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2025, Vol. 35 ›› Issue (1): 84-93.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5.01.0181
丁超1,2(), 张向轲1,2, 王琨3, 宋紫薇1,2, 郭晓文1,4
收稿日期:
2024-08-15
修回日期:
2024-10-23
出版日期:
2025-01-28
作者简介:
![]() |
丁 超 (1984—),男,河南南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E-mail:dckinger@imust.edu.cn。 |
王 琨 副教授
郭晓文 讲师
基金资助:
DING Chao1,2(), ZHANG Xiangke1,2, WANG Kun3, SONG Ziwei1,2, GUO Xiaowen1,4
Received:
2024-08-15
Revised:
2024-10-23
Published:
2025-01-28
摘要:
为弥补虚拟现实(VR)技术在安全教育中理论支撑和实际效果检验的不足,以影响工程安全教育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切入点,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安全教育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开展认知试验以评估实际效果。结果表明: 教育频率、教育方式、个体主动性、内容趣味性以及过程舒适性是影响施工安全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VR+讲授”的混合模式是试验效果最好的教育方式,但使用VR技术仍需要人员辅助;教育频率的最佳周期建议≤30天;趣味性、舒适性和教育效果呈显著正相关,但结合VR技术的施工安全教育应用中,舒适性更为重要。
中图分类号:
丁超, 张向轲, 王琨, 宋紫薇, 郭晓文. 基于VR技术的施工安全教育效果认知试验[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5, 35(1): 84-93.
DING Chao, ZHANG Xiangke, WANG Kun, SONG Ziwei, GUO Xiaowen. Cognitive test of construction safety education effect based on VR technology[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25, 35(1): 84-93.
表5
各组预测试ANOVA结果
分析项 | 项 | 均值±标准差 | F值 | p值 |
---|---|---|---|---|
预测试 成绩 | VR1组(n=6) | 48.50±5.09 | 0.803 | 0.507 |
VR2组(n=6) | 51.17±5.34 | |||
VR3组(n=6) | 47.83±4.40 | |||
VR4组(n=6) | 47.00±4.82 | |||
总计(n=24) | 48.63±4.86 | |||
混合1组(n=6) | 47.50±3.62 | 0.997 | 0.414 | |
混合2组(n=6) | 50.17±5.23 | |||
混合3组 | 51.33±3.01 | |||
混合4组 | 49.83±3.54 | |||
总计(n=24) | 49.71±3.94 | |||
传统1组(n=6) | 50.92±5.79 | 4.555 | 0.054 | |
传统2组(n=6) | 46.25±4.88 | |||
总计(n=24) | 48.58±5.76 | |||
VR组(n=24) | 48.63±4.86 | 0.405 | 0.668 | |
混合组(n=24) | 49.71±3.94 | |||
传统组(n=24) | 48.58±5.76 |
表7
培训后7、20、30、90天测试成绩的组间ANOVA
分析项 | 项 | 样本量 | 平均值 | 标准差 | F值 | p值 |
---|---|---|---|---|---|---|
7天后 测试 | VR模式 | 24 | 71.50 | 3.78 | 53.597 | *** |
混合模式 | 24 | 72.50 | 3.13 | |||
传统模式 | 24 | 63.17 | 3.34 | |||
总计 | 72 | 69.06 | 5.36 | |||
20天后 测试 | VR模式 | 12 | 63.92 | 2.27 | 108.521 | *** |
混合模式 | 12 | 64.58 | 3.60 | |||
传统模式 | 12 | 48.83 | 2.86 | |||
总计 | 36 | 59.11 | 7.81 | |||
30天后 测试 | VR模式 | 24 | 59.08 | 2.87 | 93.119 | *** |
混合模式 | 24 | 61.08 | 3.12 | |||
传统模式 | 24 | 49.67 | 3.28 | |||
总计 | 72 | 56.61 | 5.83 | |||
90天后 测试 | VR模式 | 12 | 49.58 | 3.15 | 0.127 | 0.882 |
混合模式 | 12 | 49.58 | 3.09 | |||
传统模式 | 12 | 50.08 | 2.07 | |||
总计 | 36 | 49.75 | 2.74 |
[1] |
康梦月, 祁神军, 陈梅. 精神支持与物质支持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对比[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2, 18(3): 143-148.
|
|
|
[2] |
王永刚, 王慧莹. 安全教育对机务维修人员违规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3, 19(7): 192-197.
|
|
|
[3] |
|
[4] |
|
[5] |
|
[6] |
|
[7] |
张文胜, 岳康. 基于VR的驾驶仿真及安全教育系统开发[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22, 58(23): 278-284.
doi: 10.3778/j.issn.1002-8331.2204-0484 |
doi: 10.3778/j.issn.1002-8331.2204-0484 |
|
[8] |
何江, 蒙泳君, 赵庚亮, 等. 基于VR的地铁基坑施工安全教育系统设计与应用[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1, 17(8): 124-129.
|
|
|
[9] |
|
[10] |
方恩权, 郭杰, 张伟. 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地铁施工多人VR安全体验系统研究与应用[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9, 45(12):58-61.
