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2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2-07-28
    安全科学理论与安全系统科学
    我国核安全人才"四协同"培养模式研究
    罗筑华, 刘艺, 刘永
    2022, 32(7):  1-6.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2485
    摘要 ( 323 )   HTML ( 13 )   PDF (1791KB) ( 11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南华大学为例,通过文献分析法,分析协同培养的必要性,通过调查分析法探讨协同培养存在的问题,通过经验总结法和系统分析法科学建构“四协同”培养模式,结果表明:核安全人才具有紧缺性、特殊性和教育资源的分散性特征,这些特征决定核安全人才必须走协同培养之路;现阶段我国核安全人才培养面临协同力不足的问题,加快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四协同”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包括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培养、多学科交叉专业群协同培养、校-企协同培养和国际协同培养。

    民航法定自查人员安全检查能力模型
    李敬强, 樊天辰
    2022, 32(7):  7-13.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2773
    摘要 ( 339 )   HTML ( 11 )   PDF (1488KB) ( 5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民航法定自查人员的安全检查能力,提高法定自查人员队伍的能力建设,采用文献查阅、相关规章梳理以及对法定自查人员工作分析等方式,筛选出18个民航法定自查人员安全检查能力指标;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因子,建立民航法定自查人员安全检查能力模型,该模型包括工作核心能力、业务基础知识、个人品质观念3个一级指标以及18个二级指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其安全检查能力模型的有效性,并确定各指标对模型的影响程度;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实证分析该模型。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能够客观准确反映法定自查人员的安全检查能力,与其实际工作绩效相符;经过验证,该模型具备一定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建筑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刘加华
    2022, 32(7):  14-19.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2448
    摘要 ( 319 )   HTML ( 1 )   PDF (3598KB) ( 9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建筑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探索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建筑产业现代化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分析并解决当前建筑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实训、实践平台,产教、产学、研训协同,实现从知识传授、技能提升、价值塑造到引领创新的四步进阶;构建新的建筑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评价其实践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构建满足企业所需的建筑安全课程体系,培养工匠型双师团队,创新实训实践平台,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有助于实现建筑安全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增值。

    我国事故致因研究团队与热点主题研究
    李杰, 伊宏艳, 李乃文
    2022, 32(7):  20-27.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1965
    摘要 ( 487 )   HTML ( 10 )   PDF (5853KB) ( 22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全面认识国内事故致因的研究态势,并为我国事故致因的研究提供科技情报支持,通过安全科学计量的方法,分析中国知网(CNKI)中收录的314篇研究论文的产出、研究团队以及热点主题。结果表明:我国学者对事故致因的研究先后经历2大阶段,在第1阶段(1992—2007年)——萌芽阶段,年产事故致因论文很少;进入第2阶段(2008—2020年)之后,我国事故致因的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整体产出呈显著的增长趋势。关于事故致因的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煤矿安全》等安全类期刊上。我国事故致因研究团队比较分散,合作网络以机构内部师生合作为主;研究者以傅贵、吴超、田水承以及樊运晓为核心组成的团队为主。两阶段的事故致因研究呈现显著差异,初期停留在较为单一的描述性分析和实践上;进入新的时期后,研究内容和应用更加丰富,我国的事故致因理论与方法也逐渐形成。

    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中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新建构:基于情景学习理论视角
    许文文, 张牧辛
    2022, 32(7):  28-33.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0415
    摘要 ( 213 )   HTML ( 1 )   PDF (1583KB) ( 6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升应急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本科生全程导师制(FYUS)的运行效果,首先,以X高校应急管理专业师生为研究对象,在本科生导师中开展深度访谈,并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归纳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中FYUS面临的三维困境:导学的时空冲突性、教育载体的缺乏性、教育目标的模糊性;然后,基于情景学习理论,构建出包含教育共同体、学习情景、移动共同体、合法的边缘性参与4大核心要素的情景学习型FYUS新模式;最后,从核心执行者、卷入群体、学习方式、培养目标达成4个维度,比较FYUS的传统模式与情景学习模式。结果表明:情景学习型FYUS核心执行者及卷入群体更加广泛,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培养目标达成效果更好,能够突破传统模式的三维困境,提升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效果。

