻钢, 史礼华
    2020, 30(1):  162-167.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25
    摘要 ( 216 )   PDF (3398KB) ( 3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隧道应急人员面对突发事故的处置能力,基于混合现实(MR)和微服务,开发一种新的隧道应急模拟与推演系统(TESDS)。该系统以MR与建筑信息模型(BIM)为载体,构建逼真的、可交互的虚拟环境,利用微服务架构和轻量级的通信机制,实现场景动态加载、演练执行、分析研判、决策分析等功能;将该系统应用于上海市虹梅南路越江隧道应急管理,应急人员的应急知识掌握程度在半年时间里得到较大提升,满足应急管理的新需求。
    异质决策者划分下应急物流路径多准则群决策
    张有洋, 朱昌锋, 韩桴
    2020, 30(1):  168-173.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26
    摘要 ( 296 )   PDF (2444KB) ( 2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应急救援效率,保证应急物资及时送达,选取多个评价指标构建直觉模糊评价矩阵,以简化应急物流路径优化的复杂性;并运用改进前景理论(MPT),依据不同决策偏好将决策者划分为冒险型、中间型和保守型3类,提出异质决策者划分下的应急物流路径决策方法;然后进行实例分析,分别得出冒险型、中间型和保守型的决策结果并加以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部分关键参数的灵敏度。与既有方法的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考虑了异质决策者的理性程度,使决策结果更加符合实际,且决策结果受决策者理性程度和决策偏好的共同影响。
    职业卫生
    骑车人躯干姿态对头部损伤影响研究
    周华, 唐梅, 刘峰, 张爱红, 李平飞, 谭正平
    2020, 30(1):  174-179.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27
    摘要 ( 217 )   PDF (2568KB) ( 2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电动二轮车与SUV正面碰撞事故形态中,骑车人头部损伤指标(HIC)与躯干横摆角、前倾角及参与方碰撞速度的关系,基于MADYMO软件验证后的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与电动二轮车多刚体模型设计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骑车人HIC值随躯干横摆角的增大逐渐减小;电动二轮车车速不超过15 km/h或SUV车速超过50 km/h时,骑车人HIC值随躯干前倾角的增大逐渐减小;电动二轮车车速超过15 km/h或SUV车速不超过50 km/h时,骑车人HIC值随躯干前倾角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提前同时增大骑车人躯干横摆角和前倾角可降低骑车人头部损伤程度。
    高海拔矿井作业人员动态热舒适性评价
    聂兴信, 冯珊珊, 张书读, 甘泉
    2020, 30(1):  180-186.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01.028
    摘要 ( 187 )   PDF (1698KB) ( 2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高海拔矿井井下通风环境差及通风能耗浪费问题,通过修正的高海拔矿井平均热感觉指数(PMV)模型,评价高海拔矿井作业人员的动态热舒适性。根据典型工况日的气象参数信息计算井上逐时热舒适度,生成井上逐时热舒适度曲线控制图,并通过建立的井下PMV模型,拟合生成井下仿自然热环境控制曲线,实时反映井下作业人员的热舒适感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井上环境12:00—19:00时间段内舒适度为稍凉,7:00—12:00与19:00—3:00舒适度为凉,3:00—7:00舒适度为冷,经试验验证修正后的PMV模型适用于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优化后井下热舒适度0:00—12:00及18:00—0:00舒适度为中性,12:00—18:00舒适度为稍暖;优化后的井下热舒适指标更接近人体热舒适感的最优值。
    书评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协同育人探讨——评《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安全教育》
    郝琳琳, 付泽利, 薛珊
    2020, 30(1):  188-188. 
    摘要 ( 112 )   PDF (1822KB) ( 4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