|
|
|
[11] |
张俊, 刘彬, 杨立兵, 等. 基于VR的建筑防火设计课程教学实训方法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3, 49(5): 23-28.
|
|
|
[12] |
郑霞忠, 王毓, 陈云, 等. 建筑施工安全培训信息呈现方式学习效果评价[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3, 33(5): 96-102.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3.05.0933 |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3.05.0933 |
|
[13] |
李超, 郭慧敏, 成连华. 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煤矿安全, 2019, 50(6): 281-284.
|
|
|
[14] |
牛达钰, 祁神军, 吴国来, 等. 基于情景模拟的沉浸式建筑工人安全教育培训[J]. 工程管理学报, 2020, 34(5): 37-41.
|
|
|
[15] |
周迎雪, 严小丽, 吴颖萍, 等. VR安全教育培训情境下建筑工人培训意愿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21, 43(3):210-217.
|
|
|
[16] |
余凯华. 排水泵站巡检安全教育培训中VR技术的应用[J]. 中国给水排水, 2024, 40(4): 93-98.
|
|
|
[17] |
邢志祥, 王安可, 钱辉. 企业在线安全培训模式的研究进展[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8, 25(2): 115-120.
|
|
|
[18] |
许立强, 付明琴, 王程程. 装配式建筑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J]. 建筑经济, 2021, 42(4): 53-56.
|
|
|
[19] |
蒋旭刚, 杨俊燕, 李杜风. 我国煤矿安全培训体系构建及发展趋势探讨[J].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5, 42(1): 116-119.
|
|
|
[20] |
刘凯, 金旭东, 侯敬伟. 装配式项目建筑工人参与安全教育主动性综合评价[J]. 建筑经济, 2022, 43(增1): 804-810.
|
|
|
[21] |
赵平, 邓如玉, 李志飞, 等. 基于改进DEMATEL的输电线路跨越施工安全影响因素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2, 22(1): 36-43.
|
|
|
[22] |
许建飞, 韩豫. 建筑工人参与安全教育主动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20, 34(3): 109-114.
|
|
|
[23] |
王艺芳, 陆嘉宜, 王静, 等. 基于VR全景的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设计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2, 41(3): 304-307,312.
|
|
|
[24] |
唐琳瑶, 祁神军, 牛达钰. 基于BIM+VR的沉浸体验式建筑工人安全培训及效果评价[J]. 工程管理学报, 2023, 37(1): 130-134.
|
|
|
[25] |
王新成, 孙继德, 张召普, 等. 企业提供与建筑工人参加安全培训的博弈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8, 28(7): 159-164.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07.026 |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8.07.026 |
|
[26] |
李文婷.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成本研究综述[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7, 43(5): 85-89.
|
|
|
[27] |
牛永宁, 蔡庸亨, 牛新可. 英国建筑安全教育培训分析与借鉴[J]. 建筑安全, 2015, 30(11): 7-9.
|
|
|
[28] |
郝人毅, 叶春明. 学习遗忘效应在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中的应用[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19, 41(5): 433-440.
|
|
|
[29] |
|
[30] |
|
[31] |
|
[32] |
|
[1] | 齐麟, 怀永成, 戴克娟, 陈小林, 黄信. 气象灾害下民航机场韧性指数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6): 20-28. |
[2] | 李媛媛, 袁玉林, 随力瑞. 基于KAP理论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5): 1-8. |
[3] | 孙世梅, 张家严. 基于24Model-D-ISM的地铁站火灾疏散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4): 153-159. |
[4] | 徐孝民, 李伟, 黄胜忠. 黄河流域环境风险因素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3): 206-215. |
[5] | 李显, 焦宇, 史旦达, 吴建军, 康与涛. 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船舶修造事故伤害模型[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12): 120-128. |
[6] | 刘娟, 叶然, 王静虹.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疏散人员竞争行为仿真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4, 34(11): 58-65. |
[7] | 李全生, 颜杰, 王斌, 张禹.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爆堆粉尘润湿性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3, 33(S2): 7-12. |
[8] | 王桂林, 赵长海, 宋德林. 基于提高环境安全的露天矿空气污染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3, 33(S2): 77-84. |
[9] | 张名芳, 马艳华, 马勇. 无信号交叉口人车冲突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3, 33(8): 190-197. |
[10] | 刘启源, 刘金程. 自然灾害视角下区域韧性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3, 33(5): 174-181. |
[11] | 成连华, 赵旭东, 郝杰. 集成ISM与G1的建筑工人安全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3, 33(4): 61-68. |
[12] | 李聪颖, 张浩星, 谭倩, 李微, 成华, 王琦. 基于Cox比例风险模型的交通违法间隔时间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3, 33(3): 126-133. |
[13] | 刘兰剑, 董永强. 交通基础设施韧性研究:缘起、发展与未来[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3, 33(11): 45-51. |
[14] | 郭焘, 王祥尧, 顾丹妮, 乔韩. 轮班工人睡眠质量问题及其干预策略[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2, 32(S2): 236-242. |
[15] | 张博旭. 铁路事故灰色关联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2, 32(S2): 60-63.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