    安全社会科学与安全管理
    心理社会安全氛围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
    禹敏, 栗继祖, 秦文静
    2022, 32(7):  34-40.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1357
    摘要 ( 238 )   HTML ( 4 )   PDF (1633KB) ( 10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明确心理社会安全氛围(PSC)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在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PSC、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倦怠和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构建PSC情境下矿工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假设模型;采用问卷形式,在山西省30座煤矿不同班组的1 200名一线矿工中开展调查;采用多层线性分析法验证假设模型。结果表明:PSC跨层次负向影响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倦怠和不安全行为;工作家庭冲突通过工作倦怠中介作用对不安全行为产生影响;PSC通过工作家庭冲突的中介作用对工作倦怠产生影响,同时,PSC通过工作倦怠的中介作用对不安全行为产生影响。PSC能够缓解矿工的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倦怠问题,降低不安全行为发生。

    侦查人员职业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袁晨辉, 袁晨辉
    2022, 32(7):  41-47.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0201
    摘要 ( 260 )   HTML ( 2 )   PDF (2417KB) ( 3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升侦查人员对职业安全风险防范的能力,创新符合侦查工作规律的防范机制,以侦查人员职业安全风险的样态为研究起点,从人为与外部环境2个层面,分析侦查人员职业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探究职业安全风险防范环节与防范机制的相互关系,对环节类型及阶段予以剖析;进而提出侦查人员职业安全风险防范机制基本要素及运行关系。结果表明:侦查人员职业安全风险呈现多种样态,主要受人为和环境2个层面因素影响,风险防范环节蕴含于防范机制中,防范机制基本要素及运行关系的有机结合问题是其建构的核心问题。

    基于24Model的事故原因系统分析与调查报告对比:以响水爆炸事故为例
    袁晨辉, 时雅倩, 麻勇, 赵祎豪, 傅贵
    2022, 32(7):  48-55.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1859
    摘要 ( 250 )   HTML ( 6 )   PDF (3859KB) ( 14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促进“2-4”模型(24Model)在官方事故调查工作的广泛应用,探究事故调查报告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响水“3·21”爆炸事故为例,基于24Model分析事故原因,绘制事故原因的作用路径,并与调查报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响水天嘉宜公司在个人层面的不安全动作、不安全物态、安全能力,以及组织层面的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体系的缺欠导致该事故;事故调查报告并未对组织层面的原因作出详细分析,没有揭示事故发生的机制,并未准确定义和划分各类责任者;24Model在对各类原因和因素完整定义的基础上,能够以系统分析方法总结事故原因并且明确事故责任者的定义和划分。

    安全工程技术
    公路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实施
    谢全敏, 马伟, 杨文东
    2022, 32(7):  56-62.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1444
    摘要 ( 298 )   HTML ( 4 )   PDF (8196KB) ( 4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减少山岭公路隧道结构运营期病害的发生,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和降低养护成本,利用结构健康监测(SHM)和自动化监测技术,研发山岭公路隧道运营期结构健康自动化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C系列编程语言、C/S结构和4层架构体系,构建系统整体框架、核心子系统及各项功能;在怀阳高速公路长安隧道开展试验,验证该系统的适用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时采集、整编及存储多类传感器的监测数据,能够分析处理数据(如曲线图分析、超限监测及预警预报等)、测点与CAD图关联、综合评价隧道结构健康状况,并自动生成报表。

    纳米TiO2在膨胀型透明防火涂料中的协效作用
    易亮, 杨倩, 颜龙, 王宁, 徐志胜
    2022, 32(7):  63-69.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1535
    摘要 ( 190 )   HTML ( 4 )   PDF (9079KB) ( 3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透明防火涂料的阻燃和抑烟效率,以柔性磷酸酯(PPE)和纳米二氧化钛(TiO2)为原料,合成纳米复合柔性PPE阻燃剂,将其与氨基树脂复配制备膨胀型透明防火涂料。依据小室法、隧道法,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烟密度仪和扫描电镜(SEM)等探究纳米TiO2在膨胀型透明防火涂料中阻燃、抑烟和耐老化作用。结果表明:添加纳米TiO2可有效提高涂层的成炭能力和阻燃抑烟性能,促进涂层在燃烧过程中形成更多的交联结构和芳香结构,并使涂层保持较高的透光度;当PPE与纳米TiO2质量比为99.7∶0.3时,所制备的涂层表现出最佳的协效作用,其火焰传播比值和烟密度等级相比于未添加纳米TiO2的涂层分别下降了69.5%和83.3%,在700 ℃下的残炭率达到38.9%。

