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摘要: 为解决传统矿井监测技术存在的监测效果差、数据利用率低、预警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采用多点及多因素融合的联动监测方法.采用计算机数据挖掘、多级数据融合处理技术建立基于实际预警、规则评判、历史数据检测等方法的矿井故障分析及瓦斯浓度预警数据处理模型.该技术在临汾市尧都区5个煤矿的安全生产监控中试验应用,结果表明联动分析法有助于分析矿井故障原因、提高瓦斯浓度预警能力,且数据挖掘及多级数据融合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规范样本,提高分析预警规则的稳定性、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牛立东. 基于数据挖掘法的矿井瓦斯联动监测[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 | 何文, 卢博凯, 石文芳, 祝思雨, 刘金朋. 超声空化效应对细粒尾矿的增渗作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5): 91-100. |
[2] | 许娜, 梁燕翔, 王亮, 赵丽丽, 周雪晴, 张博. 基于知识图谱的煤矿建设安全领域知识管理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5): 28-35. |
[3] | 杨可明, 李婷婷, 马军, 李亚星, 江克贵, 赵项通. 基于最优PS点获取方法的矿山工业广场沉降监测[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5): 44-51. |
[4] | 裴晓东, 姚志远, 王亮, 邵昊, 王凯, 吴征艳. 基于Unity3D的矿井火灾监测与防治虚拟仿真试验系统[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3): 109-116. |
[5] | 徐永亮, 孙萌, 王兰云, 王云刚. 矿井带式输送机火灾烟流特性及其预警防控综述[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3): 117-128. |
[6] | 李敏, 罗欧文, 鲁义, 施式亮, 李贺, 林志军. 再生顶板条件下煤自燃危险区域空间分布特征[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3): 129-136. |
[7] | 吴芳华, 施式亮, 鲁义, 谷旺鑫, 谭嘉乐, 刘蔚廷. 磷石膏基自产气膨胀浆体防灭火性能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3): 148-154. |
[8] | 杜栋栋, 雷文杰, 李东会, 李哲. 矿井瓦斯抽采钻孔偏移特性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3): 155-161. |
[9] | 李懿, 陆伟, 李金亮, 陈云龙, 赵舒洁. 煤层注射成胶型抑尘剂影响因素及抑尘效果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3): 171-178. |
[10] | 于海淼, 徐泽鹏, 张硕, 祁慧. 煤矿工人职业健康研究进展的知识图谱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3): 230-236. |
[11] | 左明成, 焦文华. 面向煤矿井下作业场景的安全帽佩戴识别算法[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3): 237-246. |
[12] | 张遵国, 袁新立, 陈毅, 唐朝, 马凯欣, 陈永强. 不同应力循环路径下砂岩的能量演化特征[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2): 144-152. |
[13] | 游波, 崔大雄, 刘何清, 鲁义, 杨芯宇. 不同隔热材料下的深井巷道隔热降温模拟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2): 153-160. |
[14] | 王永军, 郑倩, 张河猛, 董伟, 张晓明, 佐佐木久郞. 采空区地下遗煤燃烧-地表碳通量相关性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2): 161-167. |
[15] | 郭鑫, 鲁义, 施式亮, 李贺, 李大芳. 高流态封孔注浆材料力学性能及水化机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2): 168-17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