    基于尾流安全评估的航空器分类方法改进研究
    魏志强, 李晓晨
    2022, 32(7):  70-76.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1241
    摘要 ( 161 )   HTML ( 2 )   PDF (1723KB) ( 9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确定不同航空器分类方法的合理性及尾流间隔标准的安全性,基于尾涡流场快速仿真方法,建立尾涡安全评估模型,采用诱导滚转力矩系数(RMC)作为尾涡遭遇严重度评价指标;计算分析不同尾流间隔标准下当前机为10种典型重型机,后机为36种典型中型机的组合条件在进近着陆阶段的尾涡遭遇安全性;将中型机重新分类并调整间隔标准形成RECAT-NEW方法。结果表明:根据ICAO及RECAT-EU方法计算得到的RMC较大,尾涡遭遇严重程度较高;RECAT-CN及RECAT1.5方法在中型机的分类方面较为保守,尾流间隔存在缩减空间。新提出的RECAT-NEW分组方法在安全余度方面比ICAO及RECAT-EU方法提高54%,尾流间隔比RECAT-CN和RECAT1.5缩减0.3 km。

    考虑货物动态失稳因素的船舶稳性修正方法
    吴建军, 薛孝行, 席永涛, 金永兴
    2022, 32(7):  77-84.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0573
    摘要 ( 204 )   HTML ( 12 )   PDF (6053KB) ( 5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进一步评估易流态化固体散装货物运输船舶的稳性安全,提出考虑货物动态失稳的船舶稳性修正方法。基于含水量、密度、压实、堆体表面等货物性态与船舶姿态的动态耦合,分析危害船舶稳性安全的大密度浆液表面效应;通过铝土矿动态失稳试验和船舶稳性近似计算,得到临界浆液密度和临界含水量,给出抑制大密度浆液表面效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含水量超过14.5%(或19.5%),失稳后的浆液密度达到2.0 t/m3(或1.5 t/m3)时,铝土矿运输船的初稳性高度将低于要求,倾覆灾害风险严峻。提出的大密度浆液表面效应,能够拓展液体密度的边界条件,可用于修正非黏性易流态化货物运输船舶初稳性高度,进而评估船舶稳性安全,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轮扣式支模架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
    董金凤, 刘海卿, 雷明, 陈子木, 程杨, 徐红武
    2022, 32(7):  85-92.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1917
    摘要 ( 181 )   HTML ( 1 )   PDF (10392KB) ( 4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轮扣式支模架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性差、施工方案难以确定的问题,基于轮扣式支模架正常工作的受力状况,进行单双层中心杆、边杆、角杆3种工况立杆的稳定承载力试验,并对比分析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相互验证其可行性与正确性;基于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和半刚性连接节点的非线性特性,通过轮扣式支模架结构一阶屈曲模态和非线性屈曲分析,研究节点抗弯刚度及加载方式等参数对轮扣式支模架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节点抗弯刚度的增加,临界荷载越来越大,结构整体稳定性越好;采用中心加载方式的结构稳定性最好。

    隧道内贴壁火顶棚射流温度及火焰特性研究
    徐童, 唐飞, 何清
    2022, 32(7):  93-97.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2080
    摘要 ( 196 )   HTML ( 0 )   PDF (2948KB) ( 5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隧道内贴壁受限火羽流驱动的顶棚射流特性,开展隧道火灾试验,选取4种长宽比的矩形火源,分析3种燃烧器上表面与隧道顶棚的距离和4组火源功率对顶棚下方火焰蔓延及温度分布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火源功率增大、燃烧器上表面与隧道顶棚距离的减小,隧道顶棚横向和纵向温度升高;燃烧器长宽比增加,顶棚射流横向火焰的蔓延长度及横向温度也增大,而纵向火焰长度减小;不同长宽比对应的纵向火焰长度差值随火源功率增加而增大,最大值为0.36 m。

    修正高斯模型下气体泄漏源项信息反算研究
    刘畅, 苏腾, 周汝, 蒋军成
    2022, 32(7):  98-104.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0741
    摘要 ( 214 )   HTML ( 5 )   PDF (3967KB) ( 10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快速准确地预测气体泄漏的强度和位置,通过耦合大气扩散模型和优化算法,建立源项信息反算模型的目标函数,基于泄漏源下风向的浓度分析计算泄漏源的位置和强度,并将混合粒子群(PSO)-差分进化(DE)算法应用到源项信息反算中,分析正向气体扩散模型对源项信息反算的影响,修正高斯烟羽模型中的烟气抬升高度,同时加入地面反射系数,并以美国空军有毒化学品扩散模型(AFTOX)模拟数据为监测泄漏浓度进行源反算,相对误差缩减至1%。结果表明:修正高斯扩散模型可验证粒子群-差分进化算法在源项信息反算中的应用;该模型在源项信息反算中的应用可有效地提高源项信息反算准确率。

    岩爆灾害博弈论组合赋权预测模型及应用
    周英豪, 王文杰, 卢西洲, 王康伟
    2022, 32(7):  105-112.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0620
    摘要 ( 194 )   HTML ( 1 )   PDF (1661KB) ( 21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岩爆分级预测中组合赋权合理性以及最大隶属度评判原则适用性较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集对分析预测模型。首先,选取应力系数σθc、脆性系数σct、弹性能量指数Wet作为预测指标,建立岩爆分级预测指标体系;其次,应用博弈论对德尔菲法和熵权法得到的指标权重进行组合赋权优化,结合集对分析理论,建立岩爆分级预测的组合赋权集对分析模型;然后,综合使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和置信度准则判定岩爆等级;最后,以15组岩爆样本数据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并预测金川二矿深部开采中的岩爆烈度。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提高组合赋权及等级判定的科学合理性,预测准确率为87%;金川二矿850 m水平中段岩爆烈度等级为轻微~中等,与实际情况相符。

    基于LightGBM算法的边坡稳定性预测研究
    张凯, 张科
    2022, 32(7):  113-120.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1473
    摘要 ( 193 )   HTML ( 3 )   PDF (3454KB) ( 13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减少边坡失稳造成的灾害和事故,提出基于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GBM)算法的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将容重、黏聚力、内摩擦角、边坡角、边坡高度和孔隙压力比6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模型的输入,将边坡稳定性作为模型的输出;引入基于混淆矩阵的分类性能度量指标和被试工作特性曲线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泛化性能。结果表明:提出的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影响因素与边坡稳定性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与其他算法相比,LightGBM算法的F1-Score和AUC分别为0.92和0.91,分别提高1.10%~61.40%和1.11%~28.17%;相较于0-均值归一化和反正切归一化,考虑正负相关性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归一化更适合作为LightGBM模型的前处理方法;通过改变训练数据集长度,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模型的泛化性能与训练数据集长度呈正相关关系。

    公共安全
    考虑疫苗效力差异的封闭场馆疫情传播分析
    方丹辉, 周敏, 洪荭, 李庭洋
    2022, 32(7):  121-127.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2366
    摘要 ( 159 )   HTML ( 0 )   PDF (1658KB) ( 6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使闭环管理的赛事场馆平稳运行,预防疫情传播风险,鉴于经典传染病模型未考虑不同人群疫苗效力的差别和场馆实际情况,提出一种考虑高低防护人群且将感染者归入移出者的易感染者-潜伏者-移出者(SER)传染病模型;以Delta病毒为例,通过2021年7月扬州疫情数据拟合部分模型参数;选取冰壶比赛场景,考虑疫情防控和赛事举办效果平衡,将管控措施分为4个等级,运用SER模型仿真推演3种疫情输入情况。结果表明:若未制定合理的管控措施,病毒将会快速传播;在为期8天的比赛中,最多会出现数百名感染病例。针对不同输入情况,通过不同等级的管控措施,包括减少人群接触,提高核酸筛查力度,加强赛事运行控制,感染率可下降90%。

    道路交通安全反事实仿真评估技术综述与展望
    朱彤, 魏雯, 林淼, 张杰, 刘小龙, 魏田正
    2022, 32(7):  128-135.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2643
    摘要 ( 211 )   HTML ( 1 )   PDF (2422KB) ( 8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理清道路交通安全反事实仿真发展脉络,进一步推动反事实仿真技术的应用,从反事实仿真技术基本原理出发,梳理反事实仿真5个阶段,比较事故场景与自然驾驶场景的差异,讨论仿真模型在驾驶人避险行为、路面条件、事故损伤与事故风险结合等方面的不足,归纳、对比仿真过程、评估指标技术要点;并在分析反事实仿真技术适用性的基础上,归纳该技术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驾驶员因素的不确定性限制了反事实仿真的应用领域,目前该技术更适于碰撞、避险阶段的交通安全评价与分析。

    建筑物影响下的无人机城区运行风险评估
    李亚飞, 刘明欢, 王莉莉
    2022, 32(7):  136-142.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1226
    摘要 ( 246 )   HTML ( 3 )   PDF (2937KB) ( 8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降低无人机(UAV)在城市区域运行的风险,提出城市建筑物对UAV遮蔽影响效果的概念。首先,建立建筑物遮蔽模型和UAV风险评估指标;其次,确定UAV在最小飞行高度下从起点至终点的直线段所经过的建筑物,依据确定的建筑物高度划分UAV飞行高度层;然后,基于Dubins理论的多障碍物避让路径求解方法,求解每个飞行高层UAV飞行路径;最后,基于此模型量化每个高度层路径的风险成本并进行对比,得到风险成本最小的路径以及飞行高度。结果表明:UAV在不同飞行高度下路径不同,穿越的建筑物数量、高度和位置也不同,受到建筑物遮蔽效果有明显区别。考虑建筑物遮蔽效果的UAV路径规划方法,可减小无人机城区运行风险成本。

    暴雨内涝下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安全韧性评估
    唐少虎, 朱伟, 程光, 郑建春, 周进
    2022, 32(7):  143-150.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1391
    摘要 ( 408 )   HTML ( 16 )   PDF (4401KB) ( 21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评估暴雨内涝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韧性影响,通过分析道路交通系统安全韧性因素,划分排水网、道路网、交通网及应急网等4层网络,构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韧性网络分层模型,并给出模型内涵与机制;结合该分层模型设计系统韧性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给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韧性评估方法;最后,以北京某区域暴雨内涝灾害实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3次降雨后,系统韧性机能曲线均产生严重下降,降幅分别为68.18%,51.28%和59.52%,系统平均韧性为0.57,韧性评估结果为0.53,评估结果和实例分析基本一致。所提方法能够开展暴雨内涝下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安全韧性及演化趋势分析,准确评估系统安全韧性,从而提高系统安全韧性的管理水平。

    考虑个体间信息传递的人员疏散模型
    霍非舟, 李超, 李宇飞, 吕伟, 涂文豪
    2022, 32(7):  151-157.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1498
    摘要 ( 184 )   HTML ( 2 )   PDF (2259KB) ( 6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视野受限条件下行人间信息传递对疏散时间的影响,采用Dijkstra算法改进熟悉环境者的静态场,采用划分区域以及引入随机场和引导场的方法,规定不熟悉环境者的运动方式,并定义信息传递规则,研究行人密度、熟悉环境者比例、信息传递概率、信息传递范围和行人初始位置分布对人员疏散进程的影响机制,建立考虑信息传递的人员疏散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表明:行人间的信息传递对疏散起明显促进作用,增大信息传递概率和扩大信息传播范围都能有效减少疏散时间;信息传递概率、信息传递范围、行人密度和熟悉环境者的空间分布共同影响了总体的疏散时间。

    高速公路雾天人工和智能网联车混行交通流仿真
    冯凤江, 程新平, 孙晓宁
    2022, 32(7):  158-164.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1109
    摘要 ( 231 )   HTML ( 1 )   PDF (1947KB) ( 6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雾天行车安全性,以智慧高速主线为研究对象,分析混行下能见度降低造成安全速度下降、智能网联车(CAVs)驾驶模式降级和换道动机趋于保守的驾驶行为变化情况,建立含纵向跟驰和横向换道规则雾天单向高速公路元胞自动机模型(CAM),通过仿真对模型予以校验,并分析交通流特性和事故概率。结果表明:轻雾、中雾、重雾和浓雾时,车辆降级占比为52.3%、60%、63%和67.3%,2 h换道次数为161、131、104.3和69(×102 veh),自由流最大速度为90、76.8、62.6、46.8 km/h,临界密度为42、40、38、36 veh/km,且随渗透率变小愈加明显;事故概率随渗透率变大而大幅减少,渗透率达到50%以上时,事故概率较人工车辆(HVs)下降不低于52.9%。

    基于安全距离的雾天车辆换道轨迹模型
    冯嵩, 钱宇彬, 曲现国, 王婉秋
    2022, 32(7):  165-171.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1182
    摘要 ( 178 )   HTML ( 1 )   PDF (2209KB) ( 10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升恶劣天气下的车辆安全性,基于安全距离提出一种轨迹模型,首先,引入附着系数、延迟反应时间,确定雾天条件下的换道初始距离与跟驰距离;其次,考虑曲率、横向速度与横向加速度对舒适性与安全性的影响,通过余弦与双曲正切函数建立换道轨迹,从而建立雾天的车辆换道模型;然后,在跟踪控制部分,基于车辆动力学建立模型预测跟踪控制器,尽可能按照规划轨迹的同时控制前轮转角生成满足动力学约束的实际路径;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与Carsim的联合环境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安全距离的换道模型能够完整的规划整个过程,且横向加速度、前轮转角、质心侧偏角满足舒适性与稳定性的要求,从而规划安全稳定的换道轨迹。

    防灾减灾技术与工程
    我国滑坡监测文献计量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程刚, 王振雪, 李刚强, 倪钰菲, 徐靓
    2022, 32(7):  172-179.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2766
    摘要 ( 211 )   HTML ( 0 )   PDF (6059KB) ( 6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有效降低滑坡灾害的发生频次与致灾程度,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滑坡监测文献计量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发文量、研究热点、研究机构、研究人员、期刊分布等多视角详述滑坡监测研究进展,利用VOSviewer软件分析滑坡监测高频关键词及其关联度,并通过分类统计定量化得出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滑坡灾害发生数量减小同研究文献量增长呈正相关;监测技术方面,综合监测系统(IMS)和3S日益成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分布式光纤感测(DFOS)和地面激光扫描(TLS)等多方法融合监测成为新主流,一体化多维度智能监测预警云平台将成为滑坡灾害防治的重要方向。

    应急技术与管理
    考虑恐慌心理的人员疏散模
    谢启苗, 王焘, 王维莉
    2022, 32(7):  180-187.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0585
    摘要 ( 228 )   HTML ( 2 )   PDF (7298KB) ( 5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恐慌心理对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时间和过程的影响,建立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和改进囚徒困境模型的人员疏散仿真模型;运用该模型考虑恐慌心理对人员疏散路径、速度大小和行为策略的影响;运用此模型分析初始人员密度、环境熟悉度、行为策略比例和行为策略惯性等对恐慌人员疏散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人员疏散时间随着恐慌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在高密度人群聚集且高环境熟悉度情况下,适当提高恐慌程度可降低疏散时间。此外,同一疏散场景下,人员疏散时间的标准差随环境熟悉度的增加而下降。人员在陌生环境陷入高度恐慌时,保持高度的合作行为可显著降低疏散时间;而频繁调整策略则会增加疏散时间。

    应急产业创新创业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尉肖帅, 王红霞, 王军, 尚婷
    2022, 32(7):  188-194.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1834
    摘要 ( 158 )   HTML ( 1 )   PDF (2619KB) ( 7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优化我国应急产业创新创业环境,分析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现状,并基于Gnyawall & Fogel五维度模型,提出政策支持、资金支持、非资金支持、技能支持和社会条件支持5个维度,从这5个维度分析影响我国应急产业创新创业环境的因素,提出应急产业创新创业环境优化策略。结果表明:优化我国应急产业创新创业环境,要以“双创”思维为前提,完善创新应急产业政策体系,创新应急产业投融资渠道,高站位推动应急产业园区建设,创新应急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增强社会合作和国际间合作。

    职业卫生
    管路结构对矿用通风服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游波, 毛聪, 施式亮, 刘何清, 鲁义, 吴国珊
    2022, 32(7):  195-204.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7.2244
    摘要 ( 132 )   HTML ( 0 )   PDF (16387KB) ( 3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明矿用通风服对着装人体的局部降温效果,揭示人体皮肤温度和通风服-衣内空间-人体构成的微系统内气候的变化特征,针对不同的通风服管路结构、通风量与人体劳动强度,采用仿真模拟法分析其对人体皮肤温度与微气候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横向型管路结构通风服降温效果比竖向型效果好;风量增加,竖向型通风服对人体皮肤温度的降温幅度比横向型好。2种通风服微系统内风速分布特性不同,横向型内正、背面相差很大,竖向型更均匀;风量对竖向型通风服微系统内温度的影响比横向型更明显,但横向型通风服微系统内平均温度更低。

